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光在没当皇帝时是哪个旗的(道光问知县你父亲叫什么)

清朝的官员考核制度十分严格,早在顺治时期就已经具备了雏形,延续、改良、发展到乾隆年间已经形成了定制,从此之后贯穿清朝的官员考核提拔制度都没有再改变过。

当时全国有一千三百多个知县,各省地方官可以在三年“大计”中被评为“卓异”的人寥寥无几,而除了被评为“卓异”的官员外,其他想要谒见皇帝,得到升迁更是没有可能。

今天的故事讲述的就是清朝的一位官员谢兴峣,“靠着”父亲谢振定的名头一时之间连升三级,得到皇帝重用的故事。那么,这位谢振定又因为什么事情被皇帝看中呢?

道光在没当皇帝时是哪个旗的(道光问知县你父亲叫什么)(1)

下令火烧“违制车”,鞭打和珅“小舅子”

谢振定是乾隆皇帝四十五年的进士,字一斋,号芗泉,任职过翰林院编修。翰林院编修虽不是个位极人臣的高官,可也是不可小觑的。

翰林院随侍皇帝,作为天子近臣,这却不是个普通人就能进的部门。翰林院的所有官员无一不是饱读诗书,通过正经科举出身的文官,可以说是历朝历代的学历天花板部门。

也正因如此,翰林院的大部分官员为人清廉正派,是文人清流汇集最多的部门。

道光在没当皇帝时是哪个旗的(道光问知县你父亲叫什么)(2)

这样看来,谢振定能公然对抗和珅的权势既是意料之外,更是情理之中了。谢振定出身于书香门第、一家子都是科举出身,家风清白廉政。

谢振定在翰林院任职了14年的闲职,直到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五月,谢振定被任命为江南道监察御史。

这位耿直的谢振定御史大人,很是不满和珅及其党羽飞扬跋扈的做派,曾不止公开拒绝向和珅行贿,还做过更为“胆大包天”的事情,《谢振定:敢斗和珅的“烧车御史”》中就有所记载。

事情发生在优伶神会的那一天,身为京畿道监察御史的谢振定在东城巡视。只见路上有一辆红障泥的大车横冲直撞、不顾路人安危,还有十余人随从跟随左右。

这一品大员的车上坐的却不是和珅,而是和珅爱妾的弟弟。依照清朝的规制,和珅的这位内弟显然是有违规制。

道光在没当皇帝时是哪个旗的(道光问知县你父亲叫什么)(3)

如果此事被别人撞见,也许就会不了了之,可是,谢振定却不能坐视不管。于是,谢振定命随从拦下马车,并把和珅的内弟从车上拖了下来。不但对其大声呵斥,还因其横行霸道、逾制坐车,令手下随从杖责和珅的内弟。

这“小舅子”平时就仗着自己是和珅爱妾的弟弟作威作福惯了,怎么会把小小的监察御史放在眼里。当即也来了脾气,恶言相向到:“我可是和珅大人的家人,你竟敢打我?我坐我主子的车又怎么啦,你还敢敢打我不成?”

听到这话,谢振定勃然大怒,马上喝令随从士兵褪去了这位“小舅子”的外衫,狠狠地打了他二十大板。还一边打他一边痛斥说道:“你是何人?敢冒充相府家人?

竟敢坐此越制车在京城横冲直撞!”还明言这辆马车已经被小人玷污,今后怎么还配让和珅再坐!言罢,一把大火烧了这辆一品大员的红障泥大车。

顿时之间,火光冲天,引来无数人围观。大家眼见惩治恶奴,和珅的车被烧,都拍手称快。

道光在没当皇帝时是哪个旗的(道光问知县你父亲叫什么)(4)

谢振定这事办的可以说是十分漂亮,这一招“揣着明白装糊涂”实在是妙极!即名正言顺的惩治了恶奴,又让和珅无处发作。

一时间,谢振定“烧车御史”的美名传遍京城、朝野尽知。和珅这次吃了个哑巴亏,不久就授意礼科给事中王钟健找个随便的由头弹劾谢振定,和珅再与他里应外合,借机会把谢振定罢官回乡。

然而,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和珅这借机报复的行径激起了很多朝廷官员的愤恨,但当时大家也是敢怒不敢言。

道光在没当皇帝时是哪个旗的(道光问知县你父亲叫什么)(5)

谢兴峣觐见皇帝,报父名得到重用

有这样的父亲,谢振定这一支的儿孙也是深受谢氏家风影响。谢兴峣在这样的家族风气中被熏陶着成长,逐渐成长为像父亲谢振定一样不畏权贵、敢于直言的人。谢兴峣是谢振定的长子,字兰心,号小泉,一号果堂。

自小就由父亲谢振定细心教养长大,一对一的教授读书识字,手把手的练习写字画画……谢兴峣小小年纪就学习着父亲的行为做派,是家中受父亲影响最大的孩子。

道光在没当皇帝时是哪个旗的(道光问知县你父亲叫什么)(6)

