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莱坞十大女星惊艳写真(好莱坞最美艳女星)
有着百年一遇的完美面孔,片酬仅次于卓别林,奥斯卡特别奖也是为她而设。
但,在最巅峰时,她却毅然离去。
有人说:她的一生,如同瑞典女王的结尾一样,女王为爱情放弃皇位。
而她,终是无法阻止爱情悲剧的发生。
01
她是银幕冰山女王。
她被盛赞是文艺复兴女神,有着过去和未来最美的眼睛。
英国记者对她的美貌做了最好的总结: 她的脸是人类进化的终极。
恶魔希特勒是她的影迷,迷到反复刷《茶花女》。
对这个特殊的影迷,她毫不客气:“我要劝他休战,不然我就把他杀了。我是这个世界上唯一可以不受搜查见他的人。”
与同时代好莱坞女星相比,她的美硬朗、独特。
她的演技也如此。
默片时代,往往肢体动作幅度大、表情夸张。
她的面部无需变化,仅仅靠一个眼神就能与众不同。
凭《激流》便俘获无数人的心,有男人,还有女人。
她一夜成名。
片酬仅次于卓别林。
20年代末,无声电影向有声电影过渡。
观众无法忍受异国口音,很多欧洲同行在电影“发声”之前纷纷回国。
她却凭一口纯正美音更上一层楼,低沉、沙哑、性感,与完美面孔相得益彰。
奥斯卡特别奖为她而设。
她就是默片女皇:葛丽泰·嘉宝。
02
嘉宝是美丽的,也是神秘的。
她从业16年,拍摄27部电影,却只接受了17次采访。
36岁,正处于黄金时期,却毅然息影。
无论是与同时代的女星黛德丽相比,还是和后辈英格丽·褒曼、凯瑟琳·赫本相比,嘉宝的从影时间也是太短暂了。
远离演艺圈,深居浅出,与任何人都绝口不提演艺生涯,更不提为何息影。
她或许只是想过平凡的生活。
可晚年的嘉宝却充满后悔:“我荒废了一生,现在要改变她已经晚了。我散步的目的是逃避现实。当独自一人时,我常想到自己过去的一切,有好多值得深思的问题。总之,我对这辈子是不满意的。”
1990年4月16日,84岁的嘉宝,隐居将近50年后,于纽约病逝。
她在逃避什么?
不满意什么?
为什么一辈子终生未嫁、孤独终老?
传言她终生未婚与一个男人有关。
他是瑞典国宝级导演,莫里兹·斯蒂勒。
也是她的伯乐。
斯蒂勒发掘、培养了她。
嘉宝这个名字就是他为她起的。
当米高梅到欧洲诚邀斯蒂勒时,他答应的条件是要带着嘉宝一起签约。
就这样,他带着她离开瑞典,前往千里之外的纽约发展。
斯蒂勒已名满欧洲。
但嘉宝只是新人,还不会英语。
嘉宝被冷落了好几个月。
斯蒂勒再次带着嘉宝离开,去了好莱坞。
嘉宝凭借《激流》,在一众默片演员中,树立了全新的女性形象。
她的表演不动声色,眼睛会说话。
罗兰•巴特说:“嘉宝的脸带有优雅情爱的规则,她脸上的血肉给人一种毁灭性的感觉。”
米高梅也发现了嘉宝的潜力。
她的片约接踵而来,很快成了公司的当红炸子鸡。
但嘉宝和斯蒂勒却很少有机会合作。
惟一的一次合作机会,还是嘉宝争取来的。
斯蒂勒的工作方式与莱坞的体制格格不入。
郁郁不得志的斯蒂勒决定回到欧洲。
返回瑞典不久,年仅48岁的斯蒂勒病逝。
临终时手里握着自己和嘉宝初抵纽约时拍的照片。
照片中两人斜靠着栏杆,轻松愉悦。
那天阳光明媚,嘉宝难得一见的笑容满面。
得知恩师去世后,嘉宝美丽的面孔再也没有那样笑过。
媒体形容嘉宝用的最多的词语,是“忧郁”、“迷茫”、“伤感”。
宣传嘉宝唯一的喜剧《妮诺奇卡》时只用一句话“嘉宝笑了”,就已经足以吸引观众前往影院观看。
斯蒂勒临走前,问嘉宝是否愿意一起回瑞典。
她拒绝了。
那时她的巨星之路刚刚开启。
听闻噩耗后,嘉宝一直感到歉疚。
因为她爱他:“假如我爱过什么人的话,那就是斯蒂勒。”
03
嘉宝怎能不爱呢?
