迄今为止的中美关系(鲜为人知的八个历史事实)
往事之一
美国建国时,已是乾隆四十一年
在1776年以前,是不存在什么“中美关系”的,原因很简单:因为那个时候,美国还不存在。
美国是在1776年建国的。而美国建国的时候,大清这边,已经是乾隆四十一年了。
不过,美国建国之后不久,就开始了对华贸易。
1784年2月22日,美国商船“中国皇后号”(Chinese Queen)从纽约启航,在大洋上航行了5个月之后,抵达了大清帝国的广东口岸。
这艘“中国皇后号”,就是美国建国后第一艘到达中国的商船。
那么,“中国皇后号”来中国是干什么的呢?答案是:贩卖美国的人参、皮毛,并且,采购中国的茶叶,中间借助白银为媒介,但本质上,是以物易物的贸易。
是的,“中国皇后号”到达广东之后,大肆采购茶叶,然后在1785年5月11日,回到了纽约港。
“中国皇后号”这趟中国之旅,赚了很多钱,于是,这对当时的美国外贸商人,起了很大的鼓舞作用。
随后,到大清来贸易的美国商人,越来越多。
“中国皇后号”复原模型
往事之二
波士顿倾茶事件:茶叶是中国的
然而事实上,大清和美国的贸易在“中国皇后号”之前,早就有了,只不过在美国建国之前,从美国来的商船,不叫“来自美国”,而是“来自英属北美殖民地”。
而且在美国建国之前,英属北美殖民地的海商,已经从大清进口茶叶了。
说到这里,老冯跟大家说一件有趣的事:历史上著名的“波士顿倾茶事件”,倾倒到大海里的,正是中国的茶叶。
1773年,大英帝国北美殖民地的“造反派”在波士顿,将自己伪装成印第安人,把英国东印度公司商船运来的茶叶,从船上倒到大海里面去了,于是,大英帝国政府前来问罪,并由此引发了美国独立战争。这,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波士顿倾茶事件”。
为什么要倾倒英国商船的茶叶呢?因为当时北美殖民地的造反派,反对母国(英国)在北美征税,加之当时东印度公司凭借大英帝国的法令,在北美垄断茶叶贸易,北美的造反派不满,所以要倾倒他们的茶叶。
那么,倒茶叶就算了,为什么要伪装成印第安人呢?因为当时造反派力量还比较弱小,还没有正式和母国(英国)打起来,所以,伪装成印第安人,既可以保护自己,同时也栽赃印第安人,可谓一石二鸟,一举两得。不过,事后还是被英国人识破了。
有趣的是:当年北美“造反派”倒到大海里的这些茶叶,都是中国的茶叶。
英、美两国的历史档案,清楚地记载了这些被倒到大海里面的茶叶的明细,它们至少含有以下这些:
武夷山红茶 240箱
工夫红茶 15箱
正山小种 10箱
安徽熙春茶 15箱
安徽松萝茶 60箱
大清帝国当年的福建、安徽两省的茶农,做梦都没有想到,自己辛辛苦苦种出来的这批茶叶,被运到地球的另一边,被北美造反派倒进了大海,并且由此,引发了一场影响后来数百年历史的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
英属北美殖民地的造反派伪装成印第安人,
把英国商船上面的茶叶,倒到大海里
往事之三
大清人民叫它“花旗国”
美国建国之后,他们的商船来到大清的广州,美国商船上悬挂的国旗(星条旗)是红色、蓝色、白色相间,非常鲜艳,而且五角星、条纹又多,所以,当时大清(尤其是广东)的百姓,管它叫做“花旗”。
并且因此,当时大清(尤其是广东)的百姓,管美国叫“花旗国”。
当时美国北部盛产人参,出口到大清,也因此被叫做“花旗参”。
此外,美国的CitiBank被称作“花旗银行”,也是这个原因。
星条旗很花哨,被当时的中国人称为“花旗”
往事之四
美国为何有排华法案?
