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过度喂养六大表现(别再拼命地让孩子多吃点了)

大家好,我是张女子育儿!

自从有了宝宝后,宝妈们最为关心的,莫过于宝宝的身体健康发育。为了宝宝能够更好的发育,更聪明健康,宝妈们可能从孕期开始,就会通过各种方法,给孩子补充各种营养。虽然宝妈们出发点是好的,但有时候却可能好心办坏事儿

孩子过度喂养六大表现(别再拼命地让孩子多吃点了)(1)

怀孕期间,孕妈各种补,各种大吃大喝,可能会导致孕妈体重直线上升,不仅 影响自身健康,还会增加胎儿成为巨大儿的几率。

即使产后依旧如此,宝妈为了让母乳营养更加丰富,奶水更多,也会吃各种下奶的食物,补充各种营养,从而给宝宝提供营养更为丰富的奶水。

当宝宝开始吃辅食后,宝妈们又会在宝宝的辅食上努力,给宝宝弄各种各样的营养辅食,希望能够更好的帮助宝宝补充营养,促进宝宝身体健康发育。

就这样,从宝妈体重直线上升,到宝宝体重也跟着直线上升,宝妈们还以为这是宝宝身体发育好的表现,殊不知,却可能增加宝宝出现积食、肥胖等问题的几率,最终影响宝宝的健康发育。

孩子过度喂养六大表现(别再拼命地让孩子多吃点了)(2)

过度喂养宝宝的危害有哪些?

宝妈们拼命的让宝宝多吃点,多吸收点营养,虽然出发点是好的,但做法却不可取,可能给宝宝带来诸多的弊端。

增加宝宝肥胖的几率

过度喂养宝宝最为直接的影响,就是导致宝宝体重直线上升,出现肥胖问题。此外,当宝宝体重超标,还会引发一系列其他的问题。不仅影响宝宝的颜值,更是在生活、学习、身体健康发育等方面都会有着诸多的不利影响。

孩子过度喂养六大表现(别再拼命地让孩子多吃点了)(3)

影响孩子身高发育

多多喂养宝宝,容易导致宝宝体重超标,肥胖是身高发育的大敌。并且一般体重超标,过于肥胖的孩子,往往在运动方面就会处于劣势。肥胖的孩子往往都不喜欢运动,这样会进一步影响孩子身高的发育。

影响大脑的健康发育

宝宝长期被过度喂养,宝宝的肠胃就一直处于工作消化状态,这样身体中的血液就会集中于肠胃,从而影响大脑的血液供应,也会进一步影响宝宝大脑的健康发育。

孩子过度喂养六大表现(别再拼命地让孩子多吃点了)(4)

影响宝宝脾胃健康

宝宝经常被过度喂养,吃太多会增加肠胃的消化负担,久而久之,就会影响宝宝脾胃的健康。宝宝还小,脾胃处于发育阶段,护理不好,很容易受伤,宝宝脾胃受损之后,会进一步影响宝宝身体的健康发育。

为什么宝宝这么容易被过度喂养呢?

每一个宝宝都是一个小吃货,对于饮食的诱惑,是很难抵御的。

并且宝宝还小,无法用语言去表达,自控能力又差,这样宝宝在吃饭的时候,很多时候,可能就是父母喂多少,宝宝就吃多少。当宝宝吃的实在是太撑的时候,才会表现出抗拒和不愿意吃饭的情况。

然后当孩子表现出抗拒不愿吃的时候,这个时候孩子已经被过度喂养了,然而却被父母认为这是宝宝吃表吃饱了的表现

孩子过度喂养六大表现(别再拼命地让孩子多吃点了)(5)

我们该如何判断宝宝是否吃饱了,避免宝宝被过度喂养呢?

宝宝吃饱了,一般都会有以下这些表现,只要父母注意观察就能够发现。

吃母乳的宝宝,如何判断宝宝是否吃饱了呢?

当宝宝肚子饿了,在吃奶的时候都会非常急切,吃奶的时候也会大口的吞咽。当宝宝吃奶吃饱后,慢慢的宝宝吃奶就会不那么认真了,吃奶的速度也会变得很慢,甚至是边玩边吃,这其实就说明宝宝已经吃饱了。

吃辅食的宝宝,如何判断宝宝是否吃饱了呢?

对于吃辅食的宝宝,一般来说,开始吃辅食的时候,都会很认真,表现出很感兴趣的样子,并且会大口大口的吃。

但当宝宝吃饱后,就会表现得没那么兴奋和激动,也没那么认真了。吃辅食的速度也会变慢,变得心不在焉,或者边吃边玩,这些都说明宝宝已经吃饱了。

孩子过度喂养六大表现(别再拼命地让孩子多吃点了)(6)

如何更好地避免过度喂养宝宝呢?

为了避免过度喂养宝宝,最好在宝宝1岁半以后,就开始锻炼宝宝独立自主进食的习惯,这样宝宝也才能够更好的判断自己是否吃饱了。

作为父母的我们,不要总是担心孩子吃不饱饿肚子,更不要总是根据自己的惊艳来判断宝宝是否吃饱了,这样往往就容易导致宝宝被过度喂养。

孩子过度喂养六大表现(别再拼命地让孩子多吃点了)(7)

说句心里话

俗话说得好,要想小儿安三分饥与寒!想要孩子身体健康发育的好,并不是说多让宝宝吃饭,强迫孩子吃饭,就能够更好地促进宝宝身体健康发育的。

很多时候保持宝宝吃七八分饱,注意做到营养丰富全面均衡,这样其实更有利于宝宝身体健康发育。#张女子育儿##育儿事务所##养娃踩过的坑##孩子的快乐很简单#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