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的写作课(高中学习阅读写作主题)

很多学生写议论文时,好不容易找到思路和观点

又发现缺乏必要的素材积累,没有例子,不会例证,无法自圆其说

一个比较高效的方法是,整理阅读写作主题 ,深入理解一位作家

既练了作文,又学习了阅读

以张爱玲为例

张爱玲的写作课(高中学习阅读写作主题)(1)

材料:当今社会有一种“张爱玲现象”:被研究的张爱玲,被赞美的张爱玲,离奇的身世,惊世骇俗的爱情,优雅的姿态……她的故事会一直流传下去。但是她的作品与创作,在各种热闹的解读与考证的语境中,时常只是作为辅佐轶闻和谈资的边角料,很少人借由她本真的创作,拂去萦绕在她身上种种的谜团与微尘,来洞见张爱玲才华与思想真正发光的那部分。

抓类型

现象类 观点类

关键词

张爱玲现象

抓矛盾

为人津津乐道的个人故事VS备受冷落的才华和思想

抓内涵

消费主义陷阱下的文学思想危机(消费名人)

抓思辨

作家的生平轶事并非一无是处,仍然可以用以增进对作家的了解

亮观点

《洞见真正的光芒》《回归作品 尊重才华》

思路梳理

1、引材料:

现象引:不关注陆游“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血诚,而关注陆游和唐婉的凄凄爱情;未曾深入感知《再别康桥》的挚爱,热衷于谈论徐志摩和林徽因的暧昧……

事例引:颇有名气的白落梅曾写过《因为懂得 所以慈悲》来记述张爱玲的一生,却只字未提其作品,本末倒置,以她的爱情故事为卖点。

2、析材料:

以退为进(如果是普通大众对八卦感兴趣无可厚非,如果是研究者就不能止于这里)

3、归因:为何会出现张爱玲现象?

(1) 八卦、猎奇的心理,个人内心的窥探欲望作祟。

(2) 浮躁肤浅的社会风气影响下,人们欠缺思考的深度,懒于深入了解作品。

(3) 名人消费化,博眼球的内容更加能带来流量,拥有市场。

(4) 信息碎片化,碎片化的阅读往往会以偏概全。

(5) 文化娱乐化,娱乐至死的态度成为了主流,人们相比于严肃的作品更关注娱乐的八卦。

(6) 学术市场化,知识开始追求喧哗与骚动,逐利而生。

4、张爱玲现象带来的弊端:

(1) 浮躁之心会使我们丧失欣赏超标准思想深度的耐心与功力,错失真正的深刻思想。

(2) 导致之后的文学作品的内涵缺失与思想干涸,消费主义和拜金主义泛滥。

(3) 久而久之会引起大众文化鉴赏能力的下降,造成公民文化素养的落后。

(4) 对于作家本人来说,这是一种不尊重的态度,会带来深切的悲哀。

(5) 使得学术圈变得不纯粹,学术就此走上了讨好大众之路,缺乏深入钻研的态度。

5、思辨:张爱玲的轶事没有丝毫价值吗?

(1) 轶事让她走进更多人的视野,让更多人了解。

(2) 可以帮助受众解读作家的作品。

6、二者的关系:不可分割

1)知人论世,他们的文字、思想,生活经历是写作的原材料,会影响他们的创作,对于轶事的关注是必要的。

2)经由轶事而深入研究才华和思想,是研究的一条路径

7、如何做?

(1) 静下心解读作品中体现的深刻精神,尊重作家的作品。

(2) 适当了解作家的生平事迹,用来辅助深入解读创作背景。

(3) 让学术在浮躁的时代中扎根于严肃的思考中,不一味迎合大众。

考场写作失误点

1. 论述肤浅:围绕材料,文章将“张爱玲现象”概述了一遍,并未进行深入的原因分析或简单停留在表层的关键词分析上。

2. 游离材料:分论点并未从材料中分析得出,只是贴标签式地提出分论点(如现代人精神家园的缺失、学术研究的敷衍态度等)。

3. 脱离材料:从材料中得出一个“词”或“短语”(如“透过现象看本质”、“舍本逐末”),然后脱离材料,只论述这个“词”或“短语”。

思维导图

张爱玲的写作课(高中学习阅读写作主题)(2)

张爱玲的写作课(高中学习阅读写作主题)(3)

七宝范文

01倾城之“才”

很多人知道张爱玲,那个在上海滩以《倾城之恋》家喻户晓的才女,与汉奸胡兰成凄迷纠缠惊世骇俗的爱情,成为之后多少代人的慨叹与惋惜。也有很多人不知道张爱玲,不知道她一人登上远洋轮船,穷困潦倒,陨落于大洋彼岸陌生冰冷的土地上。

张爱玲一直以一个荒诞的“传奇”形象活跃在文坛上,书店里、书展上,她的作品,都绕不开上世纪的种种纠葛,掩盖了其惊世的才华与思想。

人们对于名人轶闻的狂热追求,湮没了多少个张爱玲,又错过了多少个张爱玲。我们扒住鲁迅不放,总要将她和萧红联系起来,捆绑发挥;又有多少学者远赴斯特拉特福,考证莎翁的身世之谜。人们奔波忙碌于各类考证和解读中,自以为很了解这些名人大亨,试问,有多少人读懂了鲁迅《再论雷峰塔的倒掉》中“奴才式破坏”的心理,又有多少人眼中映射出一千个哈姆雷特。这个喧宾夺主的年代,我们都被光怪陆离的花边轶闻蒙蔽了双眼,看不见灵魂深处发光闪烁的曼珠沙华。

时代的特征铸就了“张爱玲悲剧”,网络媒体的传播与舆论渠道的宣传,娱乐八卦铺天盖地。人们选择了最为暴力原始的手段“拉近”了与名人之间的距离,以为掌握了八卦就汲取了思想精华,这不过是猎奇心理作祟、自欺欺人的幌子罢了。

再者,浮躁之心使我们丧失了欣赏超标准思想深度的耐心与功力。梁晓声曾指出,大众青年的审美情趣已成为一道“奶油风景”,青年们沉不住气,对待文化,他们只关心那些斑驳的轶闻,并以此作为谈资,津津乐道。是啊,如果群众没有成熟的心智和足够的内涵,又何以慧眼识珠,拂去尘埃和污垢,洞见那真正发光的部分呢。

