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陪孩子过圣诞节吗(给孩子过平安夜与圣诞节有必要吗)

导语:

12月24日晚是西方国家的平安夜,而12月25是圣诞节,各种购物平台在做平安夜、圣诞节等各种活动。

比较幸运地是,我公司为了防止路上堵车,我们今天提前一个小时下班。正好,我可以去接宝宝放学。

在幼儿园门口,一个穿圣诞老人服饰的人在园区门口发传单。而宝宝们一个个出来的时候,也是头上戴着圣诞的小玩具。

回到家,宝宝拿出自己在学校的手工制作,一棵圣诞树,她将自己制作的圣诞树与家里的圣诞树进行了比较,并说出有些不一样。

平安夜、圣诞节作为西方重大的节日,也逐渐走入了中国,深受大家的喜爱。


要陪孩子过圣诞节吗(给孩子过平安夜与圣诞节有必要吗)(1)


有人说,别人国家节日,跟我们有什么关系,过早地让孩子过西方的节日,不仅耗钱,还会养成孩子崇媚洋外的习惯。

1.给宝宝过平安夜与圣诞节有必要吗?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平安夜、圣诞节这些节日不仅仅是节日的问题,而是节日的仪式感,更多的是培养孩子与外界接轨。

从幼儿园校门口的广告以及学校的手工制作来看,连幼儿园的小朋友都知道平安夜与圣诞节了。

那么作为父母,我们有何不可与宝宝分享一些相关与平安夜、圣诞节的一些知识呢。


要陪孩子过圣诞节吗(给孩子过平安夜与圣诞节有必要吗)(2)


过不过平安夜与圣诞节不是那么重要,重要的是给孩子拓展一些知识,让他们感受到西方节日给大家带来的快乐。

2.锻炼宝宝的识别能力,加强宝宝的动手能力。

前几天,我们在水果店门口看到了圣诞树。今年才上幼儿园的宝宝问:“这棵树好奇怪啊!”

然后,我告诉宝宝,这是圣诞树。想到圣诞节,我便在网上买了一棵圣诞树。

正好在12月23号到的,下班后,我与宝爸、宝宝一起来拼圣诞树。

圣诞树的挂饰中,有卡片、苹果、雪花片、蝴蝶结、圣诞老人等。宝宝奇怪每个小饰品,我与宝爸分别给宝宝进行介绍。

在组装中,宝宝总是抢着要自己组装,我们也随着宝宝,让她自己撑开圣诞树的枝叶、挂圣诞小饰品。此外,我们还让她学习各种小饰品及作用。


要陪孩子过圣诞节吗(给孩子过平安夜与圣诞节有必要吗)(3)


正好,这与在学校老师让他们手工制作圣诞树有着对比的作用,让宝宝感受到节日的特点。

其实,这跟与宝宝的积木有相同的作用,让宝宝锻炼动手能力,也可以让宝宝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3.让宝宝理解平安夜与圣诞节,给宝宝一个梦幻的世界。

说起平安夜与圣诞节,我们会想到圣诞树、圣诞老人等,我们还可能想到苹果、礼物。

其实,苹果在西方国家不是必吃物品,由于其节日的中国化,平安夜意味着平安、喜庆。而苹果的“苹”谐音“平”,平平安安的意思。这些,我们可以给孩子进行识别。

圣诞老人不是真实的,对于上了幼儿园以后的小朋友,他们懂得一些事情。我们可以给孩子讲关于圣诞节的故事,圣诞老人会给小朋友送礼物。

传说中,圣诞老人诞生的地方在丹麦,这里有著名的童话大师安徒生。童话,总是给孩子美好的想象与美好的童年。

圣诞老人的礼物,让孩子有一个梦幻的世界。


要陪孩子过圣诞节吗(给孩子过平安夜与圣诞节有必要吗)(4)


随着孩子的成长,有一天,孩子会在成长中发现那个圣诞老人竟然是自己的爸爸妈妈,这样的亲子关系是随着成长而递增的。

4.趁着平安夜圣诞节,我们可以给家庭及宝宝准备一些实惠的物品。

平安夜、圣诞节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节日,在某种程度上,更是一种购物实惠的机会。我们可以趁超市或者购物品台促销活动,我们去买自己想买的物品。

这个时候,我们可以问宝宝想要买什么礼物,有什么心愿?通过节日,与宝宝进行互动。


要陪孩子过圣诞节吗(给孩子过平安夜与圣诞节有必要吗)(5)


宝宝的冬衣、奶粉、玩具、书籍这些必备的物品,趁这个促销活动,我们可以购买需要的。此外,家里有些必须品,也可以在促销的时候囤囤货,没有什么不好的。

在某种程度上说,这给我们带来点经济上的实惠。

结束语:

上了幼儿园后的小朋友可以过平安夜与圣诞节,通过这些节日,宝宝可以理解节日以及学习别人西方国家的一些文化。

爸爸妈妈也可以通过节日与宝宝互动,让宝宝对童话世界充满自己的梦幻。

此外,我们可以趁着节日打折给宝宝及家庭添加一些物品。

家长给宝宝过平安夜与圣诞节,简单的仪式感让宝宝不一样的体验。

当然,是否过平安夜与圣诞节,这取决于家长。

水凝,育有宝宝一枚,可爱与淘气兼备。在育儿的过程中,我遇到很多困惑与疑问,也学到不少的知识和得到一些成长。我喜欢写,也喜欢分享。喜欢就点个赞,关注@水凝聊育儿,育儿路上我们一起分享,一起前行!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