这个年长她22岁的男人,给了她父亲般的爱与呵护。
他在广告短片中发掘了她。
初见时,斯蒂勒像摄影机似的长时间直瞪瞪地望着她。
她感到紧张万分,惴惴不安。
斯蒂勒对此很不耐烦。
他命令她脱去帽子和大衣,从头到脚打量她。
只留下电话号码,让她几天后来试镜。
斯蒂勒对助手说:“这个人有点与众不同的劲头,我必须观察一下她在哪点上与众不同”。
再见时,他让她表演晕倒。
在紧张和压抑的倦容下,她传达出渴望爱情的激情。
正好,斯蒂勒捕捉到了。
他给予超高评价:“像这样的面孔,你一百年里只能遇到一个。”
他许她一个明星梦。
给她改名嘉宝。
带她矫正牙齿。
教他如何使用刀叉、如何调整体态。
教她如何表演、如何应对媒体。
他和她在树林里散步谈心。
他给她拍电影,让她在欧洲小有名气。
并为她赢得去美国发展的机会。
是他,将来自瑞典贫民区害羞敏感的女孩,打造成了好莱坞独一无二的巨星。
嘉宝的成长并不顺遂。
她原名葛丽泰·古斯塔夫。出生在瑞典,自小在贫民区长大。
父亲卡尔•古斯塔夫是清洁工。母亲安娜•洛维莎是农场厨娘,非常重男轻女。
尽管嘉宝被称为是一百年才会出现一次的完美面孔,但幼年时她的外貌并不出众。
母亲四肢修长、胸部平坦,双肩却宽的可以拉马车。
父亲有着比女人还俊秀标志的五官。
嘉宝完美继承了父母的基因。
于父亲,有完美五官做清洁工并不合适。
于嘉宝,遗传父亲的五官是天赐的礼物。
静态时,她的身体不协调、不雅观,更谈不上美。
动态时,她的体态产生强烈的感觉,给人一种傲然于世的美感。
这也是她在影片中面部特写和长远景最多的原因。
但在幼年时,她因此害羞,敏感,喜欢一个人在角落里独处思索。
04
十一二岁时,她最喜欢美国早期最富最美最有名的玛丽·璧克馥。
会反复观看偶像主演的《可怜的小阔姑娘》。
她边看边学习演技。
也是在这时梦想萌芽:24岁的玛丽竟然能扮演年仅11岁的小姑娘,自己为什么不能演呢?
虽贫苦,但生活还算无忧无虑。
可惜,充满幻想的生活很快被打破。
漫长的暑假结束时,父亲卡尔患了严重的肾炎病倒在床。
一天,父亲将女儿叫到床前,对她说他感到不好。
她匆忙将父亲带去诊所就医。
漫长的排队候诊后,终于轮到父亲。
医生要他脱帽,问了无数问题,但就是不进行医治。
她感觉父亲就要死了,医生却只关心他们是有能力付得起医药费。
她带着父亲被迫离开。
几天后,父亲病逝。
那年,她才14岁,已看尽世间冷暖。
那是她一生中最痛苦的日子。
很多年之后提起,她仍不寒而栗。
她穷怕了。
无奈辍学后,她拼命挣钱。
去百货公司打工,在滑稽表演团当沐浴美女,穿上奇装异服表演滑稽可笑的动作,多次当模特。
为生存挣扎的同时,她的梦想一刻也没有松懈。
她抓住大大小小的机会,到处参加试镜。
直到遇到斯蒂勒,她踏上银幕。
坚定地向自己的偶像走去。
那些和嘉宝合作过的导演回忆说:“她当时很有一番雄心。”
嘉宝名不见经传,米高梅最初签,只是为了留住大名鼎鼎的斯蒂勒。
嘉宝与米高梅公司片头著名的狮子
图片来源:个人图书馆
20岁初到美国,她不会说英语,但她非常努力。
这也为她日后顺利过渡到有声电影打下了基础。
初来乍到遭遇冷落,但机会到来时,她紧紧抓住了。
嘉宝主演了影片《激流》,一炮而红。
证明了斯蒂勒的眼光很准。
此后16年的职业生涯里,她先后主演了《瑞典女王》、《茶花女》、《安娜·克里斯蒂》、《尼诺奇卡》、《双面女人》等影片。
20年代末,30年代初,电影从无声走向有声。
这对外籍演员来说,是一场灾难。
不能开口的默片演员被迫转行或从头开始学说话。
很多欧洲同行也趁机离开美国。
嘉宝是瑞典人,公司一直担心她的口音会让观众失望,迟迟不让她发声。
但有声电影是时代潮流的必然选择。
公司不得不冒险。
《安娜·克里斯蒂》是嘉宝的第一部有声电影。
嘉宝用一口纯正的美音、低沉沙哑的性感嗓音,征服了观众。
没人知道为了说好英语,她付出了多少汗水。
她不仅没有口音,而且发音太过纯正,后期还不得不顺应观众要求刻意突出瑞典口音。
她一生三次获得奥斯卡奖提名。
虽都擦肩而过,但并不影响她成为银幕巨星。
正如著名导演克莱伦斯·布朗所言:“她一次都没得奖,可她永远是银幕上最不朽的女人。”
1954年,奥斯卡评委会似乎想弥补“过失”,为嘉宝设立了一个特别奖,以表彰她杰出的表演成就。
但她根本没露脸领奖,也没有任何表态。