谢兴峣也没有辜负父亲的栽培,后来中了顺天乡试的举人。又经过几年的发奋读书,终于高中进士,高中进士的谢兴峣被安排到河南固县担任知县。

虽然只是个地方知县,但是,谢兴峣时刻谨记父亲的教诲,一心为民办事,淡泊名利,做个好官。在任期间,谢兴峣实心做事,勤勉办差。

谢兴峣也确实没有辜负父亲的教诲,他在任期间没有加征税费、没有滥用私刑。在他的勤勉治理下,固县既没有盗匪流窜作恶,也没有赋税拖欠的情况,更没有官仓的亏空情况。百姓安居乐业,人人都对谢兴峣这个父母官赞不绝口。

虽然清朝的官员升迁有一套成熟的体系,但是是金子总会发光的。谢兴峣如此既有真才实学,又有实干才能的官员自然受到上司的关注。

道光在没当皇帝时是哪个旗的(道光问知县你父亲叫什么)(7)

于是,谢兴峣的顶头上司在他的评估报告中大赞其才能,将他在治理固县的卓越成绩都写在了报告之中,显然对谢兴峣非常满意。

之后关于谢兴峣这份评价很高的评估报告经过层层审批之后交到了吏部,吏部官员在了解了谢兴峣的政绩之后,又经过认真的评估审核,把谢兴峣划定为政绩显著官员。

这一下,谢兴峣成为了“卓异”的官员,获得了谒见皇帝的资格。

道光在没当皇帝时是哪个旗的(道光问知县你父亲叫什么)(8)

清代文人吴敏树的《书谢御史》一文中记载了谢兴峣谒见皇帝的场景。

谢兴峣谒见皇帝那天,刚刚报告完姓名和籍贯之后,皇帝就好奇的问:“你祖籍湖南,怎么也会说京城话?”谢兴峣回禀道:“臣的父亲是谢振定,他曾经任职翰林御史,因此,微臣自小在京师长大。”

这时,皇帝才想起来,面前这人竟然是当年烧了和珅车架的那位谢御史的儿子。为了奖励谢兴峣勤勉政事,对其大加褒奖。

第二天上朝的时候,皇帝还跟自己的内阁大臣说:“朕年少时就听说过谢御史烧车的事情,朕心里一直认为这是十分豪壮的事情。

昨天,朕看到了谢御史的儿子,因为政绩斐然被举荐前来,朕非常开心。”没过多久,谢兴峣就被擢升为叙州府知府,得到皇帝的重用。

由当时的记载可见,皇帝对于谢振定的言行人品还是十分肯定的。对于谢振定不畏权贵的气节,勇于反抗权臣和珅的作为还是印象深刻的。

又看到谢振定一手教导的儿子也是政绩斐然、为人正直、造福一方新的好官,欣慰之情溢于言表。

以至于接见过谢兴峣的第二天,还要与内阁大臣讲述自己见了“烧车御史”之子的喜悦心情。不仅褒奖了谢兴峣的家世,更是擢升了谢兴峣的官职,对其重用。

道光在没当皇帝时是哪个旗的(道光问知县你父亲叫什么)(9)

一门父子两翰林,“谢家大屋”美名扬

谢兴峣无疑是子孙中最有谢振定风范的一位,他勤勉地面对政事得到了皇帝的肯定。谢振定一生未走完的为官之路,由谢兴峣来完成了。

谢兴峣从武英殿编撰出身,从河南固县知县开始,一路担任了四川叙州府、成都府知府,再到四川省盐茶道,可谓是步步高升、官运亨通。

谢家书香世家、家风正直,传到谢兴峣这一代已经是以己所学造福一方百姓了。

道光在没当皇帝时是哪个旗的(道光问知县你父亲叫什么)(10)

谢兴峣对谢振定的传承不止在对政事勤勉上,还在诗文创作的钻研精神上。谢振定去世之后,谢兴峣全心全意的投入到父亲《知耻斋诗文集》的刊刻上。

谢兴峣把自己对诗文创作的执着发挥的淋漓尽致,完美的继承了父亲刻苦钻研的精神。

现在已知的存世的《知耻斋诗文集》都是谢兴峣参与出版的,分别为嘉庆二十五年、道光十四年、道光十八年、道光二十六年四个刊刻版本。

道光在没当皇帝时是哪个旗的(道光问知县你父亲叫什么)(11)

这样的谢家两父子果然不负“翰林父子”之称。正因为谢振定和谢兴峣父子俩的出类拔萃,作为“烧车御史”的故居,“谢氏大屋”在当地也是颇具盛名的。

“乐恺堂”大屋就是“谢氏大屋”,是湘中保存最为完整、历史最为悠久的古代建筑之一。

乐恺堂始建于康熙十七年(1678年),取名“乐恺堂”是寓意父子兄弟相聚一堂、和睦快乐。2011年,“谢氏大屋”乐恺堂被评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乐恺堂距今已经有三百多年历史了,是谢添荫、谢添弦两兄弟组织修建而成。这座“大屋”现在占地约有一万平方米,原本要比现在大上许多。因为日久损坏,经过多番修复维护才成了今天的样子。