这是一场注定的“文化疟疾”,张爱玲现象不过是媒体社会中人们缺乏内涵的缩影。解读、考据的学者专家有多大的错?研究红学的学者何不想将其中的反叛与风雅“通之于人众”?可是群众没有相适应的食欲和消化系统,他们更关心的是林黛玉的原型究竟是不是曹雪芹的妻子——那个野史中刺杀雍正的吕四娘。

张爱玲现象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唯有提升自我素养,改变浮躁生活作风才能为她的“才女”称号正名,洞见她作品中的呼吸与魂魄。

我仿佛看见,张爱玲撑着油纸伞,在《倾城之恋》那个冷酷迷濛的雨季里,倔强地穿着一身旗袍,不顾身旁身着洋装侧目的女伴,顽强地抵御着半个多世纪以来萦绕于身的非议与洪流。她是蓝色贵族,身负倾城之才。

02洞见真正的光芒

人们关注张爱玲出众的外貌身世,关注她惊世骇俗的爱情,却鲜少有人研读她的作品。然而唯有深入到她的作品中去,才能稍许领悟她高远的精神世界,洞见人性真正的光芒。

“张爱玲现象”源于社会大众浮于事物表面的肤浅思想与拒绝深入思考的浮躁心态。比起沉闷厚重的书本文字,这位民国第一才女的八卦更能吸引人们的注意力。因为无需费时费力的耐心解读,人们便能参与“文学考证”,满足对美貌,血统,爱情和命运的幻想,满足人们渴望变得高雅出众的深层虚荣心。然而,这种将文学巨匠当成偶像来消费的行为却沉沦于低俗,忽视了他们最为可贵的文学成就与人格魅力。媒体与学者为了顺应市场需求,提供更多热点人物的生平考证,加剧了“张爱玲现象”的泛滥,带来了几大恶果。

“张爱玲现象”的大规模泛滥,必将导致文学作品的内涵缺失与思想干涸。张爱玲冠绝一时的文字功力无人惊叹,她作为女性的独立意识的觉醒无人觉察,她冷眼洞明世事的达观与睿智更无人剖析,无人赞赏,反倒是美貌与情史是她成为了焦点。这无疑给了文学创作者们一锤重击——无论在文学领域达到多高造诣,都还不如精心包装的一个偶像形象。长此以往,谁还愿意一字一句地斟酌文章,去发掘文学震撼人心的美?谁还愿意将毕生所学所感倾注到文字当中,将思想的火种传递给更多迷途的羔羊?谁还愿意将文化事业奉为信仰,担负起反思社会问题与人性本质的重任?

同时,“张爱玲现象”的蔓延引起了大众文化鉴赏能力的下降,造成了公民文化素养的落后。人们会去好奇曹雪芹的族谱身世,而不愿细嚼慢咽地品读红楼,领略悲凉彻骨的世事兴衰;人们会为杨绛逝世而刷爆朋友圈,而不去观看钱杨夫妇翻译的、创作的累累著作,感悟他们在苦难年代中坚守文化价值的伟大胸怀。随着文化氛围的变质,人们变得根本无法分辨文艺作品的深浅优劣,无法明了作品中思想的价值和重量,无法从中真正得到心灵的滋养。脱离了书本中的养分,便将失去文化浸润与精神滋养,胸中脑中空空如也,使整个社会愈加空洞肤浅,丧失精神根基与发展活力。

“张爱玲现象”确实鼓励了更多人参与文学欣赏与文学解读,却以一种病态畸形的方式磨灭了文化真正的价值。为了洞见那照亮黑暗,指引未来的光芒,人们必须走回到作品中去,探寻其中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与璀璨耀眼的精神力量。

03只见其表,未入其里

我们可能都知道一代才女张爱玲的故事,她的爱情、她的身世、她的姿态……但她的才气、她的文字、她的见解,我们却知之甚少。这种只见其表,未如其里的态度,是对她盛名的最大亵渎和不敬。

会产生“张爱玲现象”,是因为大众对这些才华横溢的名人并非从心底里认同,而只是人云亦云。众人都说张爱玲是有才气的,那边是有才气的。毕竟,在日常的与人闲谈中,只知她的身世坎坷和几部代表作便足够了。谁又会在浅薄的谈话中细谈她文字的精妙之处呢?浅层次的需求也就导致了浅层次的了解,若非出自热切的喜欢,那便知道普遍评价就可。人们的心理就是如此,只需要知道《半生缘》《小团圆》是代表作,《红楼梦魇》是《红楼梦》的书评已是够用,谁会去细读体会语言中朦胧隔纱的质感,那细腻二字并非浪得虚名?谁会去细细分辨她对红楼梦独到的见解?在功利主义盛行的社会,这都显得太浪费时间。但是,没有真正的阅读就不可能有深切的体会和喜欢。当我们只记住了曾经给张爱玲贴上的标签时,那张爱玲作为一个独特的张爱玲也显得没有意义了。我们只有真正进入她的文字,触发鲜活的情感,打心底里认同她,才是对她的尊重。

而把如张爱玲般的文学大家作为消费品,是更大的悲哀与不幸。市面上有不计其数的人物传记,作者们往往更加关注他们的生活私事而非作品。像张爱玲这样富有传奇色彩的女子,更是成为女性情感类读物里的常客。如颇有名气的白落梅曾写过《因为懂得,所以慈悲》来记述张爱玲的一生,多有悲叹伤情的语句,但对张的作品却只字未析。这样的本末倒置,以她的名气,她的爱情故事为卖点,使得一代才女也成为了快消书籍的牺牲品。人们亦喜欢在社交媒体上摘写大家作品文段。前段时间杨绛先生过世时,涌起的全民转发《我们仨》中名句的热潮,便反映了人们渴望通过借用名家之言的方式抒发情感或表现自己的心理。人们却在一场轰轰烈烈的表演过后再也不去翻阅大师的经典,买来也束之高阁。《洗澡》中微妙的嘲讽,《走在人生边上》中无尽的思考,《我们仨》读着便要落泪的深情,在人们碎片化的阅读中被弃置,只留下一两句所谓名言供人消遣。何其可悲!

