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人数5年增加256万 考研人数5年增加256万
“我在本科阶段没有好好学习。我修了几门考研,觉得只有当研究生,现实生活才能算是开始。”西南某大学药学专业大三学生说。
今年全国硕士研究生申请人数为457万人,比2021年增加80万人,增幅超过21%。与2017年相比,申请人数增加256万人,增长1.27倍。研究生应用的总数和增量不断刷新,与品质升级的动力、“被迫创业”的压力、无法逃离的社会交织在一起。
就业变成另一种?考研“多去皇宫”不惜任何代价
“我教职业规划课程已经10年了。这门课通常在大一举行。每年第一节课,我都会问学生未来四年的目标是什么。大约五年前,班卓琴大约50%的人说他们想要考研。现在,考研大一新生的意愿高达80%。即使是高三,也有超过70%的学生在备考。”河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副院长边宇轩说。
同时,由于疫情、国际形势等原因,部分学生出国留学回国考研。北京印刷学院学生曾轶说,她原本计划出国留学,一直在学习雅思,但因为新冠肺炎疫情,她转到了国内一所大学研究生。
除了大学生,记者还发现,在考研/失利后,很多考生选择了二战和三战。这些年轻人聚集在考研寄宿基地,或者几个人在学校附近租了房子准备考试。
我正忙着准备考试。此图“半月谈”微信微信官方账号
李顺萍刚刚结束二战考试。他告诉记者,他的考研寄宿基地大约有1500名候选人,其中大部分是在一战中失败的二战候选人,甚至还有一些第四次世界大战的候选人:“我认识一个同专业的人,他30岁,和今年的第四次世界大战一样。”
青岛理工大学“三战”考生洪健介绍自己本科专业是交通工程,毕业后大部分工作都是去工地。他考研是转专业,转行,现在准备申请计算机专业。“今年,高校的标准有所降低。随便找个学校读研”
研究生“本科”?装备升级还是借口躲避世界?
当记者了解到考研/的原因时,发现有些学生热爱自己的专业,一心扑在学习上。然而,当大多数学生谈论考研目的时,主要目的仍然是增加他们的求职权重,缓解弥漫在社会中的就业焦虑。其他同学也跟着学,报名备考,因为不想与众不同。少数学生抱着“想多打几年”、“怕变成群居动物”的心态加入了考研大军。
考生正在图书馆复习。
——热爱所学,钻研知识,“换轨”开阔视野。
半月采访记者发现,很多工科大学生热爱自己的专业,愿意投身于现代技术研究,并渴望了解前沿的知识。同时,一些学生希望通过考研,提高毕业院校的知名度,从事自己感兴趣的专业。河北经贸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的孟表示,部分学生在高考时没有考虑专业选择,通过考研,有机会再次选择。
——只给就业增加砝码,研究生不是终点。
面试过程中,很多同学吐露自己对就业深感担忧,认为只有本科学历,找不到自己喜欢的工作。同时,还有“不愿从事低级工作”、“不接受收入与自身素质不匹配的工作”的心态。
河北医科大学的王晓说,医学专业读研几乎是必然的。想在大医院工作,又不想去基层医院,那就得考研读博士。苏州科技大学美术教师专业的刘云云说,自己以后想当老师,本科学历没有竞争力。只有读研他才能找到一份好工作。
但随着研究生/学生数量的增加,竞争压力也在上升。对此,有同学表示困惑,也有同学认为应该继续读博。
——盲目跟风没有目标,随波逐流心安理得。
河北科技大学的王老师告诉记者,其实他一开始也没打算考研的,觉得太辛苦了。但是考研,身边的人越来越多,考研,这个想法慢慢出现,还在犹豫。
“直到2021年初,我计划毕业后就业。后来在社交媒体上看到了别人关于校园生活和研究生生活的精彩记录,我愿意在校园里继续深造。”2022级通信专业的曹芳华说。
——懒就业,厌倦承担责任,躲在考研安全屋。
部分受访学生承认,他们考研只是不想就业,不想进入社会,不想承担社会和家庭责任。北京高级人力资源经理王惠岩表示,一些大学生在面临就业压力时“死板”“麻木”,更糟糕的是,他们干脆选择“躺平”。
苏州科技大学美术教师专业的小果告诉记者,他想以后进入社会,但还没有做好成为“社会动物”的准备。考研他可以暂时逃避找工作的压力和焦虑。”读研也给了自己一些时间去思考未来该怎么做。学校环境相对安静,可以多花一点时间规划,不要急着上班。”
“强调参与”就变成失业,“重复参与战争”就深感愤懑。
“有些学生本科毕业后没有想清楚去哪里,没有认真备考,没有认真找工作,浪费了大四的时间。最后研究生考试不及格,错过了春秋两个黄金就业小时,失业了。”河北师范大学的一位老师说。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教务处副处长何表示,用考研回避就业压力,可能会把压力传递到研究生阶段。此外,有些学生是考研,这扰乱了他们在本科阶段的学习状态。有些学生大四忙于考研毕业实习敷衍了事,毕业论文和设计更是不用心,会对顺利完成本科学业产生负面影响。
部分高校就业中心负责人表示,过度吹捧考研会加剧社会对高等教育的非理性欲望带来的焦虑,加剧就业市场的扭曲。
江苏大学研究生研究院副院长周表示,考研热度也存在结构性失衡。从招生比例来看,我国急需的专业或重点领域招生比例相对较低。因此,应从本科招生计划上加大宏观调控引导,对一些不符合社会需求的热门专业限制招生计划,降低这部分本科生的培养规模。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