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为什么经济繁荣(宋朝为何会因货币经济灭亡)

一幅《清明上河图》,尽显北宋都城的繁华。重文轻武的基本国策以及宽松的经济政策,为宋朝商品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丰厚的土壤。除了以盐铁为代表的地区特产品外,粮食和手工业产品也开始大量走向市场。《宋史》记载:“商贾通殖发财,交易有无,不过服实器用,米粟丝麻布帛之类。”

商品经济的繁荣带动了货币的快速发展。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代表的是一种交换关系,在商品交易过程中发挥着润滑剂的作用,与国计民生、社会生产和社会关系都有密切的联系。

宋朝为什么经济繁荣(宋朝为何会因货币经济灭亡)(1)

面对如此重要的货币,朝廷却缺乏有效的统筹管理手段,从而导致货币贬值、通货膨胀、商贸市场混乱不堪等一系列连锁反应。一代繁华的盛世天朝上国在货币经济中走向灭亡,那么宋朝的货币经济在其三百年的国祚中有着怎样的起承转合呢?

急剧增加的货币缺口

主要流通的铜币,笨重值低的铁币

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宋朝时期……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宋朝初年,百姓刚刚从五代十国的战火中脱离出来,国家百废待兴。统治者采用了温和的对内政策,文治国家,与民生息。

宋朝为什么经济繁荣(宋朝为何会因货币经济灭亡)(2)

“田制不立”、“不抑兼并”的农业政策使大量农业人口从土地中脱离出来转入城市,在政府的鼓励下从事小买卖。漆侠先生在《宋代经济史中》认为宋代的人口城市化率在12%以上,远超明清。

根据《中国古代的市和市井市肆》记载:“宋神宗时,开封已有户20万,城内店铺林立,各地的货物云集于此。处处都有商铺、邸店、酒楼、质库,以及各种手工作坊。晚间有夜市至三更,到五更又再开张。”

宋代的商品经济是以一个个小生产单位为基础的,具有零碎性和总量大的特点。因此,单位价值较小的铜币更加适合这种小商品交换,成为了当时的主要流通货币和价值尺度。

宋朝为什么经济繁荣(宋朝为何会因货币经济灭亡)(3)

为了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国家加大了铜币的铸造量。《宋会要辑稿·元丰铸钱》:“年铸钱量达五百九十四万余贯,铸铜钱五百零万贯、铁钱一百一十三万余贯,居历朝之首。”

据古钱币专家研究,宋朝的铸钱数量超过唐代约20倍,但还是无法满足大量的市场需求。流通铜币的不足造成了“钱荒”的尴尬局面,严重影响正常的社会经济运行,继而引发了多种货币并行的现象,统一货币的希望就此遥不可及。

在部分地区试行铁币是统治者应对铜币外流和“钱荒”推出的解决方案。《宋史·食货志》记载:“蜀平,听仍用铁钱。开宝中,诏雅州百丈县置监冶铸,禁铜钱入两川。”

只可惜铁币本身太弱鸡了,价值比较低,重量又比较大。《宋史·食货志》记载当时铁铜兑换率是10:1,而按照当时的铸造方法,1000枚铁钱就要一二十斤。每天背着一大堆铁币去买东西,实在是不方便。

宋朝为什么经济繁荣(宋朝为何会因货币经济灭亡)(4)

值大量小的金银,不劳而远的纸币

铁币不值钱,那么贵金属金银怎么样呢?答案依旧是否定的,宋朝的金银开采量远远无法支持它们作为主要流通货币的需求。《宋史》记载:“元丰年间,诸路坑冶总收银二十一万五千三百八十五两。”

铸钱多时,银冶收入仅为铜币的几十分之一,远不敷用,金子更甚之。而且金银作为贵金属,储藏价值大,市场上白银在流通过程中逐渐退出,被个人贮存,再加上后期战败需要纳贡岁银,故终宋一代经常处在“乏银支用”的困境。

办法总比困难多,在铁币流通区四川发达的商品经济与落后的钱币制度之间的矛盾最为尖锐。这种矛盾在李顺作乱致使铸造铁币工作没能完成,民间“钱荒”更为严重时显得尤为突出,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就是在这种困境下诞生的。

宋朝为什么经济繁荣(宋朝为何会因货币经济灭亡)(5)

《楮币谱》详细记载了楮币诞生的由来,文章中写道:“蜀民以钱重难于转输,始制楮为券,表里印记,隐密题号,朱墨间错,私自参验,书缗钱之数,以便贸易,谓之交子。”

交子最初是由成都16家富商联合发行的,集资36万缗做保证金,然而民间交子不久便因兑现困难出现了信用危机。“官交子”应用而生,自此交子的发行权归朝廷所有。

交子一经发行,虽然有褒有贬,但正如宋代学者周行己所说“钱本无重轻,而物为之重轻”。货币只是一般等价物,就算本身没有价值也无妨,只要可以做好有效管理,保证币值稳定,就可以很好的服务于商业往来。