文学大家们的不凡来自于他们的文字、他们的思想,生活经历可能是他们写作的原材料,却不是他们留给我们的全部财富。那些逸闻轶事,不应当成为他们的唯一标签;那些或柔或刚的文字下的丰富内心,才是真正值得我们静下心深入研读的。

入其里,方知其才思之奇绝。走入他们的内心吧,那不仅是对他们的莫大尊重,更会在深入的阅读中,使自己灵魂得以升华。

04扫却纷繁花满径

张爱玲因离奇的轶事常被引为谈资。此类轶事的考证与解读如乱花纷繁,渐欲迷眼,遮蔽了他们真实的创作。然而,乱花为何得以满径?公众缘何只见浮华星影、不见皎洁的月光?

在这信息巨量膨胀的时代,对名人作品的历史地位和学术高度一知半解的民众肆意追求隐秘情感的刺激。他们在满足自身“窥伺癖”同时,他们理所当然地消费名人来满足内心的虚荣。多少“跟风”痛骂林徽因“在情感关系中纠缠不清”的人将自己的私情中的狭隘与嫉妒投射至这位才女身上,多少揣度杨绛情感生活的人将这位低调的老人物化为自己对“知识分子与冰美人”的客体幻想。

消费名人的恶果便是开启了“娱乐至死”的时代,而这终将演变为庸俗化的浮躁心态,甚至消解了名人和其作品的尊重。当辛弃疾被讥讽为“没国队长”,当苏轼与姬妾的韵事成为人们唯一了解苏轼的渠道,现代社会中辛、苏词作的豪情和血性还能剩几分?当类似于“历史轶闻“等以名人为主角的公众号盛行时,《傲慢与偏见》中人情八卦下的辛辣讽刺怎能在社会反聩振聋?一切的优秀作品都可被拆解为茶余谈资的话,那么作家的思想力量何在?

此外,如今学术氛围的异化亦助长了这般不正之风。鲁迅与萧红的暧昧成为研究题材,曹雪芹与脂砚斋的绯闻被写进论文,学术与媒体、与资本的结合使知识开始追求喧哗与骚动,逐利而生。当知识分子抛弃了“为天地立心”的坚守,走向讨好大众的路径,这样的学术氛围是国家与时代的悲哀。当跨越时空的伟大灵魂逐渐萎靡;当才华与思想的力量在功利的世界深谭中难以发声;当乱花飞舞,作家的真才实学被浮华飞花所彻底淹没时,索尔仁尼琴的担忧即成为现实——时代繁花似锦,却无轴立心,价值的重构已然不在,而人类终将毁于己所深爱。

因此,扫却纷繁花满径,让我们溯流而上,拨开私人的体验、情感的宣泄、娱乐庸俗和大众狂欢的迷雾,静听那些作家真正的哲思;让我们放下道听途说的花边新闻,捧起真正代表作家思想的作品,从他们留给这个世界的瑰宝中汲取养分,洞见其创作本真。

扫却纷繁花满径,当学术正本清源,当娱乐收敛喧嚣,当广大民众需静下心来思考时。那些被涂抹、被消解、被消费的作家形象才能再度清晰,朗月才能重现光明。也唯见如此,文学、艺术、历史的哲思,知识分子的呐喊,方能再度成为这个时代的最强音。

阅读中的张爱玲

例1 读张爱玲

贾平凹

先读的散文,一本《流言》,一本《张看》,天下的文章谁敢这样起名,又能起出这样的名,恐怕只有这个张爱玲。女人的散文现在是极其的多,细细密密的碎步儿如戏台上的旦角,性急的人看不得,喜欢的又有一般只看颜色的看客,噢儿噢儿叫好,且不论了那些油头粉面,单是正经的角儿,秦香莲、白素贞、七仙女……哪一个又能比得上崔莺莺?张的散文短可以不足几百字,长则万言,你难以揣度她的那些怪念头从哪儿来的,连续性的感觉不停地闪,组成了石片在水里一连串地飘过去,溅一连串的水花。一些很著名的散文家,也是这般贯通了天地,看似胡乱说,其实骨子里尽是道教的写法——散文家到了大家,往往文体不纯而类似杂说——但大多如在晴朗的日子,窗明几净,一边茗茶一边瞧着外边;总是隔了一层,有学者气或佛道气。张是一个俗女子的心性和口气,嘟嘟嘟地唠叨不已,又风趣,又刻薄,要离开又召听,是会说是非的狐子。看了张的散文,就寻张的小说,但到处寻不着,那一年到香港,什么书也没买,只买了她的几本,先看过一个长篇,有些失望,待看到《倾城之恋》《金锁记》《沉香屑》那一系列,中她的毒已经日深。——世上的毒品不一定就是鸦片,茶是毒品,酒是毒品,大凡嗜好上瘾的东西都是毒品。张的性情和素质,离我很远,明明知道读她只乱我心,但偏是要读。古今中外的一些大作家,有的人的作品读多了,可以探出其思维规律,循法可学,有的则不能,这就是真正的天才。张的天才是发展的最好者之一。我往往读她的一部书,读完了如逛大的园子,弄不清了哪儿进门的,又如何穿径过桥走到这里;又像是醒来回忆梦,一部分清楚,一部分无法理会,杨老师 152 1688 0346恍恍惚惚。她明显地有曹雪芹的才情,又有现今人的思考,就和曹氏有了距离,她没有曹氏的气势,浑淳也不及沈从文,但她的作品的切入角度、行文的诡谲以及弥漫的一层神气,又是旁人无以类比的。

天才的长处特长、短处极短,孔雀开屏最美丽的时候也暴露了屁股,何况张是个执著的人。时下的人,尤其是也稍耍弄些文的人,已经有了毛病,读作品不是侵淫作品,不是学人家的精华,启迪自家的智慧,而是卖石灰就见不得卖面粉,还没看原著,只听别人说着好了,就来气,带气入读,就只有横桃鼻子竖挑眼,这无损于天才,却害了自家。张的书是可以收藏了长读的……

《西厢记》上说:“不会相思,学会相思,说害相思,就害相思!”《西厢记》上又说:“好思量,不量思,怎么思量?”嗨,与张爱玲同活在一个世上,也是幸运,有她的书读,这就够了。

(1)张爱玲散文的特点是什么?(每项不超过4个字)

A.思想:_________________

B.文体:_________________

C.语言:_________________

(2)“天才的长处特长、短处极短”,张爱玲的小说的长处和短处各是什么?

