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塞山是东吴要塞吗(千古公案西塞山)

前言

凡是上过小学的人,几乎都能背诵由唐朝诗人张志和所作的《渔歌子》:

西塞山前白鹭飞

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

这首诗耳熟能详,朗朗上口,描写了西塞山的恬静惬意的渔家生活,完美结合了浪漫主义自然风光和现实主义的生活图景,成为中小学必背的唐诗佳作。但是由此也引发了湖北黄石和浙江湖州对于“西塞山”这一名胜长达多年的论战和争夺,各地派专家、学者出马,以笔为枪,以舌作剑,双方你来我往,一度成为两地文史界持续时间最长的拉锯战。

黄石编撰《地名志》首先发现“西塞山”地址存疑

在旅游经济刚开始被重视的时期,作为中部地区肩负产业转型重任的中部工业小城——黄石,率先开始发掘自身的自然旅游资源,“西塞山”便成为除矿冶文化遗产之外重点开发的对象。

西塞山在黄石是人人皆知的地名,巍峨耸立的峭壁和山体直插江心,气势雄伟,横断吴楚。自古以来便是文人墨客登高赋诗、各路兵家必争之地。

西塞山是东吴要塞吗(千古公案西塞山)(1)

黄石西塞山临江耸立,俊美奇雄,现为风景名胜

西塞山是东吴要塞吗(千古公案西塞山)(2)

俯瞰黄石西塞山,长江对岸为散花洲

西塞山是东吴要塞吗(千古公案西塞山)(3)

黄石西塞山风景区大门

1982年,德高望重的黄石地方志编撰专家彭汉云同志在统计、整理黄石自然地理实体名称时,发现“西塞山”这一名称在香港出版的地理辞典有多个记载,表述十分模糊,有湖北黄石和浙江湖州两个说法。那么到底哪一个才是张志和笔下的西塞山呢?

多个古籍的记载与黄石西塞山相符合

在黄石地名志专家组一筹莫展之际,大量查阅古籍的工作开始了。很快专家找到了不少与黄石西塞山相符合的证据。在我国北魏时期的著名地理学专著《水经注》中记载

“黄石山连迳江侧,东山偏高,谓之西塞”

西塞山是东吴要塞吗(千古公案西塞山)(4)

《水经注》关于西塞山的描述 (图片来自《黄石记忆》栏目)

这段话描述的正是位于今天黄石市的西塞山,透露出“西塞山”的名称已逾千年的历史。那么,黄石的西塞山是否又是张志和《渔歌子》笔下的“西塞山”呢?专家组又继续查阅古籍资料,力求寻找诗人诗句中的“西塞山”与黄石这座实体西塞山直接的关联证据。

终于,在南宋王象之编写的地理总志《舆地纪胜》中,发现了这样的关于武昌府的地理记载:

“张志和渔父词西塞山边白鹭飞即此”

(今天的黄石市在当时属于武昌府)

西塞山是东吴要塞吗(千古公案西塞山)(5)

《舆地纪胜》表明,西塞山位于武昌府黄石道士矶

另外,北宋著名爱国诗人陆游也曾写过一篇《晚过道士矶》,其中有这样一段:

……自过小孤,临江峰嶂,无出其右。矶一名西塞山,即玄真子《渔父词》所谓“西塞山前白鹭飞者”,李太白《送弟之江东》云:“西塞当中路,南风欲进船”必在荆楚作。

其中,道士矶就在今天黄石市西塞山南部,附近还有地名“道士袱”。

看到这里,诗句中的西塞山基本可以判定,就是黄石的西塞山。但是,黄石地名志的专家为了力求科学、严谨、确凿的证据,决定继续考察张志和本人的生平资料、游历足迹等。(毕竟,各种地理图志的记载是他人视角,只有研究诗人本人,才更接近诗人自己的想法)

张志和本人的生平却指向了湖州

张志和,字子同,号玄真子。唐代诗人。祖籍婺州金华(今浙江金华)

唐大历九年,张志和应时任湖州刺史的颜真卿之邀,前往湖州垂钓,因醉酒不慎落水仙逝。

张志和在作出名传天下的《渔歌子》后,明朝的《万历湖州府志》曾记载张志和在此写下渔父词,写出了“西塞山前白鹭飞”的诗句,似乎表明,张志和本人不仅在浙江为官,渔父词也是写的湖州所见所闻。

但诗中所描述“西塞山”真的就在湖州吗?张志和的渔父词流传千古,历代均有仿作与注释,且各代文献有的互相矛盾。北宋苏轼的一篇《浣溪沙》就这样写道:

