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藏品行情去哪里看(数字藏品风刮到金融圈)

数字藏品行情去哪里看(数字藏品风刮到金融圈)(1)

作者 | 陈畅

编辑 | 田晏林

经历过“炒”起“炒”落的数字藏品,正在成为各大机构、银行的抢客新载体。

所谓数字藏品,是指使用区块链技术对应特定作品、艺术品生成的唯一数字凭证,在保护版权的基础上,实现作品、艺术品的数字化发行、购买、收藏和使用。

与《蒙娜丽莎》这些实际藏品不同,数字藏品看得见、摸不着,不以实体展现,但这并不影响其在国内的普及速度。

过去两年时间,在区块链、元宇宙概念的带动下,数字藏品在国内迎来大爆发。据艾媒咨询测算,中国数字藏品市场规模2021年达到2.8亿元,未来开放二级市场后,预计2026年将达到280亿元。

在所有的数字藏品中,文物类蕴含中国文化的数字藏品,以及画作等艺术品类的数字藏品,是目前市场的两大购买偏好,占比分别达到24.76%和24.65%。

但市界注意到,这股风浪如今已刮到金融圈。在刚刚过去的兔年春节,中国银联发布“用银联 纳百福”系列数字藏品,通过区块链技术,将福字贴制成数字藏品,供用户免费领取。

据悉,该系列数字藏品共发行100万份,每款福字发行1万份。一经发出就被全部领光,场面十分火爆。

而且除中国银联外,据《证券日报》梳理,仅2022年就有9家银行入局数字藏品。包括北京银行的“京喜小京”数字藏品、农业银行陕西省分行发行“农行小豆Q版城市英雄”系列数字藏品、南京银行“你好鸭”系列数字藏品等。

有专家称,在银行竞争陷入同质化的今天,短期来看,数字藏品在提高用户粘性上或可取得成效。长期来看,它在为金融机构未来更多的金融数字化场景试水,并创造出更多可能性。

无论银行是突围尝试还是跟风行动,外界想知道,究竟是谁在买它的数字藏品?在价格虚高、乱象丛生的数字藏品圈里,这些虚拟的东西真能像达芬奇的《蒙娜丽莎》一样珍贵吗?

数字藏品行情去哪里看(数字藏品风刮到金融圈)(2)

(图源/视觉中国)

数字藏品成贺岁“新宠”?

2023年1月11日上午10点,李飞(化名)准时打开了云闪付App,选中并领取了一幅新春“喵喵福”数字藏品。

这是他人生中拥有的第一件数字藏品。此前,他对这个领域知之甚少,只知道这是一种虚拟的艺术品。

“倒是听过有人靠交易数字藏品赚钱的新闻,但我觉得都是灰色操作,有合规风险,就没动过这方面的心思。”对花钱这事儿,李飞向来警惕。但他觉得这次不同。

中国银联推出的“纳百福”系列数字藏品,是他无意中刷微博时看到的。因为不用花钱买,打开App就能领取,藏品图案有质感,勾起他的好奇心。

据悉,该系列数字藏品于春节前推出,共有100款福字设计,每款福字发行1万份数字藏品,每位用户每款福字限领1份。发行时间在1月5日、1月11日、1月16日、1月21日,分四期进行,每期发行几十万份不等。目前系统显示均已“领完”。

而且在1月9日,中国银联还推出过500万份“五兔迎春”数字藏品,五款兔子形象以工业、农业、科技、体育、文化为主题,也吸引了不少人的参与。

市界注意到,中国银联不是唯一一家、也不是首家用数字藏品贺岁的金融机构。

在它之前,微众银行曾推出过虎年数字藏品“福虎”;支付宝在2023年春节集五福活动里,新增了“AI画年画”,消费者画完不仅能得到福卡,同时可获得对应的数字藏品,在支付宝自己的“鲸探”数字藏品平台上,可查看展示。

看着机构和银行纷纷踏足数字藏品市场,李飞疑惑,难道“数字藏品”要成为春节“团宠”了?

中国移动通信联合会元宇宙产业委执行主任于佳宁认为,金融机构选择春节这个时间点推出数字藏品,一是看到了数字藏品和区块链技术在版权保护、数字艺术收藏、资产数字化等领域未来广阔的应用场景和巨大的市场;二是希望数字藏品能为其获得更多生态流量。

“被视为‘互联网的原住民’的Z世代,是充分接纳数字艺术以及元宇宙早期的用户,布局数字藏品有助于获取到Z世代的关注,也能作为其在元宇宙领域布局的关键起点。”于佳宁称。

他还提到,“春节本身就是一年中极具流量号召力的节日,最有代表性的新春营销就是支付宝的集五福活动,目前已然成为全民性新春必不可少的线上活动。创新的新春营销不仅有利于金融机构的数字金融业务发展,也能为其之后的数字化转型打下一定基础。”