长处是:_______________

短处是:_______________

2.本文运用了不少比喻,揣摩这些比喻,回答下面问题。

(1)第一段说“细细密密的碎步儿如戏台上的旦角”,“哪一个又能比得上崔莺莺”,这两句加点的词在文中分别指什么?

“戏台上的旦角”指:_________________

“崔莺莺”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哪一语句与第三段中“卖石灰就见不得卖面粉”这个比喻意思相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尾部分引用了《西厢记》的“不会相思,学会相思,说害相思,就害相思”,结合文章分析作者引用这句话要表达的是什么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理解,正确的两项是( )

A.第一段中“油头粉面”指的是低劣的散文作品,第三段中“耍弄些文的人”指的是带偏见的狭隘的文艺批评家。

B.张爱玲的散文,性急的人看不得:读她的散文,感觉如同在晴朗的日子,窗明几净,一边茗茶,一边看风景。

C.张爱玲尽管是天才作家,才情可敌曹雪芹,但浑淳不及沈从文,因而引起别人的非议和抨击。

D.一些大作家的作品读多了也能模仿,因此要探出其规律;张爱玲的作品则不能模仿,因为她反映的生活离我们很近。

E.“读张爱玲”这个题目含有两重意思,既指读张爱玲的作品,又指读出了张爱玲的个性与才华。

【答案】

1.(1)思想:独特

    文体:不纯

    语言:风趣(意对即可)

(2)长处:作品的切入角度,行文的诡谲以及弥漫的一层神气,旁人无以类比。

   短处:没有曹氏的气势,浑淳也不及沈从文。

2.(1)“戏台上的旦角”指:女性文章 

“崔莺莺”指:张爱玲散文

(2)横挑鼻子竖挑眼(或:只要听着别人说好了,就来气)

3.张爱玲是一个个性独特、才气如云的作家,读她的作品如同相思一样,起初不懂,随后了解,继而迷恋。

4.AE

例2 牛

张爱玲

禄兴衔着旱烟管,叉着腰站在门口。雨才停, 屋顶上的湿茅草亮晶晶地在滴水;地下,高高低低的黄泥潭子,汪着绿水。水心里疏疏几根狗尾草,随着水涡,轻轻摇着浅栗色的穗子。迎面吹来的风,仍然是冰凉地从鼻尖擦过,不过似乎比冬天多了一点青草香。

禄兴在板门上磕了磕烟灰, 紧了一紧束腰的带子, 向牛栏走去。在那边,初晴的稀薄的太阳穿过栅栏,在泥地上匀铺着长方形的影和光,两只瘦怯怯的小黄鸡抖着粘湿的翅膀,走来走去啄食吃。牛栏里面,积灰尘的空水槽寂寞地躺着, 上面铺了一层纸,晒着干菜。角落里, 干草屑还存在。栅栏有一面磨擦得发白,那是从前牛吃饱了草颈项发痒时磨的。禄兴轻轻地把手放在磨坏的栅栏上,一缕辛酸慢慢堵住咽喉, 泪水泛满了眼睛。

不知道什么时候起,禄兴娘子已经立在他身后,杨老师 152 1688 0346 也直瞪瞪望着空的牛栏, 头发被风吹得稀乱,下巴颏微微发抖, 泪珠在眼里乱转。他不响,她也不响, 然而各人心里的话大家看得雪亮。瘦怯怯的小鸡在狗尾草窝里簌簌踏过,四下里静得很。

“到底打定主意怎样?”她兜起蓝围裙来揩眼。

“……不怎样。”

“眼见要立春了, 家家牵了牛上田,我们的牛呢?”

“明天我找蒋天贵去。”

“天贵娘子当众说过的,要借牛, 先付租钱。”

他垂下眼,弯腰把小鸡捉在手中,“不, 不!”她激动地喊着,已领会到他无言的暗示了,用惊惶和恳求的眼色看着他,“这一次我无论如何不答应,先是我那牛活活给人牵去, 又是银簪子,又轮到小鸡了! 我问你, 小鸡是谁忍冻忍饿省下钱来买的?”她把蓝围裙蒙着脸哭了起来。

“闹着借牛的是你, 舍不得鸡的也是你!”禄兴背过脸去吸烟。到底借牛是正事, 不耕田,难道活等饿死吗? 她懂得的。

黄黄的月亮斜挂在茅屋烟囱口上,把湿茅草照成一片清冷的白色, 烟囱上正蓬蓬地冒着炊烟,熏得月色迷迷蒙蒙, 鸡已经关进笼里,低低地、咯咯地叫着。

后天早上,鸡没有叫, 禄兴娘子起身把灶上点了火,禄兴跟着起身, 吃了一顿热气蓬蓬的煨南瓜,把红布缚了几只鸡的脚, 倒提在手里,兴兴头头向蒋家走去。

黎明的天上才漏出美丽的雨过天青色, 树枝才喷绿芽, 露珠亮晶晶地, 一个个牵了牛扛了锄头的农人唱着歌经过它们。蒋家的牛是一只雄伟漂亮的黑水牛, 温柔的大眼睛在两只壮健的牛角的阴影下斜瞟着陌生的禄兴, 在禄兴的眼里, 它是一个极尊贵的王子, 值得牺牲十只鸡,虽然它颈项上的皮被轭圈磨得稀烂。他俨然感到自己是王子的护卫统领,一种新的喜悦和骄傲充塞了他的心,一路上高声吹着口哨。

到目的地时,放牛的孩子再三叮咛他, 又立在一边监视他为牛架上犁耙, 然后离开。他开始赶牛,然而, 牛似乎有意开玩笑,才走了三步便身子一沉, 伏在地上不肯起来, 任凭他用尽了种种手段,只在那粗牛角的阴影下狡猾地斜睨着他。太阳光热热地照在他棉袄上,他浑身都出了汗。远处的田埂上, 农人顺利地赶着牛,唱着歌, 在他的焦躁的心头掠过时,都带有一种讥嘲的滋味。

“杂种畜牲! 单单欺负你老子!”他焦躁地骂, 刷地抽了它一鞭子。“你——你杂种的畜牲,还敢欺负你老子不敢?”

