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景帝七国之乱具体战况(汉景帝时期发生的七国之乱)

“文景之治”被看作汉朝前期的一个太平盛世时期,但是在汉景帝时期因为汉景帝的改革触及了诸侯王的利益,还是发生过一次大的叛乱,史称“七国之乱”。

汉景帝七国之乱具体战况(汉景帝时期发生的七国之乱)(1)

影视剧中的年轻汉景帝

一、叛乱的背景

郡县并存的大环境

汉代初期,是实行“郡国并行制”的。虽然汉高祖刘邦后来规定了异姓不得封王,但是即使是刘姓王也是诸侯国。所以汉朝前期是郡县和诸侯国并存的局面。诸侯国是可以有自己的军队和自己铸币等独立的治国措施的。到了汉文帝的时候,已经有了两三代人的更迭,虽然都姓刘,但是刘姓诸侯和皇帝之间的血缘关系已经疏远。有实力的诸侯对朝廷有了不臣之心的想法已经萌生。

汉景帝七国之乱具体战况(汉景帝时期发生的七国之乱)(2)

太子与吴王子对弈

吴王儿子被杀

吴国的吴王刘濞是汉高祖刘邦的侄子,他因为比刘邦的儿子们都年长,所以刘邦起义之初他已经能够跟随刘邦打仗,并且也立有战功。刘邦得天下后,刘濞被封为吴王。汉文帝的时候吴王的儿子刘贤,有一次入宫陪太子喝酒下棋。不知道因为什么,两个年轻人发生了争执,太子刘启,也就是后来的汉景帝,发怒没控制住自己,就用棋盘把刘贤当场给砸死了。这样吴王刘濞与朝廷就更加离心离德了。

二、叛乱的触发

汉景帝即位以后,想要改掉诸侯国尾大不掉的局面。御史大夫晁错就提出了《削藩策》,要削减诸侯的封地,减少诸侯的特权。

吴王刘濞本来就跟朝廷心存芥蒂,有了削藩策之后,更担心朝廷对诸侯的打压没完没了。就串联胶西王刘昂、楚王刘戊、赵王刘遂、济南王刘辟光、淄川王刘贤、胶东王刘雄渠等准备造反。

不久,汉景帝下诏,削夺刘濞的豫章郡、会稽郡。触发了本来就预谋叛乱的刘濞的造反,刘濞就和窜通好的各位诸侯王公开反叛。他们打着“请诛晁错,以清君侧”的名义,开始了史称“七国之乱”的叛乱之战。

汉景帝七国之乱具体战况(汉景帝时期发生的七国之乱)(3)

七国之乱的漫画书

三、景帝妥协

因为刘濞等早有预谋,七国叛乱之初进展顺利。形势不利于朝廷。当过吴国丞相的袁盎就建议景帝杀晁错以换取七国退兵。可是景帝杀了晁错以后,七国联军认为景帝软弱无能,害怕他们,更加不把朝廷放在眼里。刘濞干脆公开称帝,号称“东帝”,与朝廷分庭抗礼。

汉景帝七国之乱具体战况(汉景帝时期发生的七国之乱)(4)

晁错成为了政治牺牲品

四、景帝决心镇压

晁错也杀了,诏书也撤了,七国还得意忘形,变本加厉。景帝才发现自己的愚蠢,清醒地认识到妥协解决不了问题,于是决心镇压。汉景帝命令周亚夫将军率兵进军河南,打击势力最大的吴楚两军。周亚夫驻军昌邑,坚守不战。支持朝廷,在正面抵御朝廷的梁王多次求救,周亚夫也不为所动,他其实就是让梁王在正面牵制敌人,争取时间。他派出了轻骑兵插入敌后,断绝吴军粮草。吴军断粮之后,军心大乱,士兵纷纷叛逃,周亚夫率军出击,吴军惨败,吴王刘濞逃到东越,被越人杀死了。其他参加叛乱的诸侯王,后来也因为兵败,自杀的自杀,被杀的被杀。

汉景帝七国之乱具体战况(汉景帝时期发生的七国之乱)(5)

平叛作战示意图

五、战争结果

战争结束以后,除了楚国另外立了新王,其他六国皆被废封。汉景帝的削藩战略得以实现,成全了他的心意。周亚夫声东击西,以少胜多,平叛成功,成就了他一代名将的美名。

汉景帝七国之乱具体战况(汉景帝时期发生的七国之乱)(6)

影视剧中的周亚夫将军

一场叛乱,七国失败,既成全了汉景帝的战略目标又成就了周亚夫建功立勋。诸侯国的剪除,为后来的汉武帝开创伟业,奠定了基础。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