宋朝为什么经济繁荣(宋朝为何会因货币经济灭亡)(6)

日益紊乱的货币市场

铜币沉淀民间,劣币驱逐良币

俗话说,天下攘攘皆为利来,天下熙熙皆为利往。尽管朝廷严厉打击伪造纸币,私铸、私毁货币,但销钱为器事情还是屡禁不止。导致部分货币没有以生产资本的形式进入生产领域,而是退出流通流域,造成市场的货币缺口始终无法真正的填满。

《张方平集》中这样形容宋代销钱铸器的利润:“销熔十钱,得精铜一两,造作器物,获利五倍。”金属货币本身就是一种商品,因为只有当它的实际价值和购买力相符时,才能减少私铸、私毁现象。

就连政府自己都曾铸造不足值的铜币以谋取利益,这不仅让民间私铸私起,也让铅锡劣币涌入市场。足值的良币被人恶意回收,沉淀下来。

宋朝为什么经济繁荣(宋朝为何会因货币经济灭亡)(7)

劣币驱逐良币还表现在当官方大肆刊印纸币,以至纸币贬值、信用度降低时。百姓选择将手中的纸币拿出来做市场流通,而尽可能地把铜币储藏起来。

铜币沉淀的顽疾得不到解决,货币的缺口就像无底洞一样。政府投入越多,货币贬值越快,百信心里越没底,继续囤积他们认为能够保值的货币,恶性循环,直到经济系统崩塌。

内忧外患齐聚,官方发行泛滥

内有货币市场需求欲壑难填,外有蛮夷虎视眈眈。为了求得和平,面对来犯之敌,宋朝统治者一次次选择屈膝纳贡,以‘岁币’为名向北方少数民族购得的和平。抛看绢、茶等物资不谈,单白银一项每年就流出数十万两。

宋朝为什么经济繁荣(宋朝为何会因货币经济灭亡)(8)

经《宋史》记载:“澶渊之盟”后每年送给辽岁币银10万两;“庆历和议”后每年给西夏7万两白银;宋金和议后,每年向金朝贡白银25万两。

这样一来,每年微薄的银冶都贡献给了别国,国内硬通货大量流失,货币市场更加混乱。为了政权的稳定,统治者不得不大量发行货币,原材料有限的铜币无法增发,就大面积刊印纸币。

由于纸币的滥发,货币流通量倍增,出现了大量没有准备金的纸币。《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就曾记录:“崇观年,西事已起,由此广印,増多至三千毛百余万贯,引法巨坏。”

各地币制不同,自由流通受阻

两宋时期,不仅多种货币并行,而且各地的货币制度有所不同,出现了因铁矿资源丰富、铜矿匮乏的四川特区和因军费而产生的陕西特区。朝廷这样做就是为了用廉价的铁币窃取百姓手中的财富,与民争利。

宋朝为什么经济繁荣(宋朝为何会因货币经济灭亡)(9)

《宋会要辑稿》记载:“沈伦等悉取铜钱上供,及增铸铁钱,易民铜钱。”铁币物沉价小,且无法出省与外地进行经济往来,使当地百姓在商贸中处于弱势地位,严重阻碍了铁币区经济发展。

风雨飘摇的货币经济

货币大幅度贬值,通货膨胀加剧

金、银、铜等金属货币大量流失和沉淀,纸币在流通市场越来越多,却没有足够的金属货币做担保。纸币的面值大于购买力,物价上涨,

百姓手中的纸币越来越不值钱,财富在短时间内大幅度缩水。

《桑贵有感》一诗生动记述了民间百姓深受通货膨胀之苦:“我老与时忤,十年守穷空……客寓无田园,专仰买桑供。岂谓桑陡贵,半路哀途穷。三百变三千,十倍价何穹。家赀已曲尽,厥费犹未充。”

宋朝为什么经济繁荣(宋朝为何会因货币经济灭亡)(10)

社会矛盾加深,百姓水深火热

南宋后期,国家积贫积弱。对内通货膨胀越来越严重,国家经济走到了尽头。对外战事屡屡失利,纳贡负担加重。普通百姓赚的越来越少,交的越来越多,生活极度贫苦。国家积贫积弱,民生凋敝,社会矛盾尖锐。

结束语

成也货币,败也货币。纸币的诞生给宋朝商品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将大宋的商业发展推到顶峰。然而由于吏治腐败、监管不力等问题,导致从上层管理者到底层钻营者都在挖大宋的墙角,还没有搭建完善的货币制度在侵蚀中土崩瓦解。

宋朝为什么经济繁荣(宋朝为何会因货币经济灭亡)(11)

外患始于内忧。与其说宋朝是被元人所灭,倒不如说它是亡于自身的经济崩溃。金融市场错乱不堪,国家满目疮痍,百姓对统治者失去信心,曾经繁荣富足的大宋王朝在货币经济走向了灭亡。

参考文献:

1、《论宋代商品货币经济发展的特点》

2、《宋代交子的若干问题研究》

3、《货币在宋代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地位》

#创作挑战赛#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