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为什么变得越来越丑(文化之窗容貌焦虑)
11月1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医疗美容广告执法指南》,对制造“容貌焦虑”等九大情形重点打击,并对医美广告的发布作出了细化要求。此前,针对“容貌焦虑”,媒体已经持续曝光了不法机构的惯用揽客话术——“这是个看脸的时代”“天庭不够饱满、影响财运”“某某术后很漂亮,嫁得好又升了职”,他们悄然将“容貌出众”与“人生成功”画上了绝对的等号。
不知不觉中,“容貌焦虑”已不是个别心理,成为一种无法回避的社会文化现象:各类医美产品线上线下销售火爆,新款一上市就能“秒光”;寒(暑)假、毕业季,学生们忙着借“微调”提升颜值;鱼龙混杂的市场中,失败案例甚至事故、不法医美商家与消费者的纠纷更是屡见不鲜……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可一旦成了“焦虑”,其产生的一些副作用就需正视,让我们不由得开始思考——容貌焦虑,是不是只是对自我的一场较真?追求“长得漂亮”,与“活得漂亮”距离多远?
“丑小鸭变白天鹅,蜕变从这里开始”“圆您一个高贵公主梦”“上天欠您的,我们还给您”……形形色色、花样百出的整形机构广告不断刺激着人们爱美的神经。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对医美“种草”又“拔草”,割双眼皮、隆鼻、丰唇、激光美容、吸脂瘦身……各种花样不断刷新着人们对于这一行业的认知。
“90后”甚至“00后”成了医美消费主力军。20岁的沈怡(化名)今年暑假期间完成了鼻综合整形手术,缩了鼻翼、垫了山根。沈怡说,自己从小就特别羡慕那些五官精致的女同学,因为这点不足,她在照镜子时总有些“自卑”。特别是上了高中打算走艺考这条路时,这种“自卑感”愈加强烈。备考期间,她就不断从网上检索鼻部整形手术的资料,还到线下考察了好几家机构。当她被某知名大学播音与主持专业录取后,在今年夏天去上海某医美机构圆了梦。“手术有风险,说不害怕那是假的。即便到了术后恢复期,疼痛依然剧烈。但‘熬’过之后,看到自己的鼻子笔挺了,整张脸也变‘洋气’了。那一刻,我立马觉得一切都值得。”沈怡说。
有调查显示,“步入大学校门前后”,正在成为美容整形的高峰时段,越来越多的“准大学生”“新大学生”,在经历了高考的第一轮蜕变后,试图再凭借医美,完成第二轮华丽的“变形”。“通过整形来弥补自认为容貌上的不完美,以全新的面貌面对全新的环境和同学,获得更多的认可,成了部分学子驱离社交恐惧的心理趋向。”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李聪颖分析。
毕业求职时段,则是整形的另一个高峰期。一些整形医院为了附和这一热潮,甚至开设了“大学生求职季整形专场”,活动力度大,号称“速美价:闺蜜同行低至2折”。山东某高校工商管理专业的研三学生陈雪(化名),上个月于济南的一家医美机构割了双眼皮、做了额头填充术。如今脸部渐渐消肿的她,正自信满满地海投简历。“人人手里都有一摞奖状证书,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谁也不比谁差。所以,外在形象无疑就成了决定胜负的砝码,也可能会因此更勇于展示自己的内在才华,何乐而不为?”她说。
