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后期为何抑制卫青(-为什么卫青能取得胜利)

龙城之战在汉匈交战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是汉王朝对战匈奴的第一次胜利,对于大汉王朝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汉朝自高祖刘邦建国以来,屡屡受到北方匈奴的掠夺羞辱,如汉高祖刘邦“白登七日”之困,吕后受到冒顿单于书信之辱,匈奴铁骑入关,对汉朝边郡百姓的烧杀劫掠一直是汉王朝的心腹大患。龙城的胜利打破了自汉初以来“匈奴不可战胜”的神话,大大鼓舞了汉军士气,成为汉匈战争的转折点。

龙城之战的领兵大将卫青也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一个从奴隶到大将军,封万户侯的典范。

汉武帝后期为何抑制卫青(-为什么卫青能取得胜利)(1)

元光六年(公元前129年),匈奴兴兵南下,汉武帝任命卫青为车骑将军从上谷出兵迎击匈奴。同时汉武帝还委派了另外3名将军,骑将军公孙敖从代郡出兵,轻车将军公孙贺从云中出兵,骁骑将军李广从雁门出兵。四路将领各率一万骑兵,最后的结果是:公孙敖损兵7000逃回汉境,李广全军覆没,自己也被俘虏, 幸好遇到机会得以逃脱,公孙贺也是无功而返。只有卫青一人取得了胜利,斩首700余人,虽说战果不是很大,但是这毕竟是汉王朝对匈奴的首次胜利。

首先,这次战争是汉王朝首次使用骑兵与匈奴进行作战,其他将领对于骑兵的战术运用并不熟悉,纯粹使用步兵的战术,成了骑在马上的步兵,不能有效的发挥骑兵的作用。而卫青作为汉王朝骑兵的首创之人,负责汉朝马匹的选择、饲养,同时又作为汉武帝的亲随,常在上林苑锻炼骑兵战术,所以说卫青在这次战争中是有战术基础的。

其次,卫青在此次作战中选对了进攻目标,匈奴作为游牧民族,时常迁徙到不同的地方去,对于不熟悉草原的汉朝将领来说很难追踪到目标。卫青就选择了匈奴的圣地“龙城”,此处作为匈奴祭天的地方,自然会有匈奴人守护。所以卫青选择一个固定的地方作为目标是很正确的,带好了向导,就一定能打到这个地方。

再者,卫青作为后起的青年将军,敢于深入敌境,有执行汉武帝决策的决心,敢于对匈奴的纵深发动进攻,对出长城400里的目标发动进攻, 在匈奴境内纵横800里,开启了“闪电战”,后被霍去病得以灵活运用,并发扬光大。

最后,卫青作为骑弩出身的将军,从小身份卑微,所以他本人比较体恤下属,与士卒同甘苦,能够身先士卒,士卒都愿意为其效力。自然他所布置的战术任务,士兵们都会去认真执行。这样取得胜利就水到渠成了。

大家认为卫青为什么能取得胜利呢,欢迎来留言讨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