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县这个城市怎么样(为何偏偏称为凤城)

丰县是龙城,为何偏偏称为凤城

原创 淮海民俗文化网 2018-05-08

作者 季朗友

丰县这个城市怎么样(为何偏偏称为凤城)(1)

一、龙城丰县


古城丰县,汉代之前称丰邑,公元前256年腊月二十四日汉高祖刘邦诞生丰邑中阳里。《史记》“其先刘媪尝息大泽之陂,梦与神遇。是时雷电晦冥,太公往视,则见蛟龙於其上。已而有身,遂产高祖”。龙雾桥在丰县城东北2.5公里处,(今河滨北路白帝河畔)。

按说龙生刘邦,刘邦是皇帝贵为真龙天子,中国历史上还没有那个皇帝,有刘邦这样的龙身份。丰县应是标准的龙城,为何偏偏别称凤城,这是一个值得丰县人探索的一个问题。丰县是龙,为何称凤,这绝不是像传说凤落丰县那样简单,这背后又有怎样的起因?

在中国,龙经历了四个较大的发展阶段,龙被神化后,从秦汉时期起,龙又与帝王崇拜结合在一起。在秦汉时期,中国大统一,要求有一个与之相适应的大神,以整合各地、各民族的信仰,龙崇拜便与帝王崇拜结合在一起。中国古代帝王把自己成是龙神的化身或龙神之子,或把自己说成是受龙神保护的人。

其目的借助龙威,获得人们普遍信任和支持,最后达到崇拜之地。刘邦是一个非常聪慧的人,也是一个有重大志向的人,把自己宣传龙之子,就是要干帝王业,自己就是真龙天子,于是,造出龙雾桥其母受孕传说。

按常理来说,丰县是帝王之乡,刘邦故里。应是标准的龙城,却偏偏别称凤城。笔者感到,丰县得到凤,失去龙,是办了件,抓了芝麻,丢了西瓜的事,这可是陪本的买卖。

为什么这样讲呢?邑人刘邦贵为天子,没有得到县民应有的尊重,历史上的丰县人更没有把这位真龙天子作为县人的一种骄傲。一个县能出一个开国皇帝,是了不起的事,更是荣耀之事,况且刘邦创造了稳定的大汉王朝,轻徭薄赋,休养生息,较好地解放人们的禁锢动力,从而推动汉文化的奠基发展。

汉朝一直也是封建社会,荣耀之极的王朝,他的家乡为什么会对龙无动于衷呢?龙、凤同为中华民族两大图腾系统,龙被尊为皇帝,凤被冠为皇后,凤和龙比起来,显然要次一个等级。

丰县为何要次之呢?并把凤的光环紧紧扣在丰县人头上,洋洋自得,没有人会想到,离开龙对丰县的历史文化有多大的伤害?要弄明白这件事情,并非一件易事。


二、抹黑刘邦


汉代以后,刘邦在两千年里时间里,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刘邦回报丰县的是,汤沐邑,免除了丰县百姓的田赋。作为外地人,不重视研究刘邦有情可原。

丰县人对刘邦重视远远不够,虽然县城里有高祖庙,历代丰县人对刘邦研究受到局限,没有把刘邦精神及汉文化发扬光大。

这是为什么呢?刘邦青年时,还是一个市井人物。被人们视为是个泼皮无赖,好酒及色。是个浪荡不守业,不农耕的败家子。

是什么让刘邦在丰县边缘化?

刘邦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布衣皇帝,封建社会的奴役思想也长期影响着一些腐儒、酸儒、庸儒狭隘思想,他们认为皇帝就应该是贵族,就应该表现出高贵思想。这类人不了解刘邦,极力去丑化刘邦,嫉妒刘邦。

(1)宋代李安易一首《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这首诗对刘邦的声誉影响更大,起到了后世人对刘邦关键看法。李清照这首诗里虽然没提刘邦,项羽、刘邦这对分不开的冤家,自古都是胜者为王,败者冦。

可见人们日常偏见刘邦有多大。这首诗项羽是大英雄,从而人们联想到刘邦产生错觉!