牛的瞳仁突然放大了,翻着眼望他, 鼻孔涨大了, 嘘嘘地吐着气, 慢慢地、 威严地站了起来,禄兴迅速地嗅着了空气中的危机。一种剧烈的恐怖的阴影突然落到他的心头, 他一斜身躲过那两只向他冲来的巨角, 很快地躺下地去和身一滚, 骨碌碌直滚下斜坡的田陇去。一面滚,一面听见那涨大的牛鼻孔里咻咻的喘息声, 觉得那一双狰狞的大眼睛越逼越近,越近越大——和车轮一样大, 后来他觉得一阵刀刺似的剧痛, 又咸又腥的血流进口腔里去——他失去了知觉,耳边似乎远远地听见牛的咻咻声和众人的喧嚷声。

又是一个黄昏的时候,禄兴娘子披麻戴孝, 送着一个两人抬的黑棺材出门。她再三把脸贴在冰凉的棺材板上,用她披散的乱发揉擦着半干的封漆。那柔驯的棕色大眼睛里面塞满了眼泪;她用打颤的声音说:“先是……先是我那牛活活给牵走了……银簪子……陪嫁的亮晶晶的银簪子……接着是我的鸡……还有你……还有你也给人抬去了……”她哭得打噎——她觉得一生中遇到的可恋的东西都长了翅膀在凉润的晚风中渐渐地飞去。

黄黄的月亮斜挂在烟囱, 被炊烟薰得迷迷镑镑, 牵牛花在乱坟堆里张开粉紫的小喇叭,狗尾草簌簌地摇着栗色的穗子。展开在禄兴娘子前面的是漫漫的长夜——缺少了吱吱咯咯的鸡声和禄兴的高大的在灯前晃来晃去的影子的晚上,该是多么寂寞的晚上呵!

(有删改)

5.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___________(5分)

A.这篇小说用侧面描写的手法暗示禄兴家以前有过牛,展示出禄兴家没有了牛后的贫困窘迫,也为后文禄兴去借牛做了铺垫。

B.小说很注重细节描写,禄兴在空空的牛栏里,“抚摸着粗糙的木头,鼻梁上一缕辛酸味慢慢向上爬”,表现了禄兴对已经被牵走的牛的深厚感情。

C.禄兴娘子的形象很饱满。她勤劳坚忍,与丈夫辛苦持家,却过着极为艰难的生活,无法摆脱悲惨的命运。

D.禄兴虽然对蒋家的牛很是喜欢,以为“它是一个极尊贵的王子”,但终因它不是自家的牛而鞭打、激怒了它,导致悲剧的发生。

E.小说使用了留白艺术,比如对于禄兴死亡的具体场景,作品没有做一点点的描绘,却能让人联想起当时的血腥画面。

6.小说开篇写雨后的景色,真实细腻,请结合文本内容谈谈这段景物描写的作用。(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小说为什么一再提及农人牵牛唱歌的情景?请分析作者这样写的用意。(6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有人说,张爱玲的小说充满了悲凉意味,这篇小说的最后一段,就调出了浓浓的悲凉味;也有人说,结尾一段是画蛇添足,可以删去。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8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5.答A给3分,答C给2分,答B给1分;答D、E不给分。(解析: D项,“但终因它不是自家的牛而鞭打、激怒了它”有误。E项,“作品中对禄兴死亡的场景有具体的描绘。B项,不十分准确,除了表现禄兴对牛的感情外,还有他对生活困窘的忧虑等。)

6.①勾勒出雨后凄冷、悲凉的画面,渲染烘托人物内心的痛苦;(2分)②暗示春雨后即将耕种,为下文禄兴去借牛做铺垫;(2分)③为人物活动提供特定的背景空间。(2分)

7.①春雨后农人唱歌,表现人们对生活充满希望;(2分)②用农人唱歌来侧面表现禄兴借到牛后的畅快心情;(2分)③推动情节发展,农人的歌声让禄兴变得焦躁,进而引发悲剧。(2分)

8.观点一:小说的结尾深化了悲凉的主题。(2分)

①通过景物的凄清悲凉之色,体现禄兴娘子在丈夫死后的悲凉心境;(2分)②交代禄兴娘子今后人生的凄惨;(2分)③将景物的不变和人事的变对照,让人更能体味出禄兴娘子的命运悲苦。(2分)

观点二:结尾一段对于悲凉主题作用不大,可以删去。(2分)

①禄兴娘子在丈夫死后,感觉一切可恋的东西都飞走了,不用结尾就已经暗示出主人公的悲惨命运;(2分)②结尾一段写景,在前文已经多次出现,没必要重复;(2分)③删去结尾一段,使小说的主题表达更含蓄。(2分)

人物梳理

张爱玲

1)人物简介

张爱玲,出生于上海市静安区,中国现代作家。1932年,在法国首次发表短篇小说《不幸的她》,1946年应桑弧邀请编写电视剧本《不了情》《太太万岁》,1947年发表小说《华丽缘》《多少恨》。其作品主要有小说、散文、电影剧本及文学论著,她的书信也被人作为著作的一部分加以研究。张爱玲的文字风格有趣,小说语言更纯粹,她的《金锁记》是“中国从古以来最伟大的中篇小说”。

2)人物评价

她是青花瓷上的浓淡转笔,是曲调里的抑扬顿挫,点点滴滴都是才情,清冷的幽光,暗藏一生辗转几多忧伤。终其一生,横空出世的来,旁若无人的活,听天由命的走。她,就是民国奇女子张爱玲,她笔下的灵魂、文字中的孤傲、跌宕起伏的人生轨迹,给我们留下了无限的遐想与余味。

张爱玲的写作课(高中学习阅读写作主题)(4)

经典语录

#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上面爬满了蚤子。——《天才梦》

对于张爱玲来说,家或许是“一袭爬满了蚤子的华丽的袍”。

1920年9月30日,张爱玲出生在上海公共租界西区麦根路一幢没落贵族的府邸。这里便是张爱玲的第一个家。

与张爱玲同时代的作家,没有谁的家世比她更显赫。祖父张佩纶,光绪年间官至都察院左副都御史,是“清流党”的主要人物;祖母李菊耦是李鸿章的女儿。张爱玲生母黄素琼(又名黄逸梵)则是首任长江水师提督黄翼升的孙女,后母孙用蕃是曾任北洋政府国务总理的孙宝琦之女。清末显赫的几大姓氏都与张爱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然而,在这个大家族中,却上演了一幕幕活生生的世事变迁、聚散离合。不幸的童年给张爱玲留下了深刻的烙印。