此时嘉宝息影已经整整13年,她一如既往地神秘、独特。
05
在给朋友写信谈到好莱坞时,嘉宝说:“他们这里没有我这种类型的人。”
神秘的气质和独特的性格,让她在好莱坞立足。
但也让她忧伤与孤独。
随着名气增大,狗仔、制片人和公司老板,越来越多的靠近她,跟她套近乎。
她很内敛,不喜欢这样,只能提很多要求将自己封闭起来。
她要求拍摄时不能有外人。
拍特写时,要用帘子一层层隔开,独自拍摄。
她要求越来越高的片酬。
她讨厌媒体和宣传,不喜欢接受采访。
于经纪人,那时的嘉宝简直是噩梦。
于公司,只要你还是摇钱树,什么要求都能满足。
她一次又一次地提高片酬,好让公司觉得不值了让她离开。
这份神秘独特,也从工作一直延伸到生活中。
那个年代,小偷常常光顾好莱坞巨星的豪宅,但,从不去嘉宝家。
据说,小偷们敬佩嘉宝。
她去世时给60多岁的侄女留了5500万美元的巨额遗产。
但她的生活却极其平凡、简朴。
她命令管家古斯塔夫每月家用不得超过100美元。
嘉宝从不接电话。让管家谎称是 “诺林先生公馆”,除非来电的是受欢迎的人。
她在周围没有人时,也做些锻炼。
她喜欢骑马,但是租金总是每月付现款,以防马厩主人知道她的地址,而且还总在租金上打点折扣。
她养着几只宠物:一只狗;两只猫,一只鹦鹉。
嘉宝曾试图教这只鹦鹉在她工作完毕回家时叫一声:“葛丽泰,你好!”
她越减少曝光,人们觉得她越神秘,对她的私生活就越感兴趣。
她成了首批被狗仔队困扰的名人之一。
她身穿松散外衣,遮住礼服裙,悄悄溜进戏院包厢看舞蹈表演。
不久,所有的望远镜似乎都对准了她,而不对着舞台。
人群中传出明显的骚乱声。
她不得不提前离场。
演出结束后,人群挤满了剧院前面的大街,因为听说嘉宝今晚来看演出了。
她在好莱坞的16年中,就先后搬过11次家。
即便隐退后,独自生活,仍时常被狗仔跟踪,她从不让他们拍摄特写近照。
“请让我一个人呆着。”
这是嘉宝的影片中都有的经典台词。
也是她的内心和生活的写照。
06
她是星光熠熠的明星,却一心只想独处。
虽人不在江湖,但江湖仍充满她的流言。
因终生未婚,流言说她是同性恋。
为此,隐退后她中断了与很多女性朋友的来往。
但她显然不是。
她一直爱着斯蒂勒。
她也爱过约翰·吉尔伯特。
嘉宝到好莱坞后拍的第三部电影《肉体与魔鬼》,搭档当时片酬最高、最受欢迎的男明星约翰·吉尔伯特。
两人在银幕中完美演绎了一段罗曼史。
在银幕外也成就了一段瞩目的恋情。
吉尔伯特追了她两年,每次求婚都遭到她的拒绝。
不久,吉尔伯特和英娜·克莱尔。
在外地拍戏的嘉宝,得知后忠诚地祝福:“但愿他无比幸福。”
那是1929年。
嘉宝的拒绝应该与斯蒂勒有关,那段时间正好斯蒂勒独自回国,然后悄然病逝。
嘉宝爱过吉尔伯特,但也仅此而已。
几年后,拍摄《瑞典女王》时,嘉宝已有权力参与影片的一切。
她主动提议让吉尔伯特代替原定男主劳伦斯·奥利弗,理由是和奥利弗没默契。
其实是因为吉尔伯特已开始走下坡路,嘉宝想帮他一把。
影片和嘉宝都很成功,但吉尔伯特并不成功。
那是1933年。
3年后,年仅38岁的吉尔伯特因长期酗酒,死于心脏病。
生命中两个爱过的男人都走了。
嘉宝就如瑞典女王一样,已无力再爱。
1941年拍完《双面女人》后,她突然宣布息影,时年36岁。
离开好莱坞,她的依然神秘异类。
她在纽约买了一套公寓,七个房间都布置得很雅致。
她常常待在最里面的一间小屋里,墙上挂着一排色彩艳丽的亚夫伦斯基的油画。
其他墙上挂的油画都裹着一层粗布。
相识多年第一次去她家的密友很好奇,她说:“因为我不在时我得把它们包起来,回来后只拿两张画上面的布,除了你之外没有人来这里,而你也不用看这些画。你可以看外面裹的这层布。我不在这里时我不想让人看这些画。”
她的生活可以说很单调。
她每天上午十点戴上墨镜上街散步,购买食品。
午休一小时后,再上街转一圈。
晚上的时光,则与电视机一起度过。
她生活低调,从穿着到交友,保密工作做到极致。
她出门总是穿着舒适的男式衣服,帽檐拉得很低,还戴着围巾和墨镜。
她只有几个朋友,如果他们有人透露她的行踪,她就立即与其绝交。
息影后,她结识了制片人雷蒙德·多姆。
两人一起散步了18年。
但她连电话号码都没有告诉多姆。
甚至向多姆郑重声明:“不要问我电影的事,尤其是我为什么息影”。
她似乎想把演艺生涯抹去。
有时她甚至不让问任何问题:“别问我问题!”