(2)元代睢景臣是著名散曲、杂剧作家,《哨遍•高祖还乡》此曲以嬉笑怒骂的手法,通过一个熟悉刘邦底细的乡民的口吻,把刘邦“威加海内兮归故乡”之举,写出一场滑稽可笑的闹剧,以辛辣的语言,剥露了刘邦微贱时期的丑恶行径,从而揭露了刘邦的无赖出身,剥下封建帝王的神圣面具,把刘邦刻化成一个彻头彻尾的泼皮无赖的形象。

(3)近代李宗吾《厚黑学》,说刘邦之黑,举楚汉争霸的事来证明。盖项羽先生不厚不黑,所以失败。

刘邦先生既厚且黑,故能成功。刘邦先生的心肠之黑,是与生俱来,可谓“天纵将圣”;至于脸皮之厚,还需要加点学力。

从这里可以看出,李宗吾彻头彻尾地在胡说,为了达到自己所谓创造的厚黑,连历史事实不顾,不加分析,一派胡言乱语!从这里可以看出李先生也是厚黑之人。

从以上可以看出,元代开始至近代,历史上文化名人不断加工创造丑化刘邦,这就造成了好多不明事理人群,开始抵触刘邦长期以来,人们只记住了他的无赖,丰县人更是这样。

把刘邦伟大的一面抛弃,认为刘邦有不光彩的记录。一直把刘邦边缘化。作为刘邦家乡丰县人,爱不爱刘邦,总结丰县历代人文历史可以说丰县人不太喜欢这位皇帝老乡。

只有到天下大旱之时,才想起刘邦,想到龙雾桥。官民一致,举行盛大的礼仪,到城东北5里龙雾桥去求甘霖。

可以恳定的说,1980年以前,丰县除了几块龙雾桥求雨古碑,再也没有任何与刘邦有关的实物了。

只剩下几则与刘邦有关的传说。《天下碑录》:高祖感应碑延熹十年丰令刘齊亹立,在丰县城北,距龙雾桥不远。如果丰县从汉代后,历代县人都能对刘邦歌功颂德,刻碑建庙,虔诚奉供高祖。

那么丰县的高祖庙将是规模宏大建筑群,古碑林立。今天的丰县一定是驰名全国的历史文化名城。


三、凤凰真的与丰县无关


丰县又为什么称凤城呢?丰县最早称凤城的记录在明隆庆版《丰县志》上,邑名:“丰又名凤城。按唐白乐夭咏朱陈村诗云,徐州古丰县”。

在该志城池篇说,“城之西南角独高丈许,旧名凤凰嗉,垂左翼于东南,右翼于西北,各长数百丈,此凤城之所由名也”。

查阅明正统本《彭城志》,及嘉靖本《徐州志》,丰县条均无凤城为丰县别称。由此可见丰县别称凤城源于明代所修《丰县志》,公元1569年。

清顺治十三年(公元1656年)丰县知县闫玿主修,丰县名士张逢宸主纂新修丰县志,是现存最早的清代丰县地方志书。

在这部志书里,灾祥篇:(第2页)“晋武帝太始五年五月辛卯,凤凰将九雏见于丰之西城,十一月甲子复至群鸟随之”。

《晋书穆帝纪》:“(升平四年)二月,凤凰将九雏见于丰城”。

《玉海》:“穆帝升平四年二月辛亥凤凰将九雏见于丰城”。

很显然顺治《丰县志》的作者,抄袭了《玉海》与《晋书》。《玉海》及《晋书》所说的丰城并不是丰县城,通读全篇而是江西丰城县。

顺治《丰县志》的主纂把丰城二字误认为是丰县。或有意綦改拨高,向丰县脸上贴金。

丰县著名文史专家原丰县史志办公室主任高昌忠先生,通过对顺治版《丰县志》的研读发现,通篇县志,这类错误不少,应是编撰有意而为之。

县志人物传记,朱温之将杨之厚,五代史杨之厚是颖州金沟人,顺治丰县志改为丰县午沟人。因为丰县有午沟集,是朱温的家乡,把金沟改为午沟,从而把杨之厚变为丰人。有一烈女是渤海秦台人,一看到秦台二字又拉入丰县,像类似讹误的情况,统统拉入《丰县志》,标为丰县人,丰县事。