张爱玲的写作课(高中学习阅读写作主题)(5)

#说好永远的,不知怎么就散了。最后自己想来想去,竟然也搞不清楚当初是什么原因把彼此分开的。然后,你忽然醒悟,感情原来是这么脆弱的。经得起风雨,却经不起平凡;风雨同船,晴天便各自散了。——《一别一辈子》

一桩不幸的婚姻,没有人受益,每位都会受伤,而最大的受伤者便是子女。来自于父母这两条支流的痛苦,到子女这里便汇聚在一起。这种痛苦的汇聚使得子女们不能如正常人一样看待人生。连思考的角度也是悲伤的。

张爱玲的父母在结婚时曾是一对人人称羡的金童玉女。有钱有闲,有儿有女。有汽车,有司机,有佣人,张爱玲和弟弟还都有专属的保姆。那时张家的日子是非常风光的。然而婚后不久,张爱玲的父亲张志沂开始花天酒地。嫖妓,养姨太太,赌钱,吸大烟,一步步堕落下去。受过五四运动和新文化影响的黄素琼无法忍受丈夫的纨绔作风,离家出走以示抗议——名义上好听一点,是说出国留学。

后来,张志沂再婚,后母孙用蕃进门。孙用蕃与张志沂都有抽大烟的癖好,进门后不仅抓紧日常开支,还一再鼓动张志沂搬到位于泰兴路和泰安路转角的大别墅里。在这里,张爱玲与父亲之间的和平被打破。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17岁的张爱玲向父亲提出出国留学的想法,结果惹得父亲暴怒。淞沪战场的炮火,家中的争吵,令张爱玲惊扰难眠,就跑去与母亲同住,这在父亲看来是一种明显的背叛。有一次,张爱玲擅自到生母家住了几天,回来竟遭到继母的责打,然而继母诬陷张爱玲打她,父亲发疯似的毒打张爱玲,“我觉得我的头偏到这一边,又偏到那一边,无数次,耳朵也震聋了。我坐在地下,躺在地下了,他还揪住我的头发一阵踢”。然后父亲把张爱玲关在一间空屋里好几个月,由巡警看管,得了严重痢疾,父亲也不给她请医生,不给买药,一直病了半年,差点死了。她想,“死了就在园子里埋了”,也不会有人知道。在禁闭中,她每天听着嗡嗡的日军飞机,“希望有个炸弹掉在我们家,就同他们死在一起我也愿意”。

这场幽禁持续了半年之久。1938年的一个深夜,张爱玲终于逃离了这个曾经显赫的家族,奔向了母亲的家。

张爱玲的写作课(高中学习阅读写作主题)(6)

#我觉得一条长长的路走在了尽头。——《小团圆》

张爱玲没有料到,钱的问题,最终消磨掉了母女间的情感。

张爱玲去了舅舅家对面的开纳路开纳公寓,和母亲及姑姑共同生活。不久,弟弟也跟着来了,他只带了一双用报纸包着的球鞋,请求母亲收留,可惜黄素琼的经济能力只能负担一名子女的教养费用。看着弟弟离去的身影,张爱玲终于发现母亲的窘境超乎她的想象。

母亲的古董越卖越少,又要张罗张爱玲读书的费用,过日子自然精打细算。从来没做过家事,没搭过公交车的张爱玲,一切都需从头学起。母亲和姑姑教她怎样过不再有人服侍的生活:包括洗衣服,做饭,买菜,搭公交车,省钱……

张爱玲料想不到,钱的问题,最终会慢慢消磨掉母女间的情感,张爱玲写道,“她的窘境中三天两天伸手向她拿钱,为她的脾气磨难着,为自己的忘恩负义磨难着,那些琐屑的难堪,一点点地毁了我的爱”。

第二年,张爱玲一鸣惊人,以远东区第一名的成绩考入英国伦敦大学,可惜日本侵华的炮火阻断了她的行程,她只好转入香港大学。然而,黄素琼在自己的游历和女儿上大学之间,选择了自己的游学,对张爱玲的学费就断掉了。

在香港大学,张爱玲发奋读书,门门功课都能考第一名。一位名叫佛朗士的英国教授私人奖励了张爱玲800港币的奖学金,正是这800港币导致了张爱玲对母亲的彻底绝望。黄素琼来香港看张爱玲的时候,听说教授给了这笔奖学金,竟然拿着这笔钱出去打麻将,全部输掉了。一直到她走的时候也没有问过张爱玲,这学期的学费、生活费怎么办。自此,张爱玲和母亲的关系到了尽头,正如《小团圆》里的那句话,“我觉得一条长长的路走在了尽头”。

#见了他,她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但她心里是欢喜的,从尘埃里开出花来。——张爱玲送给胡兰成照片背后的留言

张爱玲与胡兰成的恋情,虽短短三年,却是她一生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1943年12月,胡兰成翻阅苏青主编的《天地月刊》,读到张爱玲的《封锁》,“才看得一二节,不觉身体坐直起来,细细地把它读完一遍又读一遍。”

他从苏青那里取得张爱玲家的地址,登门求见。可惜未被接见,他只得留下字条,本来未抱什么希望,不料第二天张爱玲回电,二人开始往来。

23岁从未谈过恋爱的张爱玲,遇到的是年长她14岁的情场老手胡兰成。胡兰成曾任汪精卫伪政府宣传部政务次长,能言善道,在南京有一妻一妾以及数位情人。但恋爱中的张爱玲难以自拔,她送给胡兰成一张自己的照片,后面留言:见了他,她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但她心里是欢喜的,从尘埃里开出花来。

这是张爱玲在豆蔻年华的少女时代,纯洁的情愫开出的第一束花朵。从此,他们情书往来,沐浴在热恋的爱河里。此时的胡兰成已续娶英娣为妻,然而,他与张爱玲两心相印,两情相悦,两颗相爱的心历经磨难贴近到一起,不可避免地撞击出绚丽的火花。他们冲破道德和理智的羁绊,成了一对相亲相爱的情侣。

