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彪和葛优谁厉害(葛优丁克)
文 | -9sky
编辑 | 嘈坊
16年前,“京圈”的很多大佬聚集在北京八宝山。
冯小刚主持葬礼,几经哽咽,张国立戴着黑墨镜,语气沉沉念起了悼词。
张艺谋、葛优、韩红、陶虹徐峥等著名演员出现在现场。
而这一次他们只为“圈中老好人”傅彪而来。
2004年,傅彪被查出肝癌晚期,为了治病,妻子张秋芳为他散尽家财。
原本病情已经得到好转,但只过了一年,傅彪就离开了还未成年的儿子,和最爱的妻子。
为了治病,傅彪还欠下了几百万的借款,无力偿还。
在人人趋利的娱乐圈,落井下石仿佛是常规。
但在傅彪离开后,冯小刚为他还清了借款,张国立夫妻帮助张秋芳创业,如今身价过亿。
而那个还未成年的傅子恩,也被葛优一路帮扶,出国留学、当上了导演。
葛优当了半辈子“丁克”,却是第一次“养儿子”。
但他却很是合格,在傅子恩成年礼时,葛优还特地推掉了所有的安排,跑过去给他过生日,一进门,他就对傅子恩说道:“你妈今天管不了你了,来,跟大爷喝杯酒。”
即便两人如此亲密,但在公众面前,葛优却三缄其口。
而这十分符合他的“老实人设”。
虽然身处于深不见底的娱乐圈,但“老实人、不张扬”两个词却贯穿了葛优的一生。
在其他大腕、大牛,流连五光十色的生活时,葛优却与别人眼中的“丑妻”恩爱如初。
就连从不轻易赞美别人的郭德纲都说:葛优这人不张扬。
而葛优也就是秉持着这个特点,行走娱乐圈多年,还一路走到了“影帝”的位置。
甚至被人说成:这个圈子需要葛优。
在如今“外表”盛行的时代,葛优为何还是“神话”?
而如此性格和样貌的“葛大爷”到底因何驰骋江湖多年的呢?
1
1953年,葛存壮的人生发生了两件大事。
24岁的他从东北电影制片厂调任北京电影制片厂,也就是从那,他遇到了厂里文学部的编辑施文心,一眼误终生。
当时,葛存壮为了追求施文心,在交通不便利的年代,每天走路十几里,去农村见施文心。
用他的话来说,那就是:
“我就追,使劲儿追。”
傻小子一般的葛存壮,用那颗糙实的真心打动了施文心,两年后,两人登记结婚。
结婚不久,施文心就怀孕了。
1957年春天,距离预产期还有两个月,施文心住进了医院,再检查过后医生找到葛存壮,说孕妇身子骨太弱,胎儿又太小,问他想要保大还是保小。
当时葛存壮犯了难,回复道:“两个都要。”
医生接着逼问他,只能选一个。
葛存壮狠狠心说:“保大人。”
两个月一过,施文心被推进了病房,过了一会儿,孩子降生了,母子平安。
葛存壮见到了那个不到五斤的瘦弱男孩,长相皱皱巴巴,满脸褶子,像个小老头,小得可怜。
整个产房的孩子都在哭,就这孩子不哭,没声音。
瘦小的样子让葛存壮的邻居不免忧心:“这么瘦,能活下来吗?”
终于,在施文心的细心呵护下,小男孩不仅活了下来,还非常健康。
到了报户口的时候,葛存壮想起这一年煎熬,决定给孩子取名,单字一个“忧”。
于是,孩子的名就定了:
葛忧。
打小开始,父母由于工作原因,一直没能陪在他的身边,葛优由姥姥一手带大。
也就是从那时开始,葛优成了幼儿园、大院里被欺负的小孩。
别人见到他时,永远耷拉个脑袋,也不开口说话。
但长着长着,葛优变成了大人嘴里的“蔫淘”,明面上不淘气,可总在背地里淘气使坏。
等他长到十多岁时,父亲葛存壮看着他不禁发愁:这孩子,长大了能干什么?
1976年,葛优从北医附属高中毕业,被分配到昌平兴寿公社,又被安排到去队里喂猪,这一喂,就是两年半。
十八岁以前,葛优从没想过自己要干什么。
可在公社喂猪的两年后,葛优颇有心得,喂到后来,葛优开始和猪交流:“你,说你呢,给别人吃一口,你,多吃一点,你看你瘦的。”
1978年,葛优回家准备参加高考,施文心逼着葛优写篇文章,分析影片。
可是葛优半天也没写一个字,最后,他出来一句话,说:
我要当演员。
身居北影大院的葛优,连邻居都是著名演员,一会儿在大荧幕上神采飞扬,一会儿又拿上菜篮子买菜,这让葛优觉得:他们都行,凭啥我不行?
