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巢长安之战(看小人物坏大事)
匈奴之祸由来已久,关于匈奴人的来历,司马迁在《史记》中写到,匈奴,其先祖夏后氏之苗裔也,曰淳维。夏时的荤粥,殷商时的鬼方,西周时的猃狁,春秋战国时期的戎、狄等,统统都是匈奴的前身,在中国北方大漠崛起前也是在公元前三世纪,和大汉帝国、罗马帝国几乎不分先后。
汉武帝时期对匈奴的发动了六次战役,有马邑之战、河朔之战、漠南之战、河西之战、漠北之战等,其中,马邑之战是第一次巧妙谋略之战,此战由当时的大行令王恢提议,将匈奴主力引诱至汉边境的马邑,大汉集结的30万主力,意图在利用有利地形,歼灭匈奴主力,此战如果成功,将极大的打击匈奴势力,一举改变大汉被动局面。
马邑之战是汉武帝时期著名的事件,那么马邑之战的背景是什么呢?秦汉时期匈奴冒顿单于为了能够自立为王,亲手杀死了他的亲生父亲兴曼单于,并且把周边部落都攻下,统一匈奴各部。随着军事的不断增强,匈奴逐渐走向强盛。在楚汉相争的时候,因为汉朝朝廷无暇管理北部治安,所以冒顿单于借此机会利用兵强马壮的优势攻入北方,这使汉王朝在北方的统治受到直接影响。公元前200年汉高祖刘邦被冒顿单于围困在白登山,虽然最后汉高祖得以突围,但自从这件事过后西汉王朝不得不为了换取边境的安宁委曲求全,同意与匈奴实行和亲政策。
汉朝在经过“文景之治”后,积累了巨额财产并且在政治和军事方面也有了很大的进步,公元前140年汉武帝即位后,对匈奴实施军事打击并且在政治上废除了和亲政策。后来汉武帝又派人去周边国家进行友好往来并且在经济、军事、外交这些有了很大的进步,西汉抗击匈奴的条件已经逐渐成熟起来。匈奴的再次挑衅激起了汉王朝的反抗,最终引发了马邑之战。
马邑之战的过程是怎样的呢?公元前133年农历六月,汉武帝命李广、韩安国、公孙贺率主力部队埋伏在马邑附近。命王恢、李息率兵从侧路准备袭击匈奴并且切断后路,目的是一举消灭敌人。此次作战汉武帝派遣30万精兵,并且在出征前,汉武帝同大臣及商人聂壹商议怎么样诱惑敌人前往马邑。聂壹常年出塞经商在边境也算小有名气,聂壹对单于说他手下有数百人杀死马邑县令易如反掌,等事成之后财物全部归单于所有,但为了防止汉兵追击,匈奴必须得派兵前来接应。因为单于贪婪,所以他听从聂壹的建议,亲自率领十万精兵进入武州塞,聂壹返回马邑后与县令商议并且杀死一名囚犯,把他伪装成县令的头颅挂在了城门之上,以此来糊弄匈奴使者。单于听到使者的报告,马上起身率领大军前往马邑,当匈奴快要到达马邑的时候,单于发现此处有牲畜却没有人。巧合的是匈奴此时正好攻下个边防小亭,俘获了雁门尉使。威逼利诱下尉使将汉军的作战策略全部告诉单于,单于听后先是大惊又是大喜,马上下令让还未抵达汉军包围圈的匈奴大军立刻撤退,就这样王恢的计策失败,匈奴未受到任何损失。
汉军的计划败落,王恢、李息等人已经埋伏好了准备开战,得知匈奴退兵后非常惊讶,王恢认为自己的兵力打不过匈奴也就只好撤退。韩安国发现好几天没动静于是就改变原来的作战方案私自率兵出击但一无所获。
汉朝马邑之战失败的影响巨大,从此匈奴发狠,四处出兵侵扰汉朝的边境,致使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匈奴用这个方式来报复汉武帝。汉武帝因马邑之战没有成功伏击匈奴,反而使黎民百姓陷水深火热中深感痛恨与自责,将马邑之战失败的责任全部怪罪于当时提供计策的王恢,王恢不堪忍受随即自杀谢罪。
一个庞大的军事计划,一个严密的歼灭行动,因为一个小吏的叛变而付诸东流,此事提醒人们,要擦亮眼睛时刻警惕今天的汉奸卖国贼,这些肖小不过小丑而已,但是却能误国害民,坏大事。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