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君属秋夜散步咏凉天山空松子落 张九龄怅写自君之出矣

诗为心灵的衍生产品,所以方有“情动以心”之说,于是成为最高妙的文学行为。“情”少心则反目成仇,变作水上浮萍,让人截然无所相寄;“情”少心则满目疮痍,化为残菊飘落,使人断然不忍目视。

《自君之出矣》

【唐】张九龄

自君之出矣,不复理残机。

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

张九龄的这首《自君之出矣》,选用乐府诗杂曲歌辞名演绎而成。全诗借用居家操劳女子的口吻,以此来表现女子自身难以言喻的孤独之意以及对离家万里丈夫的牵挂萦怀之情。

怀君属秋夜散步咏凉天山空松子落 张九龄怅写自君之出矣(1)

“自君之出矣,不复理残机”,自从丈夫远行之后,女子就心不在焉,有挂念,有担心,在惶恐不安的情况之下,所以连日日必须操持的家务活计,都没有办法淡定下来进行。此种场景,不由令人想到《木兰辞》中所写:“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虽然情景不同,但感情上的焦灼却是类似。

诗人根据一句简单的“自君之出矣”进行适当地演化,他想要传递给世人的情感似乎很是寻常。正因如此,才没有进行大肆张扬地去描写其他场面化的动作,而只是截取非常普通而普遍的劳作画面,仅仅加上一个“不复”的断档行为,就把满怀孤单与彷徨的女子形象给描绘得栩栩如生。

怀君属秋夜散步咏凉天山空松子落 张九龄怅写自君之出矣(2)

“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在丈夫离开的所有日子里,其中的每一天对于女子而言都是难过的。满腹思念无人可说,满腔热情无人可托,面对夜晚高高地悬挂在天宇之上的月亮,这是寂寞的伴侣,也是追述衷肠的对象。可惜的是,正如诗人所写:“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在这里,诗人把女子拿来与明月类比,在这一刻,明月与女子的形象合而为一,不分彼此,和谐相融。由于长时间思念堆积心头,女子就像天上明月一般,随着日子不断地消减,自身原本皎洁圆润的模样,日复一日地变得消瘦起来。在感情世界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的又岂止只男儿?

怀君属秋夜散步咏凉天山空松子落 张九龄怅写自君之出矣(3)

本诗固然短小却十分精悍,诗人善于学习民间歌谣,巧妙借用日常劳作场景,以此来呈现所描写对象的内心世界;又贴切使用比喻,既让感情丰富,又通俗易懂,更好地贴合于阅读环境,使诗作含蓄而不矫情,婉转而不做作,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惹人喜爱。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