由于顺治《丰县志》错误地把凤凰落入丰县,夯实成为坐标。有了这条官方记载。从此凤凰落入丰县的民间传说,风生云起,被人们传说的有头有尾,活灵光鲜。凤凰与丰县有了不解之源。

不光有凤凰光临丰县传说,还有束凤镇凤的传说,米执在丰县坐官,因为丰县是凤凰城,凤凰吃米,米执在丰县城西南凤凰嗉,派人挖了一道寨河,筑堤把凤凰压住了。叫凤舞不起,失去灵气。这些都是人为创造出的附会。

徐州地区出土的汉画像石,有诸多凤鸟图案,这些凤鸟身影出现在墓室建筑上,墓门、立柱、横梁、正室中堂、山尘等等随处可见。凤凰图案龙凤呈祥、交环相扣、抬足振翅、含丹衔绶、仙树展翅、门楼亮羽等等。如铜山县汉王元和三年年汉画像石墓中就有凤凰形象。墓石中第9石,屋顶立一展翅凤凰。

《旧五代史后梁列传》九,记载硃珍,徐州丰县雍凤里人也。丰县博物馆藏宋碑上面刻有雍凤村。据高昌忠先生讲,宋碑上6个乡,170个村庄排序,雍凤村应在今天的丰县北部顺河镇或镇东南与师寨镇交界处。雍字的释义,

1、古同拥,拥有。

2、鸟和鸣声。根据雍凤里雍字笔者分析,应该是一种稀见的鸟鸣声。说明对凤凰的一种期盼。

在丰县民间有谚语“凤凰不落无宝之地”、“没有梧桐树,难招凤凰来”。还有《凤凰点穴》,《蚂蚁筑坟》的神话传说。

这一切说明,凤凰在丰县受到人们的喜爱,有一定的渊源关系。综合以上资料可以看出,凤凰在徐州地区人们心中,被列为祥和的神鸟,受到人们的追捧与敬重。

凤和凰原指两种五彩鸟。凤是凤鸟,凰为皇鸟。后来人们通常将凤凰解释为雌雄不同的同一种鸟。现实世界里并不存的实体鸟类。凤凰的形状,是人们从现实中找到一些鸟的形象,去附和、拼凑、美化、组成的。

神奇美丽的的凤凰,是封建社会人们对神灵虔诚崇仰、顶礼膜拜而创造出来的一种神性的动物。后来,慢慢地衍变一种重要的图腾。

在唐代出现凤凰热,有人统计过,在《全唐诗》中,凤字出现了2978次,凰字282次,鸾字1080次。这三个字占全唐诗总目数的十分之一,平均约每十首唐诗就有一个凤字或凰字或鸾。这样看丰县唐代出现雍凤里也就不奇怪了。

到了明清时期,团凤图案是独具一格的佈饰品,出现在民间的蓝印花布、刺绣、挑花上。凤纹装饰在木雕、石雕、砖雕上进入百姓的千家万戶。

丰县城出现与凤凰的关联,应是宋末及元朝时期,经过一二百年的酝酿,到了明代县境出现了凤凰嗉、凤鸣塔,凤凰深入邑人心里,人们心安理得接受凤凰与丰县所谓真实的关系,凤城成了丰县的别称。

到了清代,受顺治《丰县志》,错误地引用凤落丰城的影响,民间滋生出凤凰出现在丰县神话传说。

使凤凰在丰县生根发芽,成了丰县人本地的最爱。丰县别称凤城,应从明朝早期开始,如果宋元间就有别称凤城,明正统《彭城志》、嘉靖《徐州志》,不可能没有记载。近二、三十年介绍丰县时,又增加了一句,相传远古时代曾有凤凰落于此地得名。