张爱玲的写作课(高中学习阅读写作主题)(7)

#也许每一个男子全都有过这样的两个女人,至少两个。娶了红玫瑰,久而久之,红的变了墙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还是“床前明月光”; 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的一粒饭粘子,红的却是心口上的一颗朱砂痣。 ——《红玫瑰与白玫瑰》

这就是张爱玲式的性感,讥诮、冷漠、带着置身事外的居高临下,却又一语惊醒梦中人。

1944年8月,胡兰成在抛弃一妻一妾后,与张爱玲定下婚约,考虑到时局不稳,两人没有举行正式仪式,只写婚书为定:胡兰成、张爱玲签订终身,结为夫妇,愿使岁月静好,现世安稳。然而,这次婚姻是极不明智的选择。

尽管张爱玲一生都有“独在小楼,不管政治”的姿态,但选择胡兰成无疑成为世人眼中的污点,人们可以接受不同政派,但绝不能接受汉奸。即使只论个人感情,这次选择也是失败的。胡兰成没能给张爱玲带来安稳、静好,而是深深的伤害。

先是胡兰成去武汉办《大楚报》,爱上了护士小周;后来抗战胜利,胡兰成逃亡,留下张爱玲独自面对舆论攻讦,他则爱上朋友的妻子范秀美。张爱玲去温州找他,要他在自己与小周之间做出选择,他不肯。张爱玲责问他:“你与我结婚时,婚帖上写‘现世安稳’,你不给我安稳?”胡兰成的回答是:“我待你,天上地下,无有得比较。若选择,不但于你是委屈,亦对不起小周。人世迢迢如岁月,但是无嫌猜,安不上取舍的话。”

#我们再也回不去了。——《半生缘》

这大概是世上最凄美的情话,我们再也回不去了,回不去的,除了岁月,还有自己。留下的,仅是一场空欢喜。

张爱玲隐忍到1947年,待胡兰成已经完全脱离险境,才寄了一封分手信给他:“我已经不喜欢你了,你是早已经不喜欢我的了,这次的决心,是我经过一年半的长时间考虑的,彼唯时以小吉(小劫)故,不愿增加你的困难,你不要来寻我,即或写信来我亦是不看的了。”随信还附了30万元钱,作为分手费,那是她新写的电视剧本《不了情》《太太万岁》的稿费。

5年后,张爱玲离开上海,只有姑姑一人知情。张子静曾去找过一次张爱玲,姑姑只是回答:“你姐姐已经走了。”多年后的今天,常德公寓里管电梯的师傅都能像“张迷”一般一口气报出张爱玲曾经在上海的踪迹,但张爱玲早已离去得决绝无踪。她在乱世中经历了父亲的家、母亲的家、胡兰成的家,却都不是家。在她华丽的前半生里,她想求一个家而不得。

#笑,全世界便与你同声笑,哭,你便独自哭。——《花凋》

张爱玲在美国的日子并不好过,越到晚年越孤僻。

1955年张爱玲到了美国,但她引以为自豪的写作却遭遇毁灭性打击。一部部作品写出来,一部部被出版社拒绝,为此张爱玲不知流下了多少羞恨交加的眼泪。绝望之中她只好为香港电影公司写剧本以谋生,甚至着手写作《张学良传》。她终于发现,她并不是一个放之四海而皆“红”的天才。其实,20世纪40年代她在两年内从一个因战争辍学的大学生一跃而成为上海最有名的作家,是与上海“孤岛”时期的特殊形势分不开的。艺术和人生的“传奇”,并不能到处复制。

在张爱玲的性格中,有一种寒意沁人的真正的冷。在生命中的最后20年,张爱玲呈现出越来越显著的心理疾病。她对人越发冷淡,生活日益封闭,家具、衣物随买随扔。她其实是以这种方式,来摆脱内心的空虚与枯寂。

而多年来一直潜伏在心里的“虱子”,此时终于变成实实在在的客体,来向她发动最后的攻势了。在洛杉矶的最后23年里,为了躲避这种令她触之丧胆的小东西,她在各地旅馆辗转流徙,随身只带几个塑料袋。在搬家中,财物抛弃了,友人的书信遗失了,甚至花几年心血完成的《海上花》译稿也不知所终。去世前4个月,她还写信给林式同,说想搬到亚利桑那州的凤凰城或内华达州的拉斯维加斯去——这两个地方都是沙漠,也许她以为在沙漠里可以摆脱被虱子咬啮的苦恼。

1995年9月8日,张爱玲谢世于美国洛杉矶寓所,7天后才被人发现。屋里没有家具,没有床,她就躺在地板上,身上盖着一条薄薄的毯子。一个曾经无限风光的生命以一种最凄凉的方式凋零。

张爱玲寂寞地走了,正如余秋雨在《张爱玲之死》中所说:“她死得很寂寞,就像她活得很寂寞。但文学并不拒绝寂寞,是她告诉历史,二十世纪的中国文学还存在着不带多少火焦气的一角。正是在这一角中,一个远年的上海风韵永存。”

#总结:白富美的家世,悲催的童年,不靠谱的爹,花心的男票,毒舌的性格。

3)作品

心愿

张爱玲

时间好比一把锋利的小刀若用得不恰当,会在美丽的面孔上刻下深深的纹路,使旺盛的青春月复一月,年复一年地消磨掉;但是,使用恰当的话,它却能将一块普通的石头琢刻成宏伟的雕像。圣玛丽亚女校虽然已有五十年历史,仍是一块只会稍加雕琢的普通白石。随着时光的流逝,它也许会给尘埃染污,受风雨侵蚀,或破裂成片片碎石。另一方面,它也可以给时间的小刀仔细地、缓慢地、一寸一寸地刻成一个奇妙的雕像,置于米开朗琪罗的那些辉煌的作品中亦无愧色。这把小刀不仅为校长、教师和明日的学生所持有,我们全体同学都有权利操纵它。