数字藏品概念前卫是事实。艾媒咨询调研数据显示,在2022年的数字藏品消费者中,53.3%为青年群体。与此同时,头部金融机构抢占年轻客户群,用新奇的方式摆脱自身在大众眼中的刻板印象,成了当务之急。

于是,这两个看似不沾边的领域产生了交集。“数字藏品新颖又有热度,自身就有礼品属性而且成本很低,银行无论从吸引用户和流量的角度,还是从自身数字化转型的角度都会考虑布局类似产品。”博通分析金融行业资深分析师王蓬博表示。

在金融圈看来,“抓牢”年轻人就是抓住了未来的“钱袋子”。90后的李飞告诉市界,银联百福中,除了他喜欢的“喵喵福”,还有汪汪福、开黑福、生发福、加薪福等,都很贴切年轻人的生活状态和喜好。

另一位90后支付宝资深用户也说,她曾在一个月的时间里坚持打卡15天,参与农场里的喂小鸡、捐蛋活动,最终成功获得一款小鸡数字藏品,成就感满满。

数字藏品行情去哪里看(数字藏品风刮到金融圈)(3)

(图源/云闪付App截图)

不能二次交易,意义何在?

在拿到这份数字藏品后,李飞想的下个问题是:这虚拟的物件能赚到钱吗?

中国银联客服向市界强调,领取的数字藏品不可以送给或卖给他人,仅可用于学习、收藏、研究、欣赏和展示目的,不得用于任何其他目的,云闪付平台暂未开放转让功能,不可以转赠给别的用户。严禁利用数字藏品进行炒作、场外交易、欺诈或其他非法活动。

如果不能再交易,那数字藏品存在的意义是什么呢?

“短期内金融数字藏品只能是一种尝试和宣传。未来能否交易取决于公众对价值的判断以及市场交易的活跃度。”经济学者麒麟博士称。

在他看来,一些人认为部分非常罕见的数字收藏品可以非常高的价格出售,但实际上这个结论并不符合逻辑,数字化藏品与稀缺性不一定有关联,而与市场接受度和数字化藏品本身的实际价值有关。

而且当下,大众对数字藏品的接受度仍然有限。一类是像李飞一样的新手,另一类是仍抱有投机心理的玩家。艾瑞咨询根据调研显示,有48.6%的用户认为在交易平台上直接进行二次产品转售卖的形式最感兴趣。

麒麟称,未来,数字化藏品的过度投机和价格波动过大,从而可能引发投资者面临非常大的风险。

据速途元宇宙研究院统计,2022年9月开始,数字藏品平台开启了“关停退款狂潮”。截至2022年12月,已有近90家平台启动清退。

数字藏品行情去哪里看(数字藏品风刮到金融圈)(4)

(图/视觉中国)

2022年8月,国内最大的数字藏品平台之一、上线不到一年的腾讯“幻核”突然退场,让所有玩家都措手不及,在数藏圈内引起不小的震动。

“如果是以收藏的角度去参与金融数字化藏品是值得提倡的,但如果以投资的角度去参与金融数字化藏品,建议首先要了解清楚金融数字化藏品的本质以及对金融数字化藏品市场价值的判断能力。”麒麟表示。

尽管数字藏品打开了金融机构数字化升级的通道,但未来怎么走下去,仍是未知数。

要知道,作为元宇宙中的元素之一,与数字藏品一样火爆的虚拟数字人,也曾在金融机构里大行其道。

2019年底,浦发银行数字员工“小浦”正式上岗。随后,百信银行虚拟数字员工“AIYA艾雅”、光大银行的虚拟金融理财顾问“阳光小智”、平安银行的“平安小财娘”IP纷纷诞生。

如果说,通过推出数字藏品和虚拟数字人,金融机构可以直观达到向年轻人示好、引流的目的。那么,从宏观意义上讲,此举在推动金融行业数字化转型中也起到了积极影响。

麒麟向市界举例称,各银行通过发行自家的数字藏品,未来还可以根据数字藏品价格评估和转让的同时,向客户进行数字化藏品的鉴权、授信、抵押、转化等金融服务,从而丰富金融数字化产品与数字化服务场景。

市界了解到,此次中国银联的“百福”数字藏品除了需要用户下载云闪付App,参与部分活动还得进行注册和绑定银行卡实名认证。此外,该活动还设置了线上支付立减、信用卡分期免息等福利,以期增强用户粘性,完成用户的留存转化。

但需要注意的是,目前我国以数字藏品为例的新型数字资产形态监管尚未完全明晰,面临一定程度的合规难题。

1月29日,海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等10部门印发《关于加强数字藏品风险监管工作的通知》,表明数字藏品作为数字经济的一个重要领域,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但同时,虚假宣传、投机操作、盗用版权、虚构价值、维权困难等市场乱象与日俱增,存在的诈骗、洗钱、传销、非法集资等风险隐患不容忽视,亟需监管制约和引导。

在未来,净化数字藏品市场环境,推动数字藏品行业健康、合规、有序发展,似乎比投资数字藏品本身更重要。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