这是一句非常笑话的事,也是于情于理都讲不通的事。远古时代是一个定性词,特指的是约距今300万年一一公元前21世纪的世界。那时凤凰人们还没制造出来,也就是说凤凰还没有诞生,怎么能飞落到丰县,这样说是一件很荒唐的事。


四、伟大的政治家


明代丰县境内的士大夫,愚腐的臭儒,作为刘邦家乡的人,没有真正是分析刘邦的是是非非。他们咬住巿井中的刘邦所谓的劣质不放,实际上是一叶障目。

刘邦是一位非常出色的政治家、卓越的战略家和指挥家。对汉民族的发展及中国的统一有突出贡献。刘邦是一位爱民亲民的政治家。他率兵进入关中,占领咸阳,和百姓约法三章。

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费除多如牛毛的秦法。使百姓马上安居下来,进行有序的恢复农耕生产。刘邦是一个有宽阔胸怀,站立有高度的政治家,当时的将相王候所不能及的。

看看项羽的所作所为,是以大焚烧、大劫掠、大坑杀、大破坏、大掘墓在当时著称于世。

项羽的残暴杀人,花样百出、令人瞠目结舌。他常规杀人方法有坑杀、烧杀、斩杀、活剐他最喜欢的杀人之法,是将人烹杀。《史记.项羽本纪》中共记载了项羽起义军六次大屠杀。

两次屠城杀尽襄城、城阳全城平民,在新安坑杀秦军降卒20万。另外三次大杀戮平民无计,令人发指!项羽不是一位大英雄,是一个杀人狂,是一个狂暴屠夫。

他的失败是必然的,他的悲壮,两千年来反而得到人们的同情。假如项羽统当了皇帝,这是一个可怕的后果,不可能有盛世和长治久安,中国将四分五裂!

刘邦在中国历史两千里,一直至今,人们对刘邦都没有一个正确认识,站到一个高度,去全方位去了解刘邦。

只有高明的政治家,才能看清刘邦,英国著名历史学家约瑟.汤恩比评论说:“人类历史上最有远见、对后世影响最大的两位政治人物,一位是开创罗马帝国的恺撤,另一位便是创建大汉文明的汉高祖刘邦”。毛泽东对刘邦的评价,“封建皇帝里边最历害的一个”。

刘邦是男人,是龙不是凤,更不是女人。他是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两千年来对他有不少的曲解,今天,更多的人们公平认识到刘邦是个了不起的皇帝。这与家乡的乡贤努力分不开的,在京的史为乐、王鼎杰两位先生。

白光华、高昌忠、许砚君、石培明、丁维军,沛籍的宗明、丁养沛等等这些先生,他们都对刘邦长期研究,和充奋的理解,正是他们这些人的努力,刘邦走出丰沛大地,受到人们尊重和喜爱。


五、是谁割了丰县龙乡


是谁割了丰县龙居地,可以说那个飞不起的凤凰,又是谁伪造了这只凤凰。宋、元时期一帮破落的所谓文化儒生,他们连年入仕途无望。

到了晩年他们自己认为多读几本,受朱理思想及“李眼镜”、“睢胡扯”的影响,甚至认为自己境界高于刘邦,他们不欢迎刘邦这位老乡。

对刘邦轻蔑、抵触。又想美化丰县,虽然有去刘邦化,但他们想到丰县有龙,有龙就应该有凤,可谓把丰县美化到极致,也做到了一个县有龙又凤,真是天一无缝。从此造出凤凰与丰县关系,也开始了丰县去龙拥凤道路。

到了清代中末期,更有“高人”,造岀所谓民间传说,《凤凰膆》、《小五门》、《蜘蛛封门》等,这些低级传说,经不起一点点考证。

荒诞可笑,凤凰膆传说刘邦母亲必吃凤凰膆土才可诞生,刘邦父亲拾了沾有凤凰膆土的西瓜皮,回到家把西瓜皮熬水喝下,刘邦才下生。明代科学家徐光启《农政全书》记载西瓜,“种出西域,故之名”。