西塞山前白鹭飞,散花洲外片帆微。

桃花流水鳜鱼肥,白薜一身青箬笠。

相随到处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苏轼为官黄州(今黄冈),而其诗中所写的“散花洲”正是现在黄石西塞山江对岸的江滩地带,现属于黄冈市浠水县散花镇。很显然,苏轼这首渔歌子的仿作,正表明了张志和所写“西塞山”就是黄石的西塞山。

黄石市地名志编纂组与电视台两度赴湖州考察

为何历代文献相互矛盾?孰是孰非?如何真正还原历史脉络,给出最合理的答案?本着理论结合实践的精神,黄石市地名志专家组不满足于埋头从古籍中寻找证据,而是结合各类古代地理图志的记载,在80年代中期曾前往浙江湖州实地考察,期待从现实的调查中寻找古代传承的蛛丝马迹。这时,疑点又出现了,湖州市主编的《湖州市地理志》并无西塞山的介绍。而通过查阅清朝《雍正浙江通志》以及《万历湖州府志》等地方志,发现湖州的“西塞山”具体地址存在多种说法,一说是在“湖州市区以南”、一说“是在湖州市区以西的西苕溪”,调查组先是走访了当地民众,询问附近是否有“西塞山”的地名,竟无一人听说;其次根据张志和诗句与古书的描述,并未发现符合的地貌。

(编者注:小编本人在数年前曾专程驱车前往湖州“西塞山”处,并未发现任何与诗句相符的地貌、遗迹,当地也未建设旅游景点,挂牌介绍)

西塞山是东吴要塞吗(千古公案西塞山)(6)

《万历湖州府志》对西塞山的记载

30年后的2010年,黄石电视台《黄石记忆》栏目又前往湖州调查探访,依然是无人知晓。

也就是说,湖州并无明确的“西塞山”实体。

西塞山是东吴要塞吗(千古公案西塞山)(7)

黄石电视台《黄石记忆》栏目中走访古书标注的湖州两处“西塞山”,无人听说西塞山,只有“西山”、“妙山”

黄石、湖州,西塞山花落谁家?

考证与溯源工作的难度,就在于要依靠大量历史资料,但又不能完全相信纸面之言。当各家典籍出现冲突,如何判断?如何完整勾勒、探寻出历史的真相?历史科学就像刑侦破案,只不过查的是远古的“案子”,各种蛛丝马迹都是参考依据,而不是现成的答案。

西塞山到底在哪?黄石和湖州均有指向,但是诗人所写一定只有一处,分析判断,取其优者,是历史工作者自身的责任和任务。

综合结论:黄石更胜一筹

张志和虽祖籍浙江,曾多次游历于湖州,但是关于“湖州西塞山”的记载却多有出入,各地资料表述模糊、冲突,当地人也从不知有西塞山的地名。(在黄石与湖州论战开始的时候,湖州方面才逐渐用西塞山命名一些当地公路、地貌等)。因此,专家认为,“湖州西塞山”乃渔父词一诗问世后,诗人同乡与当地官府多为其才华,才将诗句中的西塞山强行附和到湖州,而事实上,湖州并无西塞山之地名传承。现代的调查走访也证明了这一点。

反观黄石,白鹭、鳜鱼、钓叟,单从诗句中这些意象,湖北黄石皆而有之。最关键的是,西塞山自古就是黄石地区人人皆知的地名,是实实在在存在的实体历史传承脉络明确,其状貌、历史遗迹,文人笔墨皆有大量文献记载,且《水经注》、《舆地纪胜》、陆游、苏轼的文献均有注释。至于张志和本人的生平足迹也许更多指向浙江,但是根据彭汉云同志的考证,张志和曾写过一首关于“青草湖”的诗,青草湖即在现在的洞庭湖边的岳阳,岳阳是荆楚腹地,张志和要踏入岳阳,必然要沿江上溯经过黄石西塞山。再结合前文所述的历代后人关于诗句西塞山的考据论述,张志和极有可能是前往岳阳途中经过黄石西塞山,观盛景有感而作诗。除了张志和的这首诗,黄石西塞山还有其他名人佳作,如刘禹锡的《西塞怀古》,这些再次为黄石西塞山增加筹码。

西塞山前白鹭飞,说的,就是黄石的景色。你觉得呢?

附图:黄石专家与湖州专家的在期刊上的“论战

西塞山是东吴要塞吗(千古公案西塞山)(8)

黄石、湖州专家在期刊“论战”


参考来源:

  1. 《黄石市志》2001年版
  2. 黄石电视台《黄石记忆》节目 2010年
  3. 《万历湖州府志》
  4. 《舆地纪胜》 王象之
  5. 《水经注》 郦道元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