不止这些女学生,姣好的面容和苗条的身形成为各年龄阶段女性的普遍追求,此种“刚需”强力推动了医美行业市场规模持续壮大。据艾瑞咨询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中国医美行业市场规模高达3150亿元,2021年上半年我国医疗美容用户规模达到1800万人。随着互联网发展,直播营销的火爆,水光针、超声刀、热玛吉等各类医美项目频现各大网购直播间。美妆博主、带货网红前期凭借在社交平台介绍美容方法、分享整形攻略等积累的大量粉丝,恰是上述美容整形项目的精准受众。有调查报告显示,2021年618电商狂欢节期间,各个电商平台直播最多、最受用户青睐的就是医美行业。京东健康对外发布,6月1日0时起开场15分钟,医美品类成交额同比增长超15倍。眼下的双十一活动中,天猫公布的数据显示,医美医疗订单量环比增长近7倍,成为最受欢迎的生活服务项目,平均客单价达6300元,甚至有近三成订单来自男性消费者。
焦虑的并不是“自己美不美”而是“别人认为自己美不美”
急于“求美”,恰恰反映了“容貌焦虑”这一社会心理的暗流涌动。
脱口秀演员鸟鸟曾在《脱口秀大会》中生动地讲述了美人和普通人的区别——“两者面对的世界是完全不同的,连死亡都无法消弭这种差距。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在我国西部出土了两具3800年前的人类遗体,人们把她们命名为‘楼兰美女’和‘干尸二号’。”此话一出,现场观众爆笑。这虽是笑谈,却让人觉得莫名合理。可见,对“美”的自发评判与接纳,人们有一种趋同、从众的思维定式。当大多数人都在不自觉地迎合这种趋于一致的审美评价时,试问怎能不引发更大的焦虑?
刚入职场一年,李楠(化名)的“焦虑”情绪就十分典型。“天生的塌鼻梁、宽眼距、皮肤暗沉、闭口过多、上臂太粗……”她可以列举出一堆自己颜值上的“不足”。为了弥补这些不足,她不放过捯饬自己的任何方法——每月到手的工资都用在了购买美容仪器、护肤品和衣服上;尽量保持素食,炒青菜也得过一遍清水再入口;还专门报班上了化妆课,每天早起用一个多小时涂涂抹抹……带着明艳动人的妆容,李楠拿捏着姿势,自拍、修图、发朋友圈,然后再收获点赞,这成了她每天的开心源泉。可到了睡前卸妆后看到素颜的自己,难过的情绪难免又被释放了出来。她无奈地说,自己素颜状态下甚至不敢出门。
一份面向全国2063名高校学生的调查问卷显示,59.03%的大学生存在一定程度的容貌焦虑情绪。《2021中国职场女性洞察报告》则表明,超五成职场女性有容貌焦虑,“90后”容貌焦虑的占比最高,达60%。引发容貌焦虑的原因排名前三的是:“跟别人一起合照时”“面试找工作时,感觉容貌好的人相对更容易找到工作”“部门来了漂亮(帅)的同事,更容易被领导和同事赏识”,得票率分别为51.14%、50.68%和44.75%。
“不难看出,这种焦虑情绪具有很强的社交属性,很多人焦虑的并不是‘自己美不美’,而是‘别人认为自己美不美’。”李聪颖说。“社交圈层的扩大,对于高强度、快节奏生活的人来说,任何略带负面的评论都是敏感的。而最直观的、最易形成对比的容貌,无疑成了绝大多数人的‘软肋’。即便理性的声音在脑子里回响,大可不必太在乎,可相当多的人内心还是过不了这个坎儿,一种自我认知的失调状态就此不断萌生、壮大,推动着他们不断尝试弥补所谓不完美的‘缺憾’,陷入更深的焦虑情绪中。”李聪颖解释,这其中甚至有一种“容貌焦虑”还是病态的,是一种高焦虑状态,需要及时就医干预。
自身意识是造成容貌焦虑的一个方面,外在环境则是另一个更直接的因素。近年来,网红文化兴盛、偶像养成类节目火爆,颜值高的人赢得了无数的欢呼和追捧,颜值低的人被无情消遣。微博热搜榜上霸榜的多是好身材和五官精致的,逐渐树立了建立于颜值之上的生活观念。而“某某削骨后星运大涨”“女星孕后依旧杨柳腰”之类的推文,甚至传递着一种病态的价值观念。此类宣传反复洗脑,一旦入了心,极易形成既定的观念,对青少年造成错误的引导。“很多人就此认为,职场乃至社会在用这套评价体系衡量自己,自己就得不断地修正去迎合这个体系,因此带动更多人甚至不顾身体健康去追逐特定的‘美’。与之相反,巴黎时装周特意选择一些大码模特,骨瘦如柴的模特反而不被允许上台,意在反对崇尚‘纸片人’的病态审美和对大码身材的歧视。”北京潮服买手、时尚博主程杨说。
“漂亮的皮囊”“有趣的灵魂”哪个重要?