战国时代西瓜根本没有在中国出现。《小五门》下生一天的孩子会说话,会行动,违反天性生理。

《蜘蛛封门》显然是受评书、鼓词启发转移过来的。可这些传说,对丰县杀伤力是巨大的,它彻底割裂了刘邦与丰县关系,就是说刘邦一出生就到沛县啦。得出结论什么“丰生沛养”。这决是子虚乌有的事。

《史记》载刘邦壮年入沛,也就是刘邦35余岁以后才到沛县做官为亭长。

这几则传说,明显地受明清小说影响,创造胡编转移到刘邦身上。是谁编造的呢?决不是丰县民间大众。而是丰县破落愚腐儒生,他们不喜欢刘邦向儒生帽子尿溺以辱之……其目的把刘邦彻底赶出丰县! 高昌忠先生认为,这些传说,是从民国前期开始流传起来。

这几则荒诞的所谓传说,在丰县城乡生了根发芽,至今被经典,刘邦丰生沛养。这样传说,也给了沛县安国机会,现在安国高举刘邦童年地方,实而非常可笑,为争刘邦不顾史实。


六、关于刘邦的籍贯


我有好多沛县朋友,并且关系也不错,我不想卷入刘邦丰沛县之争。只是从2017年下半年,网络为了博得人们的眼球,纷纷报道丰沛县刘邦籍贯之争。确实让丰、沛火了一把。刘邦出生于公元前256年,也就是战国未期。

著名文化学者王鼎杰先生说,如果要搞清楚刘邦是丰县人,还是沛县人,就必须先搞清当时刘邦出生时,楚国行政区化。可以说刘邦出生及到35岁时还是战国时期人。

公元前221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秦朝,也就是说刘邦35岁后,又成了秦国人。沛县建县各版《辞海》明确记载,“秦置县”。

这一说法得到丰沛人公开认可,这就说35岁以前刘邦并不是沛县人,因为那时还没有沛县,这个准确真实的论点可以看出,刘邦的籍贯确实与沛县没有任何关系!

那时刘邦是那里的人?当然是丰县人,为什么这样讲,刘邦祖父称丰公,这说明在战国时,丰已经有了一个地理概念,不然,为什么不称沛公,滕公、徐公、萧公等。

虽然没有准确丰县建县时间,可以说公元前356前后当时丰县地域已经有了城邑。至于丰县是否战国建县,值得研究。

关于刘邦是丰县人,还是沛县人的问题。司马迁《史记》很清楚,高祖沛丰邑中阳里人。中阳里就在现在丰县城区,刘邦是丰县城区人,这是不容质疑的。两千余年这个地理位置一直没有改变。

任何别有用心的人,想把它搬出丰县城,就是搬石头砸自己的脚,落个笑柄!别管当时丰县是沛郡,还是沛县,都不能改变一个事实,丰邑中阳里人。

当年沛县也不是今天的沛县,行政区域有着根本变化。试问,1953年前丰沛二县属于山东省,从那时过来的人,有谁说是山东人?

不论古时还是今天人们说籍贯,以出生地为准。毛泽东一生在韶山时间不多,为什么不说他是北京人的呢?

就是出生地为籍贯的道理。还以毛泽东籍贯为例,韶山是湖南省辖县级巿,今天韶山前面没有湘潭二字啦。

沛县发展汉皇文化无可非议,但不应再说刘邦为沛县人!应该尊重历史事实,因为你今所说的话,做的事,是给今天的人听的,也是给今天人看的!

丰县有丰县的特长,沛县有沛县的优势。丰沛二县应携起手来,把刘邦与汉文化做强做大!

今天,作为刘邦家乡的每一个人,都要真正去了解刘邦,正确宣扬刘邦。不要狭隘卷入丰沛之县所谓争刘邦。

不能正确看待刘邦,争来又有何用?刘邦不是一县一域的人物,他是中国的伟大政治家!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