“大屋”前后四排平房,都是当时最为流行的青砖木制结构,三进九厅相连,布局十分考究。正院分别有两道门和两座天井,这样的结构还是十分少见的。

厅内、廊下的木柱横梁上的雕刻图案栩栩如生,至今还是清晰可见,显示着主人的尊贵身份。

道光在没当皇帝时是哪个旗的(道光问知县你父亲叫什么)(12)

在“谢家大屋”里有一块清朝皇帝亲自手书的“太学”匾额,悬挂在乐恺堂的正厅之上。

这块牌匾宽约两米,高近一米,是多块木板镶嵌而成,皇帝手书的“太学”两个字依旧清晰可见。这牌匾上虽沾染了少许尘土,看起来也有些陈旧,但依旧显示着谢振定和谢兴峣父子两当年深受荣宠。

除此之外,大屋里面各处都能看到悬挂的“翰林第”、“父子翰苑”、“太学”、“文魁”、“金紫诰封”等匾额,无一不记载着一门两翰林的煊赫历史。

道光在没当皇帝时是哪个旗的(道光问知县你父亲叫什么)(13)

1995年,谢翔作为主修人,重新修订了谢氏族谱。根据“谢氏大屋”中《谢氏大宗七修族谱》中的补记:当年道光皇帝在谢振定逝世后,曾经亲自为其撰写过祭文,道光皇帝对其的感情可见深厚。

不仅亲写祭文,皇帝还为他题写神主:“祖之臣父之功臣,朕之先生谢公振定老大人之神主”。如此看来,皇帝亲自题写“太学”二字,是用来表示自己对老师的尊敬。

今天的“谢氏大屋”再没有了谢振定和谢兴峣的身影,但是却记载传承着谢氏一门的精神,“谢氏大屋”的后厅现在变成了谢氏族人祭祀祖先的地方。

道光在没当皇帝时是哪个旗的(道光问知县你父亲叫什么)(14)

谢兴峣时是全盛,子孙后代多凋零

谢氏一族在谢兴峣时期可谓是家族最为鼎盛的时期了,谢兴峣的官职越做越大,完成了父辈没有完成的事情,深受皇帝的信任,更深得百姓的爱戴。

谢兴峣的同胞二弟弟谢兴峘也很有成就,且兄弟二人都算是高寿,此时的谢家人丁兴旺。

谢兴峣有七个儿子和三个女儿,但可惜的是有一个孩子早夭。其他的六个儿子中有在朝为官者,但都没有活过五十五岁,尚在壮年就离世了。

道光在没当皇帝时是哪个旗的(道光问知县你父亲叫什么)(15)

谢兴峣后来教导过胞弟的儿子参与《知耻斋诗文集》的刊印工作。

虽是子侄,但是谢兴峣十分喜爱这个后辈,常常亲授诗书、教引识礼、时常提携,所以这个侄儿也深受谢兴峣的影响。

为学发愤图强、为政清廉不阿,承袭了谢氏一门的风骨。在弟弟谢兴峘去世之后,谢兴峣更是把关于《知耻斋诗文集》的全部刊印工作都交给了这个侄儿,对其的喜爱之情可以见得。

但是令人惋惜的是,谢兴峣的子侄辈虽然人丁还算兴旺,但是大多早亡,没有留下太多的子嗣。

到了谢兴峣的孙子辈,男女一共只有七人,而且,这众多子女中仅有一人育有儿子,其余子嗣均同时侍奉两家父母,是两家的继承人。

而这仅有的一脉也是人丁稀薄,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一脉已经下落不明了。到了民国时期,族谱上对这一脉也仅仅记载了“居址不明”四个字。

道光在没当皇帝时是哪个旗的(道光问知县你父亲叫什么)(16)

结语

家族有兴有衰,谢振定当年火烧和珅车架轰动一时,引得数百姓官员拍手称快、争相传颂,这才得到“烧车御史”的美名。

谢兴峣深受父亲的教导,也继承了父亲不畏权贵、刚正不阿的性格,这才为自己争得了步步高升、造福一方百姓的机会。除此之外,“翰林父子”为学勤奋、孜孜不倦的精神更值得学习。

道光在没当皇帝时是哪个旗的(道光问知县你父亲叫什么)(17)

参考文献

[1]吴敏树,书谢御史[M]长沙,岳麓书社,2012:267

[2]编辑:蒋伟,【湖湘廉吏】谢振定:敢斗和珅的“烧车御史”(期刊)三湘要闻,三湘风纪网,2018年10月25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