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走出去你的眼前就是世界(走得出去世界就在眼前)

不走出去你的眼前就是世界(走得出去世界就在眼前)(1)

有一次回农村老家,路过一片房屋废墟,突然想起小武,我拍了一张照片发给他。

小武家原来就住这里,现在只剩下残垣断壁,荒草丛生。

小武看到相片,先是发过来一个难过的表情。旋即回了一句感慨:还好当年走出来了,要不,眼前就是我的世界,还可能代代延续下去。

现在小武一家人已在广州安家,他爱人博士毕业后留在广州一所大学任教。不久前,他们买了第二套房,两个孩子都送到私立学校就读。

小武读书成绩不咋地,不过脑子灵光,胆大心细,不仅赚钱有一套,追女孩子也很有一手。大学毕业前掳走了一位品学兼优、面容俊俏的学妹,也就是他现在的爱人。

两人都不甘于回到各自的家乡,找一份稳定的工作,过着波澜不惊的日子。他俩一毕业就选择到首府打拼,女朋友先进学校里教书,边工作边复习考研。

小武却一门心思去赚钱,哪样赚钱,只要不违法,他都做。卖房、卖汽车、搞演艺、做代理、开公司……他都干过。

后来小武爱人继续攻读博士,毕业后就留在广州工作了。他们把之前的房子卖掉,举家搬了过去。小武目前主要做进口红酒业务和体育赛事票务代理等。虽然累着,但却充实。

小武也不是不热爱自己的家乡,还不时向我打听家乡的消息。但是他说,有想法有能耐还是应该到外面去闯闯,人就活那么一回,不能一辈子就局限在山旮旯里。还开玩笑说,这也是为推进城镇化建设做贡献嘛。

不走出去你的眼前就是世界(走得出去世界就在眼前)(2)

很多年前,我跟朋友小奇到过他的家乡。他们村非常偏远,就在连绵的大山深处,虽只去过一次,但是印象特别深刻。

我们回程的时候,摩托车没油了。推了近两小时的车,才找到地方加油。已累成狗的小奇感慨地说:我一定想办法离开这里!

当时我以为小奇只是发泄一下情绪而已,他本身文化不高,高中毕业就不再读书了,要走出大山,谈何容易!多少人出去打工几年,还不是照样返回老家,结婚生子,种田耕地,代代相传!

但是小奇却不是说说而已,他自学各种生存本领,一路努力打拼,从农村到县城,然后又从三四线城市混到省城,最后挺进了北上广一线城市。

十多年来,他先后做过厨师、货车司机、服务热线主播、电台DJ……承揽过工程,开过农场,学过书法,写过诗词,出过诗歌集,编发散文集……

现在小奇举家在北京工作生活,家境虽还谈不上大富大贵,但是不用蜗居在地下室,也不用挤地铁上下班,过得还算轻松惬意。

走得出去,世界就在眼前,走不出去,眼前就是世界。小奇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并为此付出异于常人的努力,最终能见识并拥抱到更大的世界。

不走出去你的眼前就是世界(走得出去世界就在眼前)(3)

2100多年前,汉武帝刘彻一次次精神出走,都将目光投向了广袤的西域。但他不能亲自前往,他急需一批勇士替他去完成这个宏大的梦想。

一位名叫张骞的宫廷侍卫,正在做着行政事务见习官,但他不甘于一辈子就做一名侍卫,因为平时把眼睛睁得再大,目之所及,也只不过是宫墙院落。他心中有着一个宏阔的世界,于是选择勇敢地走出去。

建元二年(前139年),张骞奉汉武帝之命,率领一百多人出使西域,经过九死一生的考验,打通了汉朝通往西域的南北道路,也就是赫赫有名的丝绸之路,汉武帝以军功封其为博望侯。

张骞不畏艰险,先后两次出使西域,被誉为“第一个睁开眼睛看世界的中国人”、“东方的哥伦布”。正是由于他的报告和记述,汉庭才了解到华夏外部广阔的世界。

200多年后,已年过40的史官班超也不甘于一辈子为官府抄写文书,毅然投笔从戎,随窦固出击北匈奴,又奉命出使西域。在三十一年的时间里,平定了西域五十多个国家,为西域回归、促进民族融合,做出了巨大贡献。

张骞、班超二人不甘于现状的勇敢出走,不仅让自己眼前的世界变得更广阔,也为我们华夏大地进一步扩大了版图。他俩的功绩值得咱们所有中华民族后裔铭记和感恩。

不走出去你的眼前就是世界(走得出去世界就在眼前)(4)

历史上还有一次最著名的“走出去”,那就是刘备三顾茅庐后,请得卧龙诸葛亮出山。

诸葛亮虽自称躬耕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但是,他对自己的未来已有着周密的部署,但要实现心中宏愿,必须要走出去。只是刘备“三顾”之前,他觉得时机还未成熟。

诸葛亮之所以来到南阳种地,正是因为这个地方四通八达,什么消息都能第一时间知晓,可以完全掌握天下的局势。因此即使还未出山,就已有了然于胸的《隆中对》。他跟刘皇叔说,按照这样的部署走下去,势必形成天下三分的局面。

诸葛家族是一个庞大的政治家族,在魏、蜀、吴三国均有诸葛家族的人身居要职,形成了一张巨大的关系网。

与刘备相比,诸葛亮最大的优势在于:刘备只知道中原的情况,再加上诸葛家族的有利条件,他完全有可能帮助完成人生中非常重要的一场布局。因此,两伙计一拍即合,手牵着手一起走出了深山。

从此,刘皇叔不再被别人撵着满世界逃跑,借了荆州,占了益州,直取汉中,拥有了广阔的地盘。公元221年,为了延续汉朝,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

刘备与诸葛亮一直被后世誉为君臣关系的最高典范,刘备也称他们之间的关系是如鱼得水,后世大多数学者也表示赞同。

的确,如果没有诸葛亮,刘备可能一辈子辗转漂泊,寄人篱下,不可能后来三分天下有其一;如果诸葛亮没有遇到刘备,也可能一生躬耕于南阳,不能走出去,也无法施展自己的才华和抱负。

所以,走得出去,世界就在眼前,走不出去,眼前就是世界,这可是天壤之别。

当然,走出去,需要有长远的眼光和足够的勇气,也需要做充分的准备和合适的时机。你做好准备了吗?

走得出去,世界就在眼前;走不出去,眼前就是世界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