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教学方法有哪些(汉字教学的原理与各类教学方法的科学运用)

往期链接:王宁老师:汉字教学的原理与各类教学方法的科学运用(上)

汉字教学方法有哪些(汉字教学的原理与各类教学方法的科学运用)(1)

几种主要识字教学方法的

学理依据及其阶段适应性

为了达到上述综合的目标,必须重视选择教学的策略和方法。目前在小学识字教学领域实行的教学方法,是从不同角度提出来的。

在突破零的阶段,由于从不同方面增强学习者的记忆,产生了不同的教学法,例如,利用直观教具从视觉入手增强学习者记忆的拼字教学法和看图教学法,利用韵律的作用从音感入手增强学习者的记忆的韵语识字等。

在汉字积累过程中,由于选择不同的切入点,产生了不同的教学法。强调字形与口语关联,产生了注音识字法;强调利用汉字自身的系统进行积累,产生了字族文识字法和字理识字法。后两种方法之间还有不同:字族文识字强调利用汉字的声符系统,而字理识字强调利用汉字的义符系统。

汉字教学方法有哪些(汉字教学的原理与各类教学方法的科学运用)(2)

在整个教学的程序设计上,由于对识别和运用关系处理不同,产生了不同的教学法。主张应用与识别同步,也就是积累和运用一步到位,就必须在组合状态下识字,这就是分散识字法;主张先积累后应用,以便利用汉字自身的系统加强横向联系,就必须在聚合状态下识字,这就是集中识字法。

上述识字教学方法都有科学学理的依据和自身的特点,也都能够产生一定的效果;但是,他们只适用于某一个或两个教学阶段,如果在全过程中单独使用,又都有一定的局限。下面对几种主要的方法作简要的分析。

(一)韵语识字

这是中国传统的识字教学法,它是运用有韵的诗歌在阅读中进行识字教学。

它的根据和优点是:

  1. 韵语有利于语感的形成。

  2. 韵语有利于加强记忆。

  3. 韵语有利于培养识字的兴趣。它较适用于初期积累阶段。

它的局限是:

  1. 由于言语作品与汉字系统难以有效契合,编写韵语的同时又能适宜汉字难易顺序这点不易做到。因而,韵语教学不可能贯穿识字的全过程。

  2. 由于语音系统与形义系统不一致,一旦韵语编写得不好,容易违背口语,诘诎难通。

(二)注音识字

注音识字是利用拼音提前阅读,在课文中教学汉字。先全文拼读,逐步只拼生字,最后全部取消拼音。

它的根据和优点是:

  1. 有利于将汉字与口语联系,体现汉字第二性的特征。

  2. 有利于在方言区推广普通话和正音正读。它特别适用于初期积累阶段,而且在任何阶段都可用作辅助手段。

它的局限是:

  1. 汉字的形义关系容易被淡化,违背汉字的表意性质。

  2. 识字量增加后,如不加强字形、字理教学,容易产生别字。

(三)字族文识字

字族文识字是把同声符的字编进各首诗歌中,以便对这些字成批识别。

它的根据和优点是:

  1. 它利用汉字的声符系统成批识字。

  2. 它可以取得韵语识字的一切效果。

  3. 它有利于对汉字的形声系统的声符系统产生较强的感受。它适用于中期积累阶段。

它的局限是:

  1. 现代汉字的声符表音度不高,字族文难以编写。

  2. 汉字声符系统比较复杂,难以全面把握,不宜为纲,只能辅助。

(四)字理识字

字理识字是利用汉字形义统一的原则,加强对字理的讲解,使识字教学逐步理性化。

它的根据和优点是:

  1. 它以汉字的义符系统为纲,切合汉字表意文字的性质,易于产生对汉字的正确观念。

  2. 易于培养归纳和演绎的思维能力。它较为适用于中后期积界阶段。韵语有利于语感的形成。

它的局限是:

  1. 字理只能在积累达到一定数量后才能对教学起作用,因而初期难以使用。

  2. 现代汉字并不都有字理,生硬的、编造的讲解反而会扰乱汉字构形的系统性,破坏已经取得的成果。有一种叫做“联想识字”的方法,违背汉字规律,乱编理据,把形声字都讲成会意字,这不是真正的字理教学,危害很大,是不能采用的。

(五)集中识字

集中识字是采用基本字带字的方法,在提高识字量之后,逐步进入读写。

它的根据和优点是:

  1. 由于利用了汉字自身的系统,增强了对汉字的科学认识,有利于今后的自学。

  2. 培养了归纳和演绎的思维能力。它的作用要到后期才能明显。

它的局限是:

  1. 基本字不一定是易识字,教学程序难以设计。

  2. 基本字带字必须配合课文,因而最终与分散识字相辅相成。

(六)分散识字

分散识字是我国最常用的识字方法,它以课文带识字,识字与用字、写字同步进行。

它的根据和优点是:

  1. 它以语言为切入点,符合汉字第二性特性。

  2. 识字、用字、写字同步,易于边学边巩固。它适用于中后期积累阶段。

它的局限是:

  1. 较难进入零的突破,因而不宜使用于初期积累。

  2. 到一定时期,分散所识之字,仍要进入对汉字内在规律的整理,因而最终与集中识字相辅相成。

从以上分析看,各类识字教学方法如果形成了流派,各自强调自己的特点,单一应用而失去了综合性,它的局限就要扩大,必定要在其他方面付出代价。我们应当提倡教学方法与教学策略的多元化。多元不但是为了适应习得的不同阶段,也是为了对付汉字的复杂状况。汉字符号系统经过数千年的演变,情况相当复杂,不同的汉字具有不同的属性。

构形属性:部件多少及放置,构形模式,构意清晰度(字理可见度)等。

书写属性、风格属性:书本、笔画等。

职能属性:记录语素是否成词、构字频度、构词频度、使用频度等。

这些属性都会影响识字教学的方法和策略;使用单一的教学方法,在不同的阶段采用同一种策略,是难以适应汉字的复杂情况的。

汉字教学方法有哪些(汉字教学的原理与各类教学方法的科学运用)(3)

应当具有这样的认识:没有一种教学法是适用于教学的各个阶段以及各种汉字字符的,也没有一种一元化的识字教学法是万能的、没有局限的。过去的一些被称作教学法的经验总结,都是有价值的,它们属于不同的教学途径和不同的教学切入口,适用于不同阶段,彼此并无对立性,应当相互取长补短,自觉地综合使用,因地因时甚至因人而具体选用。

教学特色值得提倡,但是,基础教育从总体看,是一种科学。不同的教学途径和不同的教学切入口以及具体方式的选择所形成的教学特色,都要服从教育学与汉字学的规律,与文学风格独特性的差异是不同的。是否能够称为“流派”,值得研究。在基础教育里,应当强调的是汉字科学和教育科学的普遍性。

识字教学科学

学理的普遍性

汉字的本体结构是有规律的,识字教学的效果和速度都要遵循科学规律,也只有按照规律进行教学,效果才是长远的,速度才是合理的,激发出的兴趣才是有益的,而且具有培养思维能力的功效。

汉字教学不但要注重教法,更要注重学理,也就是要遵循汉字自身的规律,接受科学汉字学的指导。在这方面,有三个问题必须引起重视。

(一)根据汉字的属性来确定识字教学适应的字量、字表,特别是初期积累的字表

1.根据汉字的使用频率确定小学识字教学总的字量和字表。频率是汉字的字用属性。个体字符的使用频率是不平衡的。汉字使用的频率随汉语词与语素使用的频率而定。汉字频率到一定程度,使用覆盖率基本不再上升。从下表可以看到汉字效用的递减律。

汉字教学方法有哪些(汉字教学的原理与各类教学方法的科学运用)(4)

既然汉字依使用字频降次排列,在2400个以后,效用的提高就已经不足l%,那么,准确选择前2400字,就能使所识字发挥最大的效用。汉字的形体(包括异构字和异写字)经过数千年书面文献的积淀,已经多到60000字左右,每个人随着文化水平的提高,阅读量的加大,识字量会不断增大,所以,我在前面说过,一个以使用汉字为文化教育背景的人面临着终身识字的问题。认识2400字不是识字的终结,而是终身识字的开端。用现代高频字来作为识字的开端,并且通过他们来学会识字的方法而达到终身识字的目的,是科学而高效的。因此,选择2400识字字表,尽量少学习效用不高的字甚至废字,是非常重要的。

2.选择好初期积累字。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是选择好初期积累的字,也就是选择第一批字来突破“零”。这一批字必须是比较容易的,同时还应当是能够更有效地带动以后的学习的。确定这一批字必须根据汉字的属性,而且要根据汉字的多种属性综合确定。选择初期积累字的条件一般应当是:

