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机的发展历程(摄影技术发展史)
1975年由柯达工程师史蒂文.萨森制造的全世界第一台数码相机,重达3.6公斤,分辨率仅为100 X 100,使用卡带来储存影像,从拍摄到完成写入需要23秒。尽管它是那么的不完善,但它的发明,使感光介质从化学到电子的转变,具有历史意义的颠覆性创新,使摄影技术走向了数字化时代。
全世界第一台数码相机,重达3.6公斤,分辨率仅为100 X 100,使用卡带来储存影像,从拍摄到完成写入需要23秒。
1.图片存储方式与介质的改变
第一台具有真正意义上的数码相机是1981年索尼生产的Mavica,这台数码相机其传感器面积约为12mm*10mm,分辨率仅为570*490(27.9)像素,首次将光信号改为了电子信号传输,使用软盘来储存影像,这就是当今数码相机的雏形。同年由卡尔加里加拿大ASI科学队大学制造的Fairchild all-sky照相机,把图像从虚拟信号变为数字数据存储方式。1989年富士推出首台使用闪存存储介质的相机DS-1P,所拍摄图像全部存储在内置的16M内存中,这一存储模式沿用至今,也成为了目前数码相机存储信息的第一方式。
第一台具有真正意义上的数码相机是1981年索尼生产的Mavica
2.商用数码相机的出现
1990年,柯达推出了DCS100电子相机,首次在世界上确立了数码相机的一般模式,从此之后,这一模式成为了业内标准。1995年卡西欧推出了第一台采用LCD屏幕取景的数码相机QV-10,由于价格便宜,不少人认为卡西欧 QV-10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全球首款商用数码相机,可以说是现在数码相机模式的鼻祖。同年佳能推出了首款单反数码相机EOS DCS3C以及EOS DCS1C,翻开佳能单反数码相机的崭新一页。
1995年卡西欧推出采用LCD屏幕取景的数码相机QV-10,由于价格便宜,认为是真正意义上的全球首款商用数码相机
3.突飞猛进的1996年
此后数码相机的发展达到了令人难以置信的速度发展。1995年上市销售的数码相机像素仅仅为41万,仅仅过去一年,1996年数码相机的像素就达到了81万。而1996年数码相机的出货量也创历史纪录,达到了50万台。在这一年中,佳能、奥林巴斯纷纷推出了自行研发的数码相机,随后,富士、柯尼卡、美能达、尼康、理光、索尼、东芝等近20家公司也先后加入到数码相机研发和生产的行列中,推出了各自品牌的数码相机,这一年成为了数码相机历史上迈上全民普及化的非常重要一年。
世界上第一台使用CF的相机是1996年柯达DC-25数码相机。
4.挑战专业胶片单反相机与卡片机的普及
1999年尼康推出了拥有270万像素的数码单反相机D1,其首发时售价不到其他厂家的一半,但所拍摄的照片质量、机身牢固程度、和性能均可满足专业摄影记者的需求,第一次挑战了专业胶片单反相机的统治地位。而2002年卡西欧EX-S1首次将光学和感光元件集中在微小的机身内,开卡片机之先河,让人们意识到数码相机不再是一台不常使用的设备,而是一款可以融入人们日常生活的时尚产品。
尼康D1是第一台由一家制造商设计的数码单反照相机,第一次挑战了专业胶片单反相机的统治地位。
5.数码相机的定型与胶片相机的没落
到了2003年,数码相机市场已经相当完整,从低端家用、入门级手动、长焦机型到高端旗舰类机型,可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2003年,拥有600万像素的佳能 Rebel(300D)成为首台售价低于1,000美元的数码单反相机,这对无数摄用发烧友来说是他们由传统胶片相机转向数码相机的一个转折点。2004年数码相机迎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全画幅数码相机推出,在这之前所有的数码单反机型也都有对应的胶片相机在同期进行研发,但是2005年之后就出现了多款全部独立研发的数码相机并逐步成型,胶片单反相机从此与人们渐行渐远。
2003年,拥有600万像素的佳能 300,售价低于1,000美元,这是由传统胶片相机转向数码相机的一个转折点。
现在的数码单反,已经到了瓶颈期,发展迟缓,更新速度慢。而微单相机相对于单反比较轻便,发展速度快,技术更新快,新品推出的速度就像是早期的单反市场。在日本微单的销量已经超过单反,而原来不屑生产微单的尼康和佳能也开始推出自己的微单了。纵观数码相机技术发展的历程和趋势,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像素越来越高,从最开始的1万像素,发展到现在几千万像素,甚至到达一亿像素。二是体型越来越轻,机身、镜头缩小化、轻量化,这是一个不可回避的大趋势,无反将会渐渐战胜单反。三是功能越来越强,数码相机在对焦、连拍、感光度、防抖、视频性能以及智能与网络化等很多方面都在不断地改善和取得长足的进步。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