70年代的香港飞虎队(重现昔日景精神代代传)
中新网4月4日电 综合报道,当地时间2018年3月30日,“飞虎队”指挥官陈纳德将军的妻子陈香梅女士在美国华盛顿家中去世,享年94岁。“飞虎队”的传奇见证了二战时期中美两国民众团结协作,共同抗敌的历史。近年来,中美两国人士进行了多种形式的“飞虎队”历史纪念活动,将象征着友谊与合作的“飞虎队”精神代代传扬。
飞虎队使用过的二战老战机。(中新社记者 王欢 摄)
魂归青山——“飞虎队”最后一名老兵去世
2017年6月,“飞虎队”的最后一位老兵哈尔•贾维特(Hal Javitt) 在美国南加州过世,享年94岁,他的逝世为“飞虎队”的传奇画上了句号。
1944年到1945年,贾维特是中美混合联队第5大队第26中队的飞行员。当时的指挥官是创立“飞虎队”的少将陈纳德。贾维特前后在中国服役3年,参与过95次特别任务。
1982年,贾维特从美国空军退役后,与妻子定居南加州,在当地结识了许多华人朋友,从70年代开始回中国探访。
与贾维特一家熟识的华人孙女士表示,贾维特个性温和,有事情需要捐钱帮助,总是慷慨解囊。他的个性一点都不“邀功”,只有被问到在中国前后3年的抗战过程时,才会侃侃而谈。孙女士指出,贾维特是英雄,华人非常感谢他在中华民族抗日战争期间的雪中送炭。
美国众议院外交委员会主席艾德•罗伊斯(Ed Royce)表示,“美国将永远铭记像贾维特这样的退伍军人,他作为飞虎队员,在艰困年代所表现出的勇敢和英雄气概,展现的无私奉献和爱国精神,将永远不会被遗忘。”
2016年12月20日,昆明飞虎队纪念馆正式开馆。(中新社记者 刘冉阳 摄)
重现传奇——昆明建纪念馆 追忆昔日传奇
“飞虎队”的成员已逝,但精神不朽,二战结束后,中美各地纷纷举办纪念活动,追忆“飞虎队”的传奇故事。
2016年12月20日,昆明飞虎队纪念馆正式开馆,此时距离“飞虎队”首次从昆明起飞参战已经过去了75年。这座纪念馆位于昆明市区一栋被称为“小白楼”的民国建筑里。展览以大量珍贵的图片、详实的史料和数百件实物,全面梳理和展示了“飞虎队”的传奇历程。
原美国华人陆军少将、飞虎队后裔陈绍章在参观了飞虎队纪念馆后说道,战后父亲一直没有机会回到曾经战斗过的地方看一看,而现在他和妻子来到云南昆明,为飞虎队纪念馆的发展添砖加瓦。
2017年11月11日,在美国圣玛利诺市举办了一场关于美国华裔军人的图片展,主办方希望通过活动体现华裔军人在美国军队中的贡献。这次图片展内容主要为中美二战历史,包括美国陆军航空队支援中国战场、飞虎队等史料展览。
同一年,美国陈纳德将军飞行学校也在美国休斯敦康罗(Conroe)地区正式落成。飞行学校落成当天,当时已年过九旬的3位美国“飞虎队”队员参加了典礼。飞虎队员麦尔文表示,陈纳德将军飞行学校的成立令他感动。让他回忆起上世纪40年代远赴中国桂林,转战成都,参加中国抗日战争的过去。“虽然与中国军人语言不通,但我们一起为和平而战。”
葛瑞格·米莱特的部分骨灰被撒入滇池,魂归昆明眷土。(中新社记者 任东 摄)
再述情缘——“飞虎队”军医三代人的昆明情
70多年前,美国人克林顿·米莱特作为“飞虎队”军医来到昆明,在滇池边组建了拥有1000张床位的中国最大战地医院——美国陆军第172医院,并任副院长。他在昆明结交了很多朋友,收养了两个孤儿,还拍摄了百余幅昆明的人文市井图及“飞虎队”生活照片,这也是最早记录昆明的彩色图片资料。
2004年5月,克林顿之子葛瑞格为替父完成遗愿,带着老照片来到昆明,并在云南省博物馆举办了引起轰动的《华夏1944·彩色昆明》图片展。
2005年底,受伯父葛瑞格的影响,小伙杰西·米莱特来到昆明,并深深爱上了这座城市,开始在当地学习中文。10年后,杰西娶了一名昆明姑娘,成为了一名昆明姑爷。
“70多年前,‘飞虎队’在昆明诞生,像爷爷这样的人从美国远道而来,用鲜血和生命,在昆明上空筑起了一道安全屏障,也和昆明人结下深厚友谊。而这情缘,又通过一个家族延续至今。”杰西说。
当地时间2016年9月3日,杰西将伯父葛瑞格的部分骨灰撒向滇池。“于伯父而言,是重回眷土,也是对其父亲的缅怀。”杰西说。
陈纳德将军铜像。(中新社记者 刘冉阳 摄)
英雄史诗——村民守护墓碑 见证中美友谊
2014年6月16日,是支援中国抗日的美军情报官威廉·毕德森中尉在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殉难70周年纪念日。1944年6月16日,美国援华空军飞虎队一架大型运输机执行运输任务,因机械故障,在中国贵州黔东南山中强行迫降,33岁的威廉·毕德森海军当场殉职。
至今保存着毕德森墓碑的贵州侗族老人吴冬梅已65岁,在她保存的墓碑上,中间用中文写着“毕德森先生之墓”,上方用英文写着毕德森的名字以及所在部队,下方为出生、遇难日期。
“飞机出事后,县里专门派人到村子里守着,担心村民们拿走飞机上的东西。县里的人把受伤的2个士兵救走了,遇难士兵是我们村民自己安葬的,墓碑是之后县里专门派人来立的。”吴东梅回忆道:“那时候我外公还用自家的棉被去包住其中受伤最严重的那个士兵,也就是墓碑上写的这个人。”吴东梅讲述的故事都是从老人那听说的。
吴东梅说:“墓碑本身不值什么钱,一直放在自己的房子里,就是想纪念死者。保存对过去的见证,记住那过去帮助过我们的人。”
一所医院,一块被保存的墓碑,已成为那个时期中美两国人民友谊的历史见证。(完)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