(l)结构相对简单,即构件一般不超过两个。

(2)构意明晰度高,即不含理据丧失的记号构件。

(3)构字频度高,特别是作表义构件的构字频度高,有利于带动第二阶段的学习。

(4)一般先教书写自由语素的常用字,选择书写不自由语素的单字时,应同时选择经常与之构成双音词的另一个字进入初期积累字表。

(5)初期积累字对应的词应是6-7岁儿童口语中已经会说的,也就是音与义已经被学习者把握了的。

(6)适当选择虚词,以便组句。

要同时满足以上六个条件,必须运用汉字构形学所提供的汉字属性——包括构形属性、职能属性和字用属性,进行综合的择定。

比较成熟的小学识字教学的初期积累字表目前还不多,这是因为6-7岁儿童口语词表测查不足造成的。下面的字表是在双语教学领域为汉语为第二语言的成人作的,并不一定适合小学识字教学,为了推动这项工作的进展,列在这里仅供参考。

汉字教学方法有哪些(汉字教学的原理与各类教学方法的科学运用)(5)

3.依据汉字构形规律科学地讲解字理。如何依据汉字构形属性来讲解汉字;如果有人讲错了汉字,我们如何运用汉字构形学的原理指出他的错误所在,这也是教学中必须遵循的普遍学理。

汉字教学方法有哪些(汉字教学的原理与各类教学方法的科学运用)(6)

(1)不可讲错构件的形音义。汉字是由构件组合而成的,每一个组成字的成字构件,都已有确立的形、音、义,讲错了构件的形、音、义,就会使整个字的讲解发生错误。例如,有人把韭菜的“韭”,讲成“不是(非)只有一根,而是一大片”;把“悲”讲成“心里像长了韭菜一样悲哀”,这就是对汉字构件的曲解造成的。“韭菜”的“韭”上的构件表示韭菜丛生的形象,是不成字的,与“是非”的“非”无关。悲哀的“悲”上的构件是“是非”的“非”,与韭菜无关。

(2)不可曲解构件体现构意的功能。汉字的构件在进入构字后,就具有了或表形、或示音、或表义、或区别标示的功能,解释汉字必须依据它们的客观功能。讲错了或曲解了构件的功能,就会使整个字的讲解发生错误。例如,有人把“饿”字讲成“我要吃(食),因为我饿”,这就是曲解了构件“我”的功能。“饿”是形声字,“我”在结构里的构意功能是提示声音,不能讲成第一人称的“我”。

(3)不要把层次结构讲成平面结构。由基础元素组构成汉字,大部分是依层次逐级组构的,构意是逐级生成的。小部分是一次性平面组构的,以集合的方式产生构意。在讲解汉字时,既不能把层次结构讲成平面结构,也不能把平面结构讲成层次结构,否则就会发生错误,而人们常犯的错误是不懂得汉字构意依层次生成的道理,见一个构件讲一个构件。例如,有人把“温”字讲成“太阳照在器皿里,使水变温”,这也是不符合结构规律的。“温”是按层次结构起来的:首先由“日”与“皿”构成“显”,得到了声符,再加“氵”构成,不是由“日”“皿”“ 氵”平面构成;“日”是“囚”的变体,也不能讲成太阳。

(4)对粘合、省简、变形、错讹而变得无理据的字不可乱编理据。例如,有人把“春”讲成“三人一起晒太阳”,把简化字“鸡”,讲成“又一种鸟”,这更是望形生训。“春”的上部是“艹”和“屯”的粘合构件,理据已经丢失;“鸡”是符号替代的简化字,“又”是“奚”的替代符号,简化后的“鸡”字已不成理据。

(5)用汉字构形系统成批或类推讲解汉字构意时,要进行有理归纳,不可仅因形体相同而认同。汉字构形是成系统的,现代汉字90%以上是形声字,讲解汉字可以利用形声字的声符系统和义符系统通过归纳和演绎成批地进行。

例如:义符“酉”,可以组成“醉”“酣”“酿”“酗”“醒”等字,都与饮酒后的生理反映有关,可以合起来进行归纳和序列化的讲解。表音度较高的声符“青”,可以组成“清”“蜻”“情”“晴”“请”和“精”“睛”“靖”“菁”“静”等字,可以归纳出qing和jing两种读音合起来讲解。但是,隶变、楷化以后,由于系统的简化,在古文字阶段不同的构件,产生了混同现象,这些混同构件实质上不属同一系统,就讲解构意而言,不应归纳到一起,也不能相互类推演绎。