下定决心之后,葛优来到了自己的第一站:北影。
但稀里糊涂的考完之后,葛优迷迷糊糊的回到家,结果没考上。
北影不成,葛优又将目光聚焦到青年艺术剧院。
可是就算葛优在台上表演的十分带感,痛哭流涕,也没能换来老师的通过卡。
第二次被刷之后,葛优又报了实验话剧院,还“托关系”找到了陈佩斯的父亲陈强。
第一次考试是过了,但等到复试的时候,葛优又因接不上搭档的台词,最终战败。
三战三败,被打的落花流水。
无奈之下,葛优又回到公社养猪,但临走前一天晚上,一束光再次照亮了葛优。
邻居告诉葛优:全国总工文工团正在招人。
葛优决定最后一战,而葛存壮这次也下了心血,为儿子精心编排了小品,取名《喂猪》。
虽然名字粗糙,内容粗俗,但考官们都觉得不错。
直到后来葛优还打趣说:“台上无猪,眼中全是猪。”
1978年,21岁的葛优努着劲儿,踏进了演艺圈,但此时的他尚未得知,等待他的将是十年的龙套生涯。
2虽然葛优进了文工团,但却是小透明,只有演配角的份儿,甚至一句台词都没有。
但葛存壮和施文心却是儿子的忠实观众,不管到哪,两人都要跑到台下去看,看完还挑毛病。
尤其是在电影《盛夏和她的未婚夫》里,葛优饰演一个小配角。
演完之后,非但名气没涨,还被父母说:不会演戏。
压力之后,葛优开始掉头发。
1988年,葛优31岁,十年的龙套生涯让他有些疲惫,看着身边纷纷出走文工团的伙伴。
各有决定再忍一忍,万一“见鬼了呢”?
那时,一个名叫米家山的导演,身在峨眉电影制片厂,正在准备《顽主》这部电影。
而葛优这个蔫、瘦、发际线高、苦大仇深的青年,被米家山一眼相中。
在《顽主》上映后,电影一下子拿下了六个金鸡奖提名。
也就是从这时开始,葛优的人生开始风云变幻。
这一年,张艺谋刚拍完《红高粱》,准备拍个时尚的片子,他找来了葛优,让他出演里面的反派头子,戏份很重。
也就是从那时开始,葛优成了“睡觉困难户”,整晚失眠。
那段时间,有个叫小崔的主持人也失眠,两人一见面就聊睡觉的事。
十几年后,小崔不失眠了,将娱乐圈和冯小刚翻了个底儿朝天,彻底将所有人搞得睡不着觉。
但一丝一毫也没沾到葛优身上,用小崔的话来讲:“葛优是个老实人。”
等到葛优演完《顽主》后,原作者王朔对他早有耳闻。
开始执笔《编辑部的故事》,但脑子里想的都是葛优,因为也只有他能演出自己想要的幽默。
用冯小刚的话来讲:够贫。
1991年,王朔带着冯小刚,找到了葛优,邀请他拍摄《编辑部的故事》。
盛情难却之下,葛优应了下来,退了张小敏的《大冲撞》,投进了王朔的怀抱。
1992年,电视剧上映,全国轰动。
而李冬宝和葛优,人尽皆知,这时,葛优明白了:我是著名演员了。
从那时开始,葛优接上了广告,开始在央视滚动播放。
葛优开始向着“影帝”的方向一去不复返。
1992年,葛优主演电影《大撒把》,获得第13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男主角奖;
1993年,主演电影《活着》,获得第47 届戛纳国际电影节最佳男主角奖, 成为首位获此殊荣的华人演员。
几部电影大获成功,让葛优成了电影票房的支点。
可最牛的“葛大爷”也遭遇了马失前蹄的时刻。
31996年,葛优信心满满接了电视剧《寇老西儿》,不仅牺牲了色相,还被观众评选评成当年最差男演员。
葛优每次采访说到这部戏,都自认演砸了。
但他也安慰自己:“好像这圈里还没有谁没失败过。”
在挫折之后,1997年,葛优等来了冯小刚的《甲方乙方》,开启了贺岁档的风潮。
从1998年到2014年,从《不见不散》到《一步之遥》,只要有葛优在,那就是贺岁档最大的看点。
葛优成了活招牌,成了第五代导演的“宝贝”。
就连观众也亲切的叫他一声“葛大爷”。
而这声尊称,不仅仅是对他演技的赞赏,更多的却是对他人品的赞扬。
在其他不良同行火了、有钱了、飘了,开始换发妻、灯红酒绿时。
葛优却一直守在贺聪的身边,在两人结婚二十周年时,他将自己多年攒下的积蓄买了一套价值千万的豪宅和不菲的房车,送给了贺聪。
什么叫惊喜?这就叫惊喜。
同时,葛优又说:我们在没成名的时候同甘共苦,我干不出再婚换人的事儿。
就这样,葛大爷陪着贺女士走过了几十年的风风雨雨。
而葛优也从无名小辈坐上了华人影帝的宝座。
但成名后,葛优从不标榜自己是“艺术家”,他给自己定了一个标准,就是戏子。
用作品取悦观众就是他认为最要紧的事。
但戏剧之外,葛优又与观众媒体保持距离,开始享受自己的生活。
曾经也有综艺邀请他,但都被葛优一一拒绝。
因为他始终认为:自己没有资格去评价后生的才华。
而观众似乎也早已熟悉了这样的葛优:冷面热心,反应慢半拍,心里特明白。
从戏内到戏外,葛优的谦虚劲儿十分惹眼。
在剧组,他常为导演和剧组分忧,在粉丝面前,葛优又成了被拍脑袋不怒反乐的“傻光头”。
他常说:“可能人家也是高兴,拍你一下,人家或许就有幸福感了。”
在娱乐圈行走江湖的人,夺名逐利常有,但艺德不常有。
恰好这个圈子里走出了这样一个人:
孝顺父母、尊敬朋友、爱护妻子、遵规守礼。
如今已经64岁的葛优变成了真正的“葛大爷”。
他的演艺之路也已走过三十余年,一路辉煌却又平凡,因为他的一生奉献给了事业,而他的事业仅仅只是演员。
他曾说:以前觉得如果时光倒流,我愿意回到刚出名的阶段。
那时候是上山,一切都是未知数。
但现在,我觉得,没走到头的时候是最好的。
一个人用一生,演出了别人,活出了自己。
而观众的眼睛和心灵,需要葛优。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