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电式混动能上蓝牌嘛(上绿牌标准是什么)

随着市面上出现越来越多的混合动力车,厂家开始对混动技术更进一步地开发研究,国产品牌更是在混动方面互相竞争,目前市面上有比亚迪DM-i、长安蓝鲸iDD混动、华为汽车问界增程电动、本田i-MMD技术、WEY摩卡DHT混动等,弱混、插混、增程电动这几种到底有何区别,上绿牌的标准是什么?下面我们来详细科普。

插电式混动能上蓝牌嘛(上绿牌标准是什么)(1)

四种混合动力分析

顾名思义,混合动力就是两种不同的动力系统组合在一起,为车辆带来驱动力。目前最常见的就是汽油 电机混合动力,以及欧洲市场的柴油 电机混合动力。混动汽车主要有以下三种类型:FHEV强混合动力车、轻度混合动力车、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和增程式电动。

插电式混动能上蓝牌嘛(上绿牌标准是什么)(2)

FHEV强混合动力是一种可以靠内燃机带动,也可以靠电动机带动,或者两者结合带动的车辆。这些车使用了大容量的电池组,动力路径完全分离,电机和内燃机没有直接性的联系,通过相互转换机械动力和电力,在动力传动系统中具有很大灵活性,电池的充电完全靠动能回收,或者内燃机发电,像传祺GS8的混动和吉利的雷神混动就是这种。

插电式混动能上蓝牌嘛(上绿牌标准是什么)(3)

第二种是弱混,也就是轻度混合动力,这是一种没有纯电模式的车辆,因为电机本身没有足够的动力来推动车辆。电机通常安装在发动机和变速器之间,代替变矩器,用于在加速时提供额外的推进能量。同时电机用于动能回收,轻混车具有小电池小电机机/发电机,成本较低,包括常见的48V轻混。轻度混合动力车的目标是节省燃油,在城市驾驶中最多可节省15%。

插电式混动能上蓝牌嘛(上绿牌标准是什么)(4)

第三类PHEV,就是插电式混合动力,与前面两种最大的区别是,PHEV需要充电,和电动车一样由充电接口,是一种真正结合了电动车与燃油车的技术,通常电池的容量较大。可以在纯电模式下运行更多的里程,大多数车型的纯电续航超过了100公里,目前上绿牌的标准是纯电模式续航超过50公里,因此这类车可以上绿牌,FHEV 使用上述所有技术,是最省油的混合动力汽车类型。它们还能够以串联模式、并联模式或纯电动模式运行。包括比亚迪DM-i、长安蓝鲸iDD混动等。

插电式混动能上蓝牌嘛(上绿牌标准是什么)(5)

第四类增程式电动,虽然被称为电动车,其实也是串联混合动力的一种,因为配备了内燃机,这种车辆的内燃机不负责驱动,只用来在电池电量较低时发电,提供电能,让内燃级处于较高效率的转速内工作,比如华为汽车问界增程电动、理想ONE增程等,都是这类技术。

插电式混动能上蓝牌嘛(上绿牌标准是什么)(6)

插电式混动能上蓝牌嘛(上绿牌标准是什么)(7)

PHEV插电式混合动力技术

通常PHEV车型包括几项关键技术,也是分辨PHEV产品实力的标准,比如动能回收,传统燃油车没有这样的系统,这种动能将会损失——主要以热量的形式,汽车在刹车过程中,刹车片与刹车盘摩擦升温,动能会以热能的方式损失,动能回收的能力可以决定车辆的续航和油耗。

插电式混动能上蓝牌嘛(上绿牌标准是什么)(8)

动力系统管理也是核心,由于PHEV能够在制动或下坡行驶期间回收能量,车辆上的每个能源提供多少功率,如何回收能量,如何部署以协助内燃机提供牵引力,都是能量管理控制器需要考虑的问题,系统的目的在不同模式下,确定车载能源之间的最佳功率分配。

内燃级的优化,一般来说PHEV的目标是提高发动机的热效率,通过阿特金森循环,缩短进气和压缩冲程以牺牲功率为代价提高效率,如何平衡动力与效率也是判定车辆产品力的标准。

插电式混动能上蓝牌嘛(上绿牌标准是什么)(9)

另外,变速箱系统也是PHEV的核心,大多数车型采用动力分配器,也就是没有档位的变速箱,通过行星齿轮架来代替传统变速箱,比如丰田的E-CVT,为了提高效率,一些车企也在开发两档混合动力变速箱,甚至三挡变速箱,如何在重量、尺寸和效率之间取得平衡,是各个厂家研发的重点。

本周我们将带来车企最新混合动力技术解析系列文章;

周二12月28日《混动技术解析—华为汽车问界M5,号称比肩百万豪车,1.5T四缸增程电动怎么样》

周三12月29日《混动技术解析—比亚迪DM-i,为何称为燃油颠覆者?和本田i-MMD有何区别》

周四12月30日《混动技术解析—本田i-MMD三代双电机混动,和前代有何区别,是否强于国产混动》

周五12月31日《混动技术解析—长安蓝鲸iDD混动,采用可变电子截面涡轮增压,热效率45%?》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