那么,美国当年为什么有排华法案呢?美国人当年为何要禁止华人移民进入美国呢?
事情简单地说,是这样的:
当年由于加州发现金矿,于是从1848年开始,加州爆发了“淘金热”,当时美国的金矿主,为了节省劳动工资成本,和“猪仔头”合作,从大清(主要是开平、台山等地)聘来了大量的劳工。
紧接着呢,美国第一条贯穿东西的铁路开工,又需要大量的劳动力,为了节省工资成本,他们又从大清输入了大量的劳工。
“淘金热”和“铁路热”逐渐“退烧”之后,这些从大清来的劳工,纷纷进入美国各大城市,在餐馆从事厨师、端盘子,还有在洗衣店等等各种场所工作。
客观来讲,华工确实“抢”了当地美国白人的工作机会,而且也在客观上,降低了当地的工资水平。不过,这也是正常的市场经济现象,而且又是在法律的框架内、在合法的前提下发生的,凭当时的法律,毫无办法,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排华。
所以,当时的美国人,开始仇恨华人,就好像我们今天的中国人讨厌我们国内的黑人一样。这种反华的思潮,愈演愈烈,到了1882年,美国就出台了《排华法案》(全称:关于执行有关华人条约诸规定的法案),禁止华人进入美国。
那么,这个法令是在什么时候废止的呢?答案是:1943年,也就是太平洋战争爆发的第三年,这个时候,美国和民国是盟友和战友的关系,所谓排华法案,显然不合时宜了,所以,也就废除了。
美国独立战争主题油画
往事之五
美国倡导的“门户开放政策”是怎么回事?
我们都知道,1899年,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 (Open Door Policy),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事情简单地说,是这样的:
1898年,美国和西班牙爆发了“美西战争”,美国打赢了,西班牙投降,然后西班牙把它名下的菲律宾殖民地,转让给了美国。
美国突然得到了菲律宾这个据点,于是,在亚太地区的力量,顿时增强了,这就是为什么,美国突然对在华商业利益产生了强大的诉求,但是,美国看到当时,英、德、法、日、俄等列强,在大清拥有各种各样的殖民特权,美国倘若置之不理,任其发展,长期以往,美国的利益就会被排斥在中国的大门之外。
所以,这个时候的美国,在列强当中提出了“门户开放政策”,也就是说,主张所有的国家,在中国都享有平等的商业、工业、贸易的权利。
也就是说,所谓“门户开放”,是指“大清的大门,应该向全世界开放、而不应该只向某几个列强开放”,是这个意思。
美国人当年提出“门户开放政策”,由于当时英国也曾经在别处提出过“门户开放”,所以,英国无话可说,所谓“门户开放”这个话语,在当时属于政治正确,列强们也不好说“不”,所以,在美国的倡导下,“门户开放政策”起到了一定的效果。
往事之六
第一任驻美公使是广东吴川人
1878年,大清帝国第一任驻美公使陈兰彬,到任美国。
所谓驻美公使,约等于今天的驻美大使。
陈兰彬是广东吴川(现属湛江市)人,这人虽然出身贫穷的粤西农村,但是,读书很厉害,考科举的时候,考了二甲第七,翻译成人话来说,大约是当年全国第十名,是这个意思。
广东吴川人陈兰彬,大清第一任驻美公使
当时陈兰彬当驻美公使,同时还有一个任务,那就是负责监督当时大清派到美国的留学生,陈兰彬念圣贤书出身,他亲眼所见大清在美国的这些留学生,剪了辫子,说满嘴的美语,思想西化,对大清的国家礼仪和国家大事,毫不关心,于是,陈兰彬就认为大清官派少年赴美留学,是一个错误的政策。
所以,陈兰彬强烈要求朝廷,召回这群留美少年,以免继续浪费国家财政。
后来清政府,也接纳了建议,召回了留美少年。
往事之七
留美少年确实有忘本现象
那么,大清驻美公使陈兰彬的说法,是否属实呢?
