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职业技术学院专业就业(温州市瓯海职业中专集团学校眼镜设计与工艺专业)

在瓯海冠豪眼镜生产车间里,一群穿着校服的“职工”在后勤车间的生产岗位上,对眼镜进行设计和制造这群“职工”,是瓯海职业中专的高一学生,正在企业里进行岗位实践学生从入校起,分别有“体验周”、“实践月”、“拜师季”逐步递增的跟岗实践期,再进入到“顶岗年”,在三年的学制中,有一半的时间在学校接受理论与文化知识的学习,另外一半时间在企业接受岗位实践这就是瓯海职业中专在“政、校、企、协四方联动协同育人”背景下,探索创新“1.5 1.5”工学交替梯度推进式人才培养新模式 ,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温州职业技术学院专业就业?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专业就业(温州市瓯海职业中专集团学校眼镜设计与工艺专业)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专业就业

在瓯海冠豪眼镜生产车间里,一群穿着校服的“职工”在后勤车间的生产岗位上,对眼镜进行设计和制造。这群“职工”,是瓯海职业中专的高一学生,正在企业里进行岗位实践。学生从入校起,分别有“体验周”、“实践月”、“拜师季”逐步递增的跟岗实践期,再进入到“顶岗年”,在三年的学制中,有一半的时间在学校接受理论与文化知识的学习,另外一半时间在企业接受岗位实践。这就是瓯海职业中专在“政、校、企、协四方联动协同育人”背景下,探索创新“1.5 1.5”工学交替梯度推进式人才培养新模式。

融合四方力量,促进区域发展

瓯海区是“全国五大眼镜生产基地”之一,但是随着行业的发展,人才需求缺口在持续放大。立足于瓯海眼镜产业发展的需求,瓯海职业中专联合瓯海区工商联、瓯海眼镜行业协会、瓯海区知名的眼镜制造企业、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等,共同成立“眼镜专业智能制造产教融合联盟”,组成 “政、校、企、协”产教联盟,集中力量开办了眼镜设计与工艺专业。

学校与区工商联和眼镜行业协会签订共建“瓯海眼镜产业人才培养基地”的三方协议,共同打造瓯海眼镜产业人才培养培训平台;与区眼镜制造龙头企业开展深度产教融合,共建智能制造专业生产型实训基地,将学生带入企业进行生产性实训实习,强化岗位技能,提高综合素养;与全国唯一开设眼镜设计与制造工艺专业的高职院校——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进行合作,开展中高职一体化办学;在瓯海眼镜行业协会的引领下,对有从业意向的社会人员进行短期集中培训,使其快速上岗、填补人才空缺。

瓯海职业中专是全国首个也是目前唯一开设眼镜专业的中职学校。学校借助多元力量打造“专业 产业 区域 智能 集群”校企合作综合体,走出了一条学校与区域融合发展、专业与产业同频共振之路。

构建工学交替,分阶实境育人

瓯海职业中专校长刘胜早表示:“‘1.5 1.5’工学交替梯度推进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建立,促进了产教融合校企双元育人,强化了学生的职业技能与综合素养,精准地向社会输送实干型、专业型人才。”

校企共同招生后,产教联盟实行企业实训和课堂学习有机结合的“1.5 1.5(1 0.5 0.5 1)”模式培养学生。第一学年在校内集中学习,两个学期分别通过一周的体验式见习和一个月的学徒式实践,了解眼镜企业文化制度与制作工序,第三学期进入企业顶岗锻炼,作为初级工深入岗位对接专项技能;第四学期在学校进行专业技能的校内实训,将企业实践月所学所得融合理论进一步提升岗位技能,最后一学年进入企业顶岗实习,作为准职业人进行轮岗培训。在3年的梯度式培养中,每一个阶段都要进行系统性的考核评比,从横向的维度对比不同学生在企业技能的掌握情况,从纵向维度对比每个学生在不同的阶段技能熟练及增长状况。

这种工学交替模式深受企业、学生、家长肯定。眼镜教研组组长金雷苏说:“学生一开始对于自己将来的规划还很迷茫,但是带他们体验过企业生活后,他们开始对未来有了具体的构想。”有学生表示,在企业见习后,自己对于市场需求有了更深的了解,未来会将所学用于自家眼镜店的设计和经营上。

不仅仅是眼镜专业,学校一直以来立足瓯海区域产业,通过共建基地、共建队伍、共建计划、共建课程、共建课堂、共建文化等举措,实现与企业、行业的全面有效合作,先后与39家企业建立紧密型合作关系,与200余家企业建立用人关系。不断深化“政、校、企、协四方联动协同育人”的产教融合模式,构建以企业为主导的深层次校企合作关系,实现双主体育人。刘胜早校长表示,学校通过政府引导、行业引领、校企引擎,培养具有商科背景的现代生产性服务类技能型人才,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人力支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