篆刻印稿大全图解(关于姓名表字印)
我们现在看名家的书画用印,如果仔经观察落款用印,一般都是一方白文印,一方朱文印,而其中的姓名印,多用白文,另一方朱文印则多用来刻其他内容,斋号,或者其他相关的词语。一幅书画作品一定要有一方标记作者姓名,这是肯定的,甚至有的作品,只用一方白文姓名印。比如:
(吴昌硕的篆书)
吴昌硕的篆书“德寓斋”横幅,三方印清一色全部用了白文印,再比如:
(启功的行草书)
启功的行草书“落花无言,人淡如菊”,实际上也是三方印全部用了白文印,这个现象可以以后再讨论,今天要讨论的问题是,为什么姓名印,大家都一致地选用了白文印?因为——
古有法式其实,最早的根源,也是起源于吾丘衍的《三十五举》,你看,《三十五举》有多重要!
二十六举曰:凡姓名表字,古有法式。不可随俗用杂篆及朱文。
在吾丘衍眼里,只要涉及姓名表字,应当严格遵循“古有法式”,“不可随俗用杂篆及朱文”。这里的“古有法式”,实际上还是秦汉印的“法式”,如图:
(秦白文私印)
在大多数秦私印中,用于印章的文字是摹印篆,文字多用白文,但我们知道,之所以秦印用白文是限于当时印章的钤盖方式,那时纸张远没有普及,印章多用于钤盖封泥。比如:
(秦私印:令狐拳)
而到了汉代,受官印封泥的影响,汉私印仍是白文印占绝大多数,比如:
(汉白文私印)
用于印章的文字是缪篆,缪篆虽然在字形特征上不同于摹印篆,但实际上它仍是摹印篆的发展,只是更加规整,更加方正,之所以大量是白文印,原因也是受官印封泥的影响,纸张远没有普及、帛用于书写钤盖,实在是太昂贵了。所以,汉印里的私印大多数(只是大多数,因为还有很多朱白相间印,甚至还有不少的纯汉朱文印)仍然是白文印,用篆是缪篆,如图:
(汉私印:戴咸私印)
吾丘衍是崇汉的,这跟赵孟頫的理念完全一致,他们认为,用于私印,最标准的样式就是秦汉私印的样式:特征一:白文;特征二:摹印篆或缪篆(在他们眼里,摹印篆与缪篆基本等同,甚至他们干脆统称摹印篆)。
也就是说,从赵孟頫、吾丘衍的元代开始,文人篆刻的白文私印审美样式就确定了,大家以后都遵循这样的法则:吴门篆刻一众人大多是吾衍的徒子徒孙,其中的文徵明又是文彭的父亲,而文彭则是公认的文人篆刻鼻祖,其后明代影响最大的雪渔派和泗水派开派宗师都是文彭的弟子,于是,大家一脉相承,陈陈相因,白文私印的定式就这样传了下来。
书画作品上用白文印真的好看吗?有这样几件事可以提前定下来:
1、白文印呈现的色彩红色比朱文印更加突出。白文印,就算是东汉之后的满白印式的白文印,其呈现的色彩特征也比较朱文印更“红” 。
(白文汉印与朱文汉印的色彩对比)
2、中国书画的主要色彩来源于墨,其色彩特征是黑色。就算中国画所谓的“墨分五色”,墨的基础色调仍然是黑色的。
黑色与白色的色彩特征是:白其实是全部可见光均匀混合而成的,也称为全色光,又是阳光的色,是光明色,白色明亮、干净、畅快、朴素、雅洁。黑色即无光,是无色的色,在生活中,只要光照弱或物体反射光的能力弱,都会呈现出相对黑色的面貌,因此,黑色阴暗、冷漠、压抑、端正、严肃。黑白两色是对比最为强烈的两色,也是冲突最大的两色,黑白是对立的,一个最暗一个最亮,很难中和到一起,黑色和白色放到一起,会给人一种成熟沉稳的感觉,不会像纯白色一样太过于空洞,也不会像纯黑色一样太深沉。
因此,白色的宣纸,配上黑色的墨,是经典的中国式的审美组合。
(光谱曲线)
如上所述,黑白配是真正的符合中国审美的典型配色。那么,红色呢,它如何进入黑与白这个框架呢?
