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日2有多烂(官二代小团体不走心的叮咣五四反击战)

独立日2有多烂(官二代小团体不走心的叮咣五四反击战)(1)

《独立日:卷土重来》

热映区

独立日:卷土重来

导演: 罗兰·艾默里奇

编剧: 罗兰·艾默里奇 / 迪安·德夫林 / 尼古拉斯·莱特 / 詹姆斯·A·伍兹 / 詹姆斯·范德比尔特 / 卡特·布兰查德

主演: 利亚姆·海姆斯沃斯 / 杰夫·高布伦 / 比尔·普尔曼 / 麦卡·梦露 / 特拉维斯·托普 /...

类型: 动作 / 科幻 / 冒险 / 灾难

制片国家/地区: 美国

语言: 英语

上映日期: 2016-06-24(中国大陆/美国)

片长: 120分钟

官二代小团体不走心的叮咣五四反击战

文/汪佳琪的闲扯

20年前,一场振奋人心的讲话让人类在末日面前联合起来,为了生存而战,也是在那一天,7月4日不仅仅是美国的独立日,而是成为了属于全人类的独立日。而导演罗兰·艾默里奇并不想就此收手,而是在不断等待时机,等待视觉技术的成熟,等待一个让独立日再次深入人心的机会。《独立日2:卷土重来》虽然在第一部上映之后就不乏续集的传言,然而这样一部开创了之后美国主旋律科幻片一大王牌套路的里程碑式电影要出续集可谓是难上加难,尤其是在20年后当年的套路已经经过了泛滥到进一步融入各种元素而产生分支的漫长演化过程,在这样一个不断演进的世界电影市场中能想要再次抓住观众的心可就不能仅仅靠“独立日”这个金字招牌了。

独立日2有多烂(官二代小团体不走心的叮咣五四反击战)(2)

《独立日2:卷土重来》在制作上对于导演本人意义重大,整整二十年的等待让这部艾默里奇导演生涯中第一次执导的续集大有一部“集大成者”的野心。被称为“灾难大师”的艾默里奇在《独立日》之后不断精进自己花式毁灭人类的手段,从《哥斯拉》中的巨兽袭城到《后天》中席卷世界的冰河时期,再到《2012》中达到了大场面灾难片的登峰造极,似乎都是再技术上为了更好地展现《独立日2》而做出的尝试。当然也不乏《惊天危机》这样小范围精修白宫毁灭术的电影。总而言之《独立日2》的大场面虽然震撼,但对于多年来习惯于影院视听效果的老影迷来说在形式上未能再次让大家眼前一亮,当然造成这个差强人意的效果也不是单方面原因,之后会详细说一下,单论效果也只有IMAX能让我们提神了,就个人体验来说普通3D影厅已经不够满足了。

独立日2有多烂(官二代小团体不走心的叮咣五四反击战)(3)

V S

独立日2有多烂(官二代小团体不走心的叮咣五四反击战)(4)

&

独立日2有多烂(官二代小团体不走心的叮咣五四反击战)(5)

与艾默里奇此前的作品相比就会明显感到本片在时长上的拘谨,不管是因为资金问题还是出于怎样的考虑,对于一部反应全人类灾难的视效大片来说太短了。《2012》有足足158分钟,第一部也有145分钟,就连1998年版的《哥斯拉》也有139分钟,而这部试图在格局上做得更大还要兼顾情怀的电影竟然只有120分钟无疑是令人费解的。这样最直观的后果是大场面的碎片化处理,《2012》中的加州沦陷,黄石喷发与喜马拉雅洪水漫峰构成了片中的三根支柱,危机层层递进让观众深陷其中,而其余的情节也逐层为这三个高潮推进。不管你的印象多么淡薄,即使忘却了所有的情节,我想这三个场面将会是在你脑中留到最后的。这种套路与罗兰·艾默里奇自身身为“点子导演”的特点密不可分,他的电影往往是萌生于一个个的画面之中,就比如技术的成熟让艾默里奇开始想他脑海中那种疯狂的场面应可以被当今的技术所驾驭了,所以我要拍第二部,呃…怎么让这些场面串联起来呢?开始编剧本吧。

独立日2有多烂(官二代小团体不走心的叮咣五四反击战)(6)

独立日2有多烂(官二代小团体不走心的叮咣五四反击战)(7)

在这一部中除了结尾的外星人蜂后以及飞船的阻击战能被称之为一个完整的段落之外没有第二个高潮能看到导演在炫技之外的用心打磨。不论是月球还是地球都感觉像是资金不够了在快进,最有标志性的巨型飞船在大气层中燃烧的场景没有被充分利用。当然这次的飞船在粗暴程度上真的是前所未有,在创意上不足就用规模来补。当《2012》上映之后有很多影迷和业内人士甚至认为这封住了规模性灾难的上限,很难再有突破了。如今,这个记录再一次被曾经的缔造者刷新,仅仅自带引力这个设定就已经足够猖狂了。有影迷调侃道这和《超人:钢铁之躯》有几分相似,但是别忘了…氪星人那是引力武器,而这个自带引力的概念就像是我走在路上一不注意踩死了一堆蚂蚁那样,毁灭性的打击,但我毫不在意。

独立日2有多烂(官二代小团体不走心的叮咣五四反击战)(8)

