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20种人生大智慧(读道德经之人生感悟)

#道德经#

《道德经》,是中国古代道家哲学的经典。其内容全面丰富,集天文、地理、军事、政治、经济、道德规范、环境保护、自然规律、社会发展、治国用兵、内政外交、仁义礼仪、名利得失、修身养性、为人处世等众多方面于一体,其思想博大精深。

《道德经》又名《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道德真经》,分为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成《道经》在前,《德经》在后,并分为八十一章。就成书年代来说,《道德经》比《圣经》更加久远,《道德经》也是世界上除了《圣经》以外被翻译最多的经典。

道德经20种人生大智慧(读道德经之人生感悟)(1)

读《道德经》之人生感悟

《道德经》第一章有云: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这两句话作为《道德经》的开篇之言,对于全书有着提纲掣领的重要意义。他以开篇明义的气势,直接道出了思考问题应该采用的正确的思考方式——客观辩证地看待问题。指出了道与非常道,名与非常名,也就是是与否、有与无之间的关系,而这种关系又是可以转化的。

道德经20种人生大智慧(读道德经之人生感悟)(2)

读《道德经》之人生感悟

《道德经》其实质是一部哲学巨著,所以我们看《道德经》的时候,一定要用辩证的方法和眼光去看,不要死记硬背,也不要去硬磕他的字面意思。如果一味地纠结于这几个“道”和“名”的字面意思,反而会落了下乘。所以这里,《道德经》的原文我也不逐字翻译了,但若您对译文有兴趣的话,不妨给我私信。

当我们用哲学的思维去看待这句话,“常道”就是常规的、一般的做法,而“非常道”则是非一般的做事方法,也可以是逆向思维,所谓“非常”肯定是突破了“常”的,所以“非常”也可以理解成突破思维。所以这句话可以这样理解:

一般的“道”,也就是“常道”,会使人处于常规状态,拘泥于现状,容易导致保守、停滞。如果想有所成就,就必须采取“非常道”,从而突破思维定势,从泥淖中突围,出奇制胜。

道德经20种人生大智慧(读道德经之人生感悟)(3)

读《道德经》之人生感悟

而这个时候又要注意,“常道”和“非常道”又是紧密连接,甚至可以互相转化的,所以一定要辩证地去看,什么是“常道”,什么又是“非常道”。不要一味地追求“非常道”因而否定了一切的平常的思维模式,这样反而会舍本逐末,得不偿失,因为“非常道”一定是在“常道”的基础上才发展引申而来的。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这句用来收尾,可以说是点睛之笔。这句话字面意思是,他不是一般的玄妙、深奥,而是玄妙又玄妙、深远又深远,是宇宙天地间万物之奥妙的总门。

可如果就照着这个字面意思来理解,则正好落入了“常道”当中,没有理解到他深层次的哲学含义。这里的玄,不单要按照玄妙来理解,也要按照“玄机”来理解,而所谓“玄机”,则就是“道”,所以从道至玄,由玄入道,转了一圈,经历了非常道、名、非常名、有名、无名,如同一个莫比乌斯环,又回到了开始。

道德经20种人生大智慧(读道德经之人生感悟)(4)

读《道德经》之人生感悟

那么这个“玄之又玄”,这时候我们就可以理解了,其实就是“道”的奥妙和玄机,也就是做事能够成功的方法。

所以我们如果按照《道德经》的哲学思维去思辨,去寻找突破的方向,用“匪夷所思”与“不可思议”的方法去解决我们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那些难题,突破思维定势,或可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果能够学一些逆向思维,突破思维定势,生活中的难题都可迎刃而解了,这时候就可以算是真正领悟了“众妙之门”。

道德经20种人生大智慧(读道德经之人生感悟)(5)

读《道德经》之人生感悟


这里是六道消息,与您一同分享传统文化。欢迎关注我,共同交流,祝您平安喜乐。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