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血糖是抽血还是扎手指准确(在家监测血糖时)

血糖高的患者都知道,日常监测血糖都离不开扎手指,那么在家监测血糖的时候,是扎右手还是左手呢?为什么左右手侧的血糖值都一样呢?今天林药师就在这些问题,给大家科普一下,在家监测血糖,扎手指的时候该扎哪边的手指,我们来学习一下吧,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查血糖是抽血还是扎手指准确?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查血糖是抽血还是扎手指准确(在家监测血糖时)

查血糖是抽血还是扎手指准确

血糖高的患者都知道,日常监测血糖都离不开扎手指,那么在家监测血糖的时候,是扎右手还是左手呢?为什么左右手侧的血糖值都一样呢?今天林药师就在这些问题,给大家科普一下,在家监测血糖,扎手指的时候该扎哪边的手指,我们来学习一下吧!

测血糖首选部位:无名指

第一个问题,就是在家监测血糖,扎手指时,该首选哪个部位的手指呢?其实呀,左右手或五根手指测得的血糖并没有区别,但是在相对的情况下,临床医生常建议患者选择无名指、中指和小指,因为这几根指头平日里的活动少、感染概率低、疼痛轻、不影响日常生活,而最灵活、最敏感、用得最多的拇指和食指则应避免使用。但要说最优选择,还是首选无名指。

一个重要原因是我们手掌中的毛细血管有两个分支,其中一个分支就在无名指末端。因此,相对于其他手指来说,无名指占据着重要的血液枢纽,血液较为丰富。

对于扎手指是扎两侧好还是扎中间指腹好?

经常有糖友问我:为什么每次扎手指的时候,出血量都很少?但是又怕痛,很不想再来第二次。那么建议扎手指的时候,可以从手指的两侧开始,因为两侧血管比较丰富,采到的血量较充足。而中间指腹这个位置,神经比较丰富,你要是老扎这个地方,自然会增加疼痛感,同时血量也可能不够。因此,我们鼓励糖友测血糖时,扎在手指的两侧。

掌握测手指血糖的正确方法:

正确的做法是:采血前可将手臂下垂10~15秒,使指尖充血,待扎针后,轻轻推压手指两侧血管至手指前端三分之一处,让血慢慢溢出,从伤口部位冒出一个“小血滴”即可。推荐患者可以将采血后的第一滴血轻轻用棉棒拭去,因为第一滴血往往含有更多的组织液,也可能会对结果造成影响。

除此之外,采血时还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 血珠呈绿豆大小为最佳。

避免用力挤血和过分按摩, 因为用力挤血时会挤出较多的组织液而将血液稀释, 导致所测值假性偏低。

使用热水或者按摩指尖可使毛细血管扩张, 同时捏紧手指, 阻止静脉血回流,可使手指毛细血管内压力增高,也导致组织液的不正常渗出, 从而使测得的血糖值不准确。

注意手指不要接触测试垫,如果一滴血不能完全覆盖测试垫,不要滴第 2 滴血,必须更换试纸重新测试(某些满足二次加样设计的血糖仪可以允许吸二次血样)。检测后应将试纸立即拔出,以免污染测试口。

3. 采血时, 穿刺的深度应适宜, 太浅会影响血液自然流出, 一般刺入深度为 2~3 mm。

4. 指端采血属创伤性操作,患者会产生紧张心理而导致肾上腺素分泌增加,从而使血糖上升。采血前一定要做好心理护理,消除其恐惧、紧张情绪。

5. 某些情况会影响测定结果, 如大量的维生素 C 、谷胱甘肽等, 会使血糖结果偏低;高脂血症血清呈油状者可使血糖测定值升高;高原或缺氧情况下测血糖会偏低;糖尿病人贫血时指尖血糖偏高。

最后糖尿病患者应该监测什么时候的血糖?

① 空腹血糖

一般在晨起,距离前一天最后进食8-10小时后测量一次血糖,空腹血糖主要反应糖尿病患者胰岛功能的基础状态。

② 餐后2小时血糖

很多糖尿病患者疑惑,餐后2小时,是从吃第一口饭开始计时,还是吃完最后一口饭开始计时?

答案是:从吃第一口饭开始计时。

因为从吃第一口饭开始,我们的胃肠道就开始消化吸收,血糖逐渐上升,刺激胰岛素分泌,如果吃完最后一口饭才计时,2小时后测出的血糖水平就不是那么准确,没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③ 睡前/夜间低血糖

有的糖尿病患者可能会因为个体差异,降糖药、胰岛素使用不当等多种原因,出现降糖效果增强或延迟的情况,可能会导致低血糖。如果在睡觉时发生了低血糖,无法及时发现,就可能造成比较严重的影响。

睡前或夜间测量血糖,是为了观察患者夜间有没有出现低血糖的风险,睡前或夜间的血糖值越接近治疗的目标值,出现低血糖的风险就越大。

另外,如果糖尿病患者晨起空腹血糖出现不明原因的升高,也需要检测夜间血糖来查明血糖升高的原因。

一般情况下监测以上时间点的血糖就可以了,当然,医生也会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安排个性化的监测时间点,不是每个患者都千篇一律。

比如有些糖尿病患者还需要测餐前的血糖,其实目的是为了看患者基础糖原的准备情况,如果下一餐餐前出现了低血糖,就要调整上一餐的药量。

文章最后,这下该知道在家测血糖扎手指,该扎哪个手指最好了吧!除此以外,掌握正确的测手指血糖方法是监测血糖的关键,对于不同时间段的测血糖,患者朋友也要牢记于心!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