注重容貌管理有错吗?“因为我变美了,所以我开心”,这话没毛病。但过度关注容貌,不断追求“更完美”,往往会掉入陷阱。
近些年,被媒体曝光没有资质的整形医院不计其数,因整形医疗事故而丧命的也屡见不鲜。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医美机构超过3万家,而拿到美容外科主任医生证书的医生不超过5000人。
美容整形的火热更是给了不法分子可乘之机。所谓“美丽贷”等骗局,以“零首付、分期付款、利息低”等优惠措施吸引有强烈整形意愿又缺乏消费能力的女性,让她们在整形前签下欺诈性贷款合同。前不久北京朝阳法院开庭审理了一起与“美丽贷”相关的诈骗案,被告人以高薪聘请秘书,需要应聘者提升颜值为诱饵,诱骗年轻女性签下诈骗性贷款合同,进行整形手术。而后受骗者却被告知无法入职,十多万元的美容贷款需要自己偿还,此类事件防不胜防,给有容貌焦虑的年轻女性敲响了警钟。
“容貌焦虑会让人过度关注自己的不完美之处,无意识地夸张和放大,反而忽视了自身积极的因素。当把关注点放在自身更加积极的一面和更有价值的事情上时,从中所获得的幸福感不亚于别人用一套固有说辞夸你漂亮时的内心感受。”李聪颖说。因容貌而产生的社交恐惧和焦虑心理,都是他人和环境给的枷锁。活在他人的期待和环境的束缚中,自然难以放松。这种外在的枷锁导致人们审美单一,使“好看”渐渐有了统一的标准,很多人按照这套标准对照自身,离标准越远便会越焦虑。其实,人的审美观会随着阅历的丰富、年龄的增加而有所变化。斥巨资做的“精灵耳”“网红鼻”,可能几年后就会“过时”,进而陷入新一轮的容貌焦虑中。与此同时,社会的发展和人们思想的进步使得审美观越来越多元化。当人们不再对特定的长相评头论足时,每个人都足够美,便没理由不自信。
省内某三甲医院整形外科专家对“整形热”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表示,如今来整形外科门诊的女性的确是越来越多,“有一部分群体存在先天性的或外部创伤所致的容貌缺陷,通过整形手术进行改善可以提高对生活的信心。但有些人并没有必要在自己脸上动刀子。所以,在决定整形前,一定要理性地审视自己的诉求是否必须、是否合理。”
当下,国家相关部门已经决定各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机构、平台一律停止播出“美容贷”及类似广告,并出台相关文件严格控制偶像养成类节目。10月25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公布了2021年度医美领域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典型案例,彰显了市场监管部门严厉整治医美市场乱象的决心。这些措施旨在通过外在文化环境的改变来疏解容貌焦虑,究其根本,摆脱容貌焦虑更主要在于和自己和解,树立健康的审美观念和自我评价体系,自己的美永远要自己定义。就算所谓“漂亮的皮囊”能获得一时的关注,但绝不会持久。以良好的修养、丰沛的学识、持久的爱好、脚踏实地的努力构筑起的“有趣的灵魂”,才决定了一个人的底蕴和气度,决定了一个人能否生活得有意义、够精彩,能否赢得更多的尊重。(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田可新 实习生 蔡漫漫 报道)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