疝修补术后护理常规(疝修补材料天天用)
100多年前,伟大的外科学家Billroth预言:如果能制造出一种如同筋膜和肌腱样的人工材料,就能发现完全治愈疝的方法,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疝修补术后护理常规?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疝修补术后护理常规
100多年前,伟大的外科学家Billroth预言:如果能制造出一种如同筋膜和肌腱样的人工材料,就能发现完全治愈疝的方法。
疝外科的发展历程,印证了这位外科学家的预言。近年来,随着材料学的迅速发展,各种疝修补材料广泛应用于临床,使疝的治疗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今天,面对种类繁多的疝修补材料,作为普外科医生的我们,不仅要学会如何做疝修补手术,还要掌握各种疝修补材料的特点,才能做出正确的选择,保证手术的成功。
不可吸收补片
是临床上使用最广泛的一类补片。这类补片具有足够的强力,能够降低术后因补片破裂而造成疝复发的概率,但是由于不可降解,长期存在体内容易产生异物反应和炎性反应。
■ 聚丙烯补片:应用于疝修补最早和最广泛的补片。
由于它价格低廉,便于裁剪和塑形,而且单丝编织结构利于炎性细胞游走和新生毛细血管长入,具备比较高的耐受感染能力,目前还是临床上应用最广泛的补片。
此外,聚丙烯补片还分为轻量型补片28g/m2 ,中量型补片45g/m45g/m2 ,重量型补片95g/m95g/m2。
其中,轻量型补片因其柔软、弹性强、网孔大等特点,引起的炎性反应比较轻,相对于重量型补片有更好的组织相容性。
所以,外科界达成的共识是尽可能应用轻质或超轻质补片。
■ 聚酯补片:应用范围欠广,近几年有所改进。
与聚丙烯补片相比,聚酯补片更为柔软,但抗张力能力仅为后者的1/3。而且一旦发生感染就难以保守方法治愈,几乎需要去除补片,但后者多能保守治愈。
不过因为价格低廉,目前临床上还是有部分外科医师在使用。
值得注意的是,聚丙烯补片和聚酯补片一样,如果与内脏器官直接接触的话,会引起严重的腹腔粘连,所以这两种补片一般只用于腹膜外的疝修补术,而且千万不能与内脏器尤其是肠管等空腔脏器直接接触。
■ 膨化聚四氟乙烯补片:为微孔性生物材料(10µm),临床应用有一定限制。
与前两者不一样,膨化聚四氟乙烯补片与腹腔脏器接触时不容易形成粘连。
但是,由于成纤维细胞和巨噬细胞不容易掺和进补片中,所以修补后的牢固性和抗感染能力不如聚丙烯补片和聚酯补片。而且一旦形成感染,大部分患者都需要移除补片。
■ 聚偏二氟乙烯补片:长期以来被用作缝合材料。
作为疝补片置入人体内引起的炎性反应与聚丙烯补片相似,但是它的长期稳定性要比聚丙烯补片好。
此外,抗感染是聚偏二氟乙烯补片的另一个重要特性。在感染的情况下,它被证明具有抗性,没有持续细菌污染的临床症状。
不过,聚偏二氟乙烯补片的不足之处与上述3种补片类似,都可以引发机体异物反应和局部过度炎性反应而引起感染、术后异物感、慢性疼痛、疝复发等术后并发症。
可吸收补片
可吸收补片在体内会逐渐降解,最终被机体吸收。这类补片不仅能减少炎性反应和异物反应,降低腹内压力,提高血液循环,还能减少与肠道之间的粘连,降低瘘管的发生。
但是,可吸收补片只能用作腹膜缺损和有污染创面的腹壁切口疝的暂时性修补材料,而不能单独作为疝永久性修补材料。
目前可用的可吸收合成补片有:
聚乳酸羟基乙酸补片,编织牢固,弹性差,90天降解;
聚乳酸羟基乙醇酸补片,辫状织成,质地软、可曲性好,90天降解;
BioA和TIGR,新近出现的可吸收补片,主要成分仍是聚乙醇酸,加入环丙烷成分吸收慢,尤其是TIGR,植入人体后4个月开始吸收,完全吸收需3年。这类补片国外已经使用多年,但国内未见使用情况的报道。
复合补片
从上述几种补片中我们发现,不同类型的补片各有各的优点和缺点。如果能相互结合是不是就能取长补短呢?没错,复合补片应运而生。
不能防粘连的聚丙烯等编织材料作为支架,可吸收或不可吸收的防粘连材料用于保护腹腔内脏器,聚丙烯-膨化聚四氟乙烯复合补片就是这样的成功案例,而且在很长一段时间成为临床腹壁疝修补片的主流。
如今,出于耐受感染和术后舒适度等方面的考虑,许多可吸收放粘连材料开始和传统化学合成材料共同制备防粘连补片,比如Sepramesh补片、Proceed补片等。
生物补片
取自同种、异种的组织用于疝修补的材料,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生物补片。与可吸收补片一样,生物补片最终也能被机体完全吸收。根据来源不同可以分为两类:
■ 自体组织
包括腹壁真皮片(皮肤、阔筋膜张肌和背阔肌皮瓣等),腹直肌、腹外斜肌、股薄肌的腱膜等。
虽然自体组织能够消除自身免疫反应引起的组织坏死等,相容性好,而且容易获得,但它的不足在于自体取组织手术形成的创面大,术后恢复面临的挑战更多,目前临床使用还是比较少的。
■ 细胞外基质或真皮基质
近年来新开发的一类新型的生物材料,以同种或异种皮肤、肠黏膜下组织和其他胶原基质等为材料,通过不同方法达到去细胞、去蛋白、去免疫原性效果,但完全保留细胞外基质或去细胞的真皮基质。
这类生物补片的种类比较多,有十余种,但基本特点和用途大同小异,都是为了刺激和诱导患者自身的成纤维细胞或胶原长入而提供支架作用,以此修补腹壁缺损。
理论上,生物补片由于其术后自身免疫反应小、能应用于感染伤口、术后感染不需要移除补片等优点应该作为疝修补的优先选择,但价格昂贵、制备技术复杂等问题最终限制了它的使用。
◆ ◆ ◆ ◆ ◆
总而言之,虽然当前有众多类型的疝修补材料可供选择,但没有一种修补材料是完美的。
这就要求外科医师对每种材料的特性和使用细节都有一定的认识,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决定修补材料。
然而不论选择何种补片,术者正确地使用补片是获得满意治疗效果和预防术后并发症非常重要的一环,特别是补片在组织内充分展平更是用好补片的关键步骤。
参考文献:
[1]陈柳莹,张杰,贾忠,等.腹壁疝补片的应用现状及展望[J].医学前沿,2018,47(5):18-22.
[2]李基业.腹壁切口疝修补材料的选择[J].中华普通外科学文献(电子版),2017,11(2):76-79.
[3]闵凯.疝修补材料学的新进展与疝外科手术的改进[J].临床外科杂志,2016,24(4):257-259.
[4]陈杰,杨硕.疝修补材料的发展历程[J].中华消化外科杂志,2015,14(10):816-817.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