如果我能活到白发苍苍的老年,我将在炉边宁静的睡梦中,寻找早年所熟悉的穿过绿色梅树林的小径。当然,那时候,今日年轻的梅树也必已进入愉快的晚年,伸出有力的臂膊遮蔽着纵横的小径。饱经风霜的古老钟楼,仍将兀立在金色的阳光中,发出在我听来是如此熟悉的钟声。在那缓慢而庄严的钟声里,高矮不一、脸蛋儿或苍白或红润、有些身材丰满、有些体形纤小的姑娘们,焕发着青春活力和朝气,像小溪般涌入教堂。在那里,她们将跪下祈祷,向上帝低声细诉她们的生活小事:她们的悲伤,她们的眼泪,她们的争吵,她们的喜爱,以及她们的宏愿。她们将祈求上帝帮助自己达到目标,成为作家、音乐家、教育家或理想的妻子。我还可以听到那古老的钟楼在祈祷声中发出回响,仿佛是低声回答她们:“是的,与全中国其他学校相比,圣玛利亚女校的宿舍未必是最大的,校内的花园也未必是最美丽的,但她无疑有最优秀、最勤奋好学的小姑娘,她们将以其日后辉煌的事业来为母校增光!”

听到这话语时,我的感受将取决于自己在毕业后的岁月里有无任何成就。如果我没有克尽本分,丢了荣耀母校的权利,我将感到羞耻和悔恨。但如果我在努力为目标奋斗的路上取得成功,我可以欣慰地微笑,因为我也有份用时间这把小刀,雕刻出美好的学校生活的形象,虽然我的贡献是那样微不足道。

张爱玲

这是真的。

有个村庄的小康之家的女孩子,生得美,有许多人来做媒,但都没有说成。那年她不过十五六岁吧,是春天的晚上,她立在后门口,手扶着桃树。她记得她穿的是一件月白的衫子。对门住的年轻人同她见过面,可是从来没有打过招呼的,他走了过来,离得不远,站定了,轻轻的说了一声:“噢,你也在这里吗?”她没有说什么,他也没有再说什么,站了一会,各自走开了。

就这样就完了。

后来这女子被亲眷拐子卖到他乡外县去作妾,又几次三番地被转卖,经过无数的惊险的风波,老了的时候她还记得从前那一回事,常常说起,在那春天的晚上,在后门口的桃树下,那年轻人。

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所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的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赶上了,那也没有别的话可说,惟有轻轻的问一声:“噢,你也在这里吗?”

4)他人笔下

张爱玲之死

余秋雨

中秋理应有凉意了,但今年却不,居然热得一百多年所未有。这不能算秋天,而没有一个像样的秋天,整个一年都遗憾。正这么懊丧着,收到了当天出版的《文汇读书周报》,看见我的忘年之交黄宗江先生有一篇文章在悼念一位今年刚刚亡故的女诗人。女诗人亡故时享年七十八周岁,但宗江先生一开笔就说:“你没见过她,不知道她人有多美,诗有多美。”宗江先生还引了这位女诗人临终前为自己写的一篇讣告,讣告较长,大意是:“我有一间小木屋,仿佛是童话里一朵鲜蘑菇,依附在百年老树上,撑着一把小伞,为我遮挡深冬的寒流仲夏的雨。我在小木屋里追忆、思考,假如人间的善恶爱憎无法分别,我宁愿飘浮在永恒冷寂的天空。”——读完这篇自拟的讣告,我立即觉得烦热全消,堕身于一种深秋的诗意里。年迈的女诗人乘风归去前独住在小木屋里无疑是非常寂寞的,但她竟然寂寞得那么美丽,归去得那么典雅。我随即拿起电话筒,想把这篇讣告当作节日的礼物送给几位朋友,让他们在炎热的中秋分享一份冷凄高远的秋色。

我握着话筒慢悠悠地读着,突然窜进来一个国际长途。外国一家著名的华文报纸打来的,编辑小姐劈头就问:“余先生,您知道了吗,张爱玲死了。一个人死在美国寓所,好几天了,刚发现,发现在中秋节前夕。我们报纸准备以整版篇幅悼念她,其中安排了对您的电话采访。您知道,她的作品是以上海为根基的,因此请不要推托。发稿时间很紧,您现在就开始讲吧。”我说:“这事来得突然,请让我想一想,半小时后再打来。”

在这半小时,我想了很多。按我的年岁,没有资格悼念她,但我曾亲眼看见,国际舞蹈大师林怀民先生一到上海就激动地宣称:“我来寻找张爱玲的上海”,他的年岁也不大;林青霞也曾乐滋滋地告诉我,她对上海的了解和喜爱,大半来自张爱玲;今年上半年我独自在马来西亚一座座城市间漫游,每个城市的报社都安排了我与当地的读者见面座谈,读者们所提的问题中频频出现张爱玲的名字,这些读者就更年轻了;在国内,大家知道,北京一批刚刚学成归来的文学博士们自发评选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大师,张爱玲的名字排在很前面,评选这件事颇多是非,但张爱玲的排列却很少有争议……这一切说明,张爱玲享受着一种超越年岁的热闹,而她居然还悄悄地活着,与这种热闹隔得很远。由此想到了皇冠版《张爱玲全集》衬页上两段评述:“只有张爱玲才可以同时承受灿烂夺目的喧闹及极度的孤寂”,因此“就是最豪华的人在张爱玲面前也会感到威胁,看出自己的寒伧”。

想到这里,电话响了。我拿起话筒说了这样一段话:“她死得很寂寞,就像她活得很寂寞。但文学并不拒绝寂寞,是她告诉历史,二十世纪的中国文学还存在着不带多少火焦气的一角。正是在这一角中,一个远年的上海风韵永存。我并不了解她,但敢于断定,这些天她的灵魂飘浮太空的时候,第一站必定是上海。上海人应该抬起头来,迎送她。”我边说边听着电话那头操作电脑的声音,说完又听编辑小姐用怪异的华语复诵了一遍。

挂断了电话后我想,上海人也许会觉得她死得可怜,其实这一切都是她自己选择和设定的。就像黄宗江先生所介绍的那位女诗人一样,自认为是从童话般的小木屋飘浮到永恒的太空去了。与她们相比,真正可怜的倒是文坛上不断冲撞出来的那种喧闹和烦热,那种浮浅的得意、琐碎的企盼、无聊的激愤、颓丧的失落。她们没有文坛,只有那间接通太空的小木屋,因此什么也不会失落。

正这么想着,天却骤然凉了下来,像个秋天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