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汉全席1088道菜多少钱一桌(天下第一宴1080道菜的满汉全席)
今天为什么突然想到写这个话题,是因为身边正好有个朋友开了一家私人的奇石藏馆。以前他一直都在卖自己收藏的奇石还有一些其他种类的私人藏品。其中最出名的是一桌玛瑙大餐,一共有1080道奇石组成的满汉全席,可以说是全中国数量最多,品质最好的一桌奇石盛宴《天下第一宴》
后来这个朋友投入很多时间精力在上面越玩越精,舍不得卖的东西也越来越多。真正爱玩石头的人,每一件作品都是自己的心血,太多的藏品不舍得拿去卖了。也许这种性格并不适合做个商家,商家必须得追求利益,要不怎么养的起一个店。毕竟租金,水电费,物业费,管理费都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所以因为一个机会,他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开了一家奇石博物馆。这也是新疆这个奇石圈子里的第一人。
不管收藏领域里的哪一类,能开私人藏馆的人都是非富即贵,想想2000平米的展厅,光是租金装修都是一大笔开支。为了搞这个藏馆,朋友又是找银行贷款,又是找身边的人借钱,终于用了将近一年的时间才把这个藏馆装修完毕。不光是装修费是一大笔开支,为了给藏馆添置新的藏品更是花费了一大笔钱。导致最后自己也欠了一大笔债务,可以说私人想开一个稍具规模的展馆,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至少这件事在当地奇石圈子里面没有几个人能做成。
对大部分奇石爱好者或者其他种类的收藏者来说,开个私人会所,私人展馆几乎是一个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因为困难不仅仅是钱,找一个合适的地方,还要让它能够盈利,或者只是自给自足都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想做这样一件事情,需要很大的魄力和勇气。大家都知道马未都的观复博物馆,那算是中国私人藏馆第一人,但是马未都的藏品和经济实力不是普通一个藏家能拥有的。而且在国内,这种藏馆的数量毕竟也是屈指可数,因为即使你有实力开,你也未必有那个能力经营。做这样一件事情,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本地奇石文化在慢慢消失
这几年的奇石市场因为经济大环境的不景气,这个行业在慢慢消失。曾经我们当地非常出名的一条大十字奇石街,如今也变的空空荡荡,只有寥寥几家奇石馆在靠以前的老本撑着。曾经哈密最出名的一个奇石交易市场远通市场也成为了大家的回忆。以后这个行业会不会慢慢消失,谁也没法预测。
这副无字天书是整个藏馆里我最喜欢的一件藏品,上面所有的字都是天然的戈壁奇石,没有任何人工的雕琢。除了右边的天书二字能看懂,其他的字就像甲骨文一样,完全看不懂,所以这件作品才叫《天书》吧。
今天写这篇文章有两个目的,一是想告诉大家我们这里非常好的一个奇石文化圈子在慢慢消失,爱好者和经营这行的人也变的越来越少。也许数年以后只能在这个博物馆里你才能看到这个地方曾经奇石圈子的风光。我不知道其他地方的奇石圈子是不是也在和我们这一样也在经历这样的考验。
另一个目的是想说,私人想开一家博物藏馆实在是太难了,奇石这个行业太难了。因为私人在银行贷款也好,想有一些政策扶持也好,都是很难的事情。最后只能靠自己的一己之力勉强维持,这条路异常艰辛。 其实政府完全可以把当地奇石做成一张城市特色的旅游名片,政策上给予一定的扶持。把这个奇石圈子做成一种旅游文化,把奇石交易市场和各种风格各异的奇石店搞成一个旅游产业。靠经营奇石肯定不是长久之计,再多的石头总有一天会卖完,资源毕竟是有限的。
奇石文化的出路和旅游相结合
结果政府浪费了大量的资金和财力,都做了一些无用功。在一些很偏僻的地方搞起的奇石城,所谓要建当地最大的奇石博物馆。最后荒废在那个荒郊野岭,成为了一个荒废的建筑群。当初为了宣传,花费了那么多人力物力,结果最后成了一场空。导致了我们当地的奇石市场更加混乱,七零八落,最后加快了这个行业的衰败。
其实我只是一个奇石爱好者,不算是圈内人。但是我作为一个当地人,亲眼见证了这个行业由兴旺到衰败。我不希望当地的奇石文化就这样消失了,我也觉得仅仅靠实体店卖观赏石不是拯救这个行业的出路。曾经和内蒙阿拉善齐名的奇石四大圣地之一的哈密奇石圈就这样消失了。
只有把旅游和文化相结合才是拯救当地奇石圈子的出路,与其把大量的奇石资源都贱卖出去,不如用奇石营造一个城市旅游名片。比如在火车站摆一些大型观赏石,营造一个旅游城市的主题。搞一个奇石城市博物馆,打造一个以观赏奇石收藏为名片的旅游生态链,把奇石交易市场和奇石实体店都集中在一个奇石城里。让这些土生土长的靠经营奇石的商户得以生存发展,造就出更多的奇石个人展馆。把真正的精品集中在一起,向世人展示戈壁奇石的魅力,供大家观赏品鉴。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