她临终前,谨慎地将大部分信件都烧毁了。
息影的原因成了永远的迷。
人们都以为她隐居后很寂寞。
被嘉宝拒绝见面的后辈同胞英格丽·褒曼说:“你能想像得到吗?她当时才36岁,这是一位极为美丽聪明的女演员,而从那天起,她不干了。你能想像这些年来,她早晨起身以后做些什么?假使她有儿孙,那又当别论,但她却是那样的寂寞啊……”
她真的寂寞吗?
不一定。
《埃洛弗林秘密》一书中公开了嘉宝不为人知的一段英雄事迹。
1940年初,嘉宝以明星身份作掩护进行谍报工作。
拥有巨额财富却生活节俭,她显然不是为了钱。
二战期间,希特勒搜罗各国科学家,用于研制原子弹。
尼尔斯·玻尔是丹麦有名的原子科学家,也在希特勒的名单里。
嘉宝成功说服玻尔,帮助他从哥本哈根逃到英国。
德国的原子弹研制,原本超前于美国,很可能先试验成功。
玻尔的逃离导致研制工作停滞。
嘉宝不顾个人安危,为胜利赢得时间。
直到年逾古稀时,她才公开承认这段历史,并公诸于世。
电影《无畏者》便记录了这段经历。
嘉宝的勇敢和正义,为她赢得了“和平影星”的称号。
07
在《茶花女》里,她说:“我的心,不习惯幸福。也许,活在你心里更好,在你心里,世界就看不到我了。”
回顾青春岁月她有遗憾:“我不记得自己年轻过,我从来不曾像其他女孩那样真正年轻过。就像别的孩子那样真正地年幼无知……我总是有我自己的看法,但是,我从不把它说出来。”
晚年回首一生她感叹:“我就像一艘没有舵的船——迷茫、失落而孤独。我笨拙、害羞、紧张、恐惧。这就是为什么我在自己身边筑了一道压抑的墙,并永远住在那道墙后面。”
前半生的孤独,是被动的,源于缺爱。
缺爱的人,会爱上理想型的父母。
嘉宝也不例外。
过早地尝遍人间冷暖。
她只能把自己藏起来。
孤独给她暂时的安全感。
但并未让她幸福,还让她错失所爱。
后半生的孤独,是主动的,源于未完结的爱情。
他们相遇。
他打造了她。
他们爱着彼此。
她终于从普通的小女孩蜕变成风华绝代的巨星。
爱还未说出口,他却永远的离开了。
完形心理学说,每个人都会追求一个完整的心理图形。
初恋大多无果而终,是一个没有完成的心理图形,是未被实现的愿望。
所以对初恋的回忆都很美好。
甚至有人一生都无法忘记初恋,老了也不顾一切找寻初恋情人。
他们的爱,还未开始,就永远地结束。
她的爱情永远也无法完结。
她觉得责任在自己:如果当初未拒绝同他一起离开美国,他也许不会早走,他们的结局也许会不一样。
但他的离去是不可逆转的事实。
直面事实,接受失去,学会悲伤,才是唯一的化解方法。
她多次拒绝另一个男人的求婚。
最后一次答应了。
但是临阵脱逃。
一逃,逃了一生。
她在《瑞典女王》中的台词一语成谶:“我将一个人终了此生”。
她的一生就如瑞典女王结尾一样,女王为爱情放弃皇位,但仍无法阻止爱情悲剧的发生。
她迎风站在船头望着远方,面无表情,目光似乎空洞却又好像诉说一切。
给世人留下惊艳又神秘的传奇。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