至于为什么会觉得那么震撼的场面没有当年的微缩模型带给我的恐惧,为什么在老总统带着情怀再次为人类的生存而演讲的时候没有当年的激动人心,前面没有耐心的铺排要负很大责任。我们都知道外星人肯定会再次反攻,但没想到这么突然。读过《三体2:黑暗森林》的观众对于这里肯定多少会觉得似曾相识。20年的时间让人类拥有了强大的科技和战斗力,在太阳系中设置层层防御系统,第一部毁灭人类城市的大炮已经被广泛安置,仿佛面对未来的威胁有了绝对的胜算,然而这一切都在瞬间被击溃。《三体》在末日之战上处理的更加极端,人类发展时间更长,宇宙舰队更加唬人,被摧毁的也更加惨烈,然而敌人只是一颗水滴。当然令我读到这里屏住呼吸,目瞪口呆着阅读接下来的文字的不仅仅在于场面,而是那种不可言说的绝望。回到电影,从发现外星人反攻的确凿证据到地球被攻陷的过程非常之短,甚至连为何人类遍布太阳系的监测器没有发现这么巨大的飞船都懒得解释一下,相比之下《独立日》中从外星飞船袭来到发动攻击是有一个层层递进的悬疑过程的,如何破解信号发现真相是最吸引人的,不只是那些浮在城市上空的城市毁灭舰。《2012》中对于灾难确认同样如此,甚至《后天》也是。它们的套路有一个共同点,最初只有少数人发现了异象,但没什么人相信,最后当大家发现真相后却无计可施,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命运走向毁灭。在第二部中是没有这个叙事空间的。

独立日2有多烂(官二代小团体不走心的叮咣五四反击战)(9)

独立日2有多烂(官二代小团体不走心的叮咣五四反击战)(10)

除此之外就是人物塑造的崩盘。我非常反感一种定势思维,将视效大片与“无脑”联系起来,以及“这种片子看着爽就得了,要什么剧情”,那你怎么不去看A片反而来看“电影”呢?但不幸的是《独立日2》失误了,灾难片触动人心的是平凡人在悬殊力量面前用人性的光辉抵抗残酷命运,展现了不屈与温情,当然还有人类的尊严。简单来说,就是角色的“死得其所”。在这部中导演似乎对新一代主角们施加了魔法,三个人的至亲分别死在了他们面前,一对兄弟的父母在上一集中被杀,同质化到不可思异。除了老总统靠着情怀牌还算可以之外,你完全感受不到《2012》中总统与女儿临别对话的感动,视效轰炸取代了一切成为了绝对主角。在新生代一批演员中只有饰演老总统女儿的麦卡梦露勉强及格,剩下的工资估计估计全给特效了。

至于杨颖,我承认国内演员对于这种级别的绿幕拍摄缺乏经验与想象力,也不同意国内观众对于好莱坞大片中的中国面孔的无端反感,但是她之后的表现我还以为蒋叔叔依然健在。

独立日2有多烂(官二代小团体不走心的叮咣五四反击战)(11)

影片启用的新一代在设定上保持了与上一部的紧密联系,但给人的感觉除了杰夫·高布伦等一票老演员的回归与片中不厌其烦的“20年前…”与“1996年…”,我看不到它与前部的关系有多少。人物的传承不仅仅是停留在口头上,讲真迪兰·希勒点上一根雪茄的效果比他打一百架外星战机都强。而且这个为了情怀搞出的套路反而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了抹杀第一部激情的罪魁祸首。第一部中一个搞技术的“民科”,一个屌屌的飞行员,一个疯疯癫癫的平民与美国总统并肩作战,在军方束手无策的时候是这些一个个原本不出众的也没多大联系的小人物联合了起来,机缘巧合让他们成为了胜利的关键,这种个人的逆袭与人类的逆袭相呼应。而这一部变成了美国总统的女儿,战争英雄的儿子,月球基地首领的亲人以及曾经的王牌飞行员,连无敌校车与必须救狗这样的老梗儿也没落下的艾默里奇竟然唯独忽略了这个问题,人类的反抗无形中从每个人的反抗变成了精英阶层的反抗,格局再大也然并卵,所以只能拿死父母来凑数,尴尬致死。在整体效果上南辕北辙。不愧是艾默里奇多年导演生涯中第一次执导续集。

独立日2有多烂(官二代小团体不走心的叮咣五四反击战)(12)

尽管如此,艾默里奇的野心还是可以瞥见的。对于外星人有了更加细致的展示,甚至还试图用新种族来一场“星球大战”,可以预见“独立日”将继美国的变成世界的之后,再一次升级成为宇宙的。(只求外星人的智商能不掉线,一招被用了两次,真不知道你们这智商怎么造出来的高科技飞船)就看你的经费如何燃烧了~不过在那之前,劝导演还是收收自己对续集电影的恶意吧,《独立日2》的水平没什么可自豪的。(不过作为老粉丝还是很期待下一集!)

说些题外话,我对于中国越来越多的参与好莱坞大制作表示支持,促进交流学习必然是好的,然而Gov傲慢的态度还是令人厌恶。中国在上一部的世界反击中都没被提到,而在这一部中则一跃成为月球基地的主人,杨颖也绝对不是打酱油。不管大飞船是不是趴在大西洋,你在海报上看不到中国的地标建筑被毁。《碟中谍4》炸了克里姆林宫也没见俄罗斯翻脸,倒是咱们这种迷之傲慢保守令人反感到极致。

————————

【更多精彩原创影评、最新影视资讯、最热影视资源,欢迎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吃葡萄不吐葡萄槽”】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