答案是:其实一定程度上,是属实的。
当年大清派到美国的四批留美少年(时称留美幼童),从1872年到1875年,一共120名,这些孩子在美国学习和生活几年之后,确实逐渐开始瞧不起自己的祖国,并且,对祖国(大清)的国家大事,也不关心,因此,遭到舆论的批评,举个例子,当时大清的媒体(《申报》),对这批孩子批评如下:
“国家不惜经费之浩繁,遣诸学徒出洋,孰料出洋之后不知自好,中国第一次出洋并无故家世族,巨商大贾之子弟,其应募而来者类多椎鲁之子,流品殊杂,此等人何足以与言西学,何足以与言水师兵法等事。性情则多乖戾,禀赋则多鲁钝,闻此辈在美有与谈及国家大事及一切艰巨之任皆昏昏欲睡,则其将来造就又何足观”
翻译成现代汉语,大概就是说:国家花那么多钱,送你们这些孩子去美国留学,没想到你们到了美国就不听话了,忘本了,每当听到讨论关于祖国的国家大事,你们竟然打瞌睡,像你们这样的人,就算留学成才了,对我大清,又有什么用?
其实平心而论,你换了任何孩子,在他们的成长期间,在三观、人格、思想形成的关键时期,把人家送到美国,接受美国教育,人家思想西化,即使不是必然现象,也是大概率事件。
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清政府对留学幼童(少年)的政治思想工作,没有做好,而且,其实也没有办法做好。
于是,后来大清决定:中止留美计划。
1881年,这些留美少年,几乎被全部召回大清。
其中好几个孩子,拒绝回国。
而事实上,120名留美少年,除了詹天佑、唐绍仪、梁诚之外,其他的人,都没有特别大的作为。
有意思的是,在第三批留美少年当中,有一个叫容耀垣的,被召回国之后,先是加入北洋水师,然后到香港经商,改名容星桥,参加了反清组织兴中会,参加了多次反清起义的组织工作,后来民国成立,容星桥任南京临时政府总统府高等顾问,也就是说,清政府花费重金,把容星桥派到美国,结果培养了个革命党。
留美学童到了美国,思想西化,
有忘本现象,不过平心而论,
换了任何孩子,这都是大概率事件
往事之八
《中美新约》其实并不平等
有历史爱好者可能会认为:当年抗日战争打赢之后,美国和当年的中华民国的关系,是平等的。
这个说法对吗?答案是:对,也不对。对,是指形式上正确。不对,是指实质上并不平等。
抗战胜利之后,美国和民国签署了《中华民国与美利坚合众国友好通商航海条约》,这个条约有一个很突出的条款,条款约定:
“中、美船舶可自由进入对方国家领海和内水,并经营对方国家之国内航线。在危难时,一方船舶可以无条件进入另一方不开放或禁止进入之水域”
这个条款表面上很平等,根据这个条约,美军的军舰可以在中国的海面、河面自由航行,民国的军舰也可以在美国的海面、河面自由航行。听起来很平等,很公平,是不是?
但事实上,当时民国是弱国,民国的军舰,根本没有能力进入美国的领水,反而,美国的军舰则完全有能力进入中国的领水。
也就是说,1946年民国和美国的这个奠定两国关系的《中华民国与美利坚合众国友好通商航海条约》,实质上赋予了美国军事力量常驻中国的特权,说得更清楚一点,当年抗战打完之后,民国和美国的关系并不平等。
还有一点,1946年《中华民国与美利坚合众国友好通商航海条约》还约定:民国不得以关税或其他手段,对任何的美国商品设置任何障碍,美国对中国货也一样。这个从文字上看,很平等,但其实美国是工业国,民国是农业国,如果民国对美国不能设置关税,实际上民国的国货根本竞争不过美国货,那么意味着民国的工业,就很难再发展起来了。我们就事论事,不负责评判是非对错。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