红色是红色是七色光谱中最内层的颜色,就是排序在首的颜色,也是波长最长的色,从色彩心理来说,黑红组合之美源于人类进化过程中的经验。黑红组合是黑夜中的火的色彩组合,它既有原始宗教色彩,又有足够的神秘感。因此,黑红组合又成为一对经典的审美,不论是东方审美和西方审美。
(黑夜里的篝火)
比如2008年奥运会的会标,比如中国过年的对联,比如有一本小说叫《红与黑》,比如运动品牌里的李宁与乔丹,比如奥迪的大量黑红组合……太多了……
实际上,白纸、黑墨、红印是经过千万年积累而形成的符合美学原理的经典的中国审美样式。所以,白文印所呈现出来的红色强于朱文印所呈现出来的红色,而这种红色放在中国书画作品里常常有画龙点睛的作用,一方白文印突入黑白对比的书画作品,这种美是醒目的。
从这一点上说,吾丘衍的说法很有道理:白文印用于书画落款印真的好看!
所谓的杂体篆实际上,吾丘衍所说的杂体篆,指的是除摹印篆和缪篆之外的大篆(包括金文、石鼓文)、悬针篆、韭叶篆、蝌蚪篆、砖瓦篆、钱币篆,甚至还包括后来标准的正体小篆(因为它不适合入白文印),在吾丘衍的理论里,它们都不适合进入姓名表字印。实际上,吾丘衍的时代,因为考古发现还未长足发展,战国古玺发现的少,战国文字的白文印还没有走入吾大师的视野,而汉朱文私印的发现则更晚一些,它们都未走入吾丘衍的审美定式里。
(金文:大盂鼎)
这是金文的代表作,《大盂鼎》的篆书。
(《石鼓文》)
这是石鼓文篆书。
(蝌蚪文)
这是蝌蚪文篆书。
(鸟篆)
这是鸟虫篆的鸟篆。
(砖瓦篆)
这是砖瓦上的篆书……就不再一一列举图片了,总之,这些杂体篆,在吾丘衍这里,都不适合放在姓名印里,因为姓名印要端端正正,不激不厉,要符合“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论语·雍也》),要“文质彬彬”,要符合儒家的中庸之美。
质胜文则野:质朴胜于文彩就陋略。过分的质朴,没有相应的雕琢,就会表现的过于陋略;文胜质则史:文彩胜于质朴就雕琢。过分的雕琢,没有相应的质朴,就会表现的过于匠气。所以,要文彩、质朴兼备。既要有朴素,又要富于文彩,既要有稚拙,又要有雕琢。这样才会呈现经典的儒家“中庸”之美。
其实也就是汉印之美:大方、朴实、浑厚、凝重、典雅。
吾丘衍这句话的影响力综合以上两点,吾丘衍所认为的“不可随俗用杂篆及朱文。”既不能用杂体篆,也不能用朱文印。为什么会说那些杂体篆是“随俗”呢?因为经过唐宋两朝漫长时期的发展,秦汉印的端正篆书摹印篆和缪篆正被各种杂体篆取代,吾丘衍所说的杂体篆指的正是这些不端正的篆书,这些篆书正是他所处的时代,世俗大众所广泛应用的篆书。
(吾丘衍像)
归复正统的篆书,回归雅正的气息,正是吾衍和赵孟頫倡导的“复古”理念的主要内涵,所以,他才会在《三十五举》里堂堂正正地列了出来这一条,这一条也在以后很长的时间段里成为文人印“姓名印”的标准,继而影响深远——
(汉印:范昌私印)
我们来理一下篆刻的发展脉络:
吴门派印人大多是吾丘衍的徒子徒孙,而这些吴门派印人中,文徵明是极有代表性的一位,被文人公认为篆刻鼻祖的文彭是文徵明的儿子,此后影响最大的“雪渔派”和“泗水派”开派宗师何震和苏宣都是文彭的弟子。
(篆刻起源上的几个人物)
也就是说,后世的篆刻,根儿,都在吾丘衍这里,《三十五举》影响深远,不言自明!
事实上,就算如此,后世的篆刻中,姓名印也没有被白文印一统天下,还是有一些有创造力的篆刻大师开始控索性地将朱文用于姓名印,并且不拘于后来的战国朱文玺印式和汉朱文印式,如吴昌硕的姓名朱文印:
(吴昌硕的朱文私印)
我们看,如果说第一方吴昌硕的自用印“俊卿印信”还是汉朱文印的风格,那么第二方他刻赠葛书徵的私印却已大部是吴大师的风格了。我们相信,后世会有更多的伟大篆刻家创造出更有影响力的私印印式。
尽管如此,姓名私印以白文、缪篆面目出现,仍然是现当代文人篆刻的一般标准。所以,初学篆刻,刻好一方白文私印,是入门功课。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