例如:

汉字教学方法有哪些(汉字教学的原理与各类教学方法的科学运用)(7)

前一个例子中归纳出的“口”,只有“吹”中的“口”是“口鼻”的“口”,其余都是象形符号。后一个例子中归纳出来的“土”,只有“地”中的“土”是“土地”的“土”,其余都是其他字符的变体或非字的记号构件。

既考虑形,又考虑音义的归纳,我们称作依理归纳;只考虑形,不考虑音义的归纳,我们称作依形归纳。在对不发生混同现象的构件进行归纳时,依形与依理是一致的;而在对发生混同现象的构件进行归纳时,依形与依理之间就要产生一定的矛盾。学会运用依理归纳,准确地分析构意,是学习汉字科学的一项基本功,随时都要注意。例如:“鼻”“咱”“息”中的“自”可以归纳,但与“首”下的“自”不能归纳。“咫”“呎”“迟”中的“尺”可以归纳,但与“尽”上部的“尺”不能归纳。“弄”“开”的下部,与“升”的下部形体相同,但不同源,不能归纳。“弄”“开”的下部与“兵”“共”“与”“兴”的下部形体不同,但同源,却可以归纳。

科学的汉字讲解,就是要在不违背汉字构形规律和演变规律的前提下,对构意直接、明确的字加以准确讲解;或对需要经过推源再来讲解的汉字,推源后再来讲解。在讲解个体汉字时,要把它放到汉字构形系统中去,找到它应有的位置再来讲解,以免讲了一个,乱了一片。

现代汉字确有少数的字变异度很大,难以讲解,对已经不能反映构意的形体,或探讨形源迂曲困难的字,不要随意乱加分析。在基础教学里,也没有必要字字去讲字理,对构意明晰度不同的字,要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来教,要培养学生科学的汉字学观念,为他们进一步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这是提高学生文化素养的一个重要方面。

以上五点,都是汉字构形的规律决定的,把握这些规律,汉字教学的科学化才能实现,这就要求教师要有较高的理论修养和丰富的汉字知识。只有掌握了学理,才能科学地采用教法。

汉字教学方法有哪些(汉字教学的原理与各类教学方法的科学运用)(8)

4.根据不同教学阶段和汉字不同的属性,选择不同的教学策略。识字教学是分阶段进行的,每到一个阶段,教学方法和策略都要因积累的不同而发生变化。例如:教传统独体字、粘合独体字、会义合成字、义音合成字等,教学策略应当不同。在初期积累阶段、中期积累阶段、后期积累阶段,都应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5.从汉字自身的规律出发,增强教学的趣味性。有人为了增强汉字教学的趣味性,常常违背汉字构造的科学规律编一些歌谣出来,这不是一个好办法,其实,汉字构形及其形、音、义统一的科学规律已经为增强教学的趣味性提供了足够用的条件,只要教师掌握了足够的汉字知识,又能在汉字科学指导下教学,可以发掘的趣味性是很多的。

兴趣来源于汉字的形象性。在讲解独体象形字的时候,古文字的形体可以作为背景,帮助识别和记忆,如:

汉字教学方法有哪些(汉字教学的原理与各类教学方法的科学运用)(9)

兴趣来源于汉字的可解释性和可联系性。例如从“买”“卖”“财”“购”“贸”“货”“贵”“贱”……等字中可以归纳出“贝”字,又可以用古代以贝为货币的历史来解释它们从“贝”的原因。当然从简化了的“买”“卖”中已找不到“贝”字的踪迹,但实际上“买”“卖”是与“贝”有关的,这从简化前的汉字“買”和“賣”中可以清晰地看到。

兴趣来源于汉字构形的生活文化内涵。例如,“突”字从“穴”从“犬”,是根据犬从穴中猝然而出的事实来构字,“默”字从“犬”,是根据猎犬见到捕获物不吠叫的事实来构字。这些都是古代畜牧生活的写照。

汉字是一种文化内涵丰富的文化事象,一旦有了必要的汉字知识,又能运用恰当,产生的兴趣才是有意的。

汉字学基础理论总结了适用于汉字教学的汉字构形基本原理,提供了与汉字教学直接或间接相关的科学数据。21世纪的中国,广泛的科学普及要形成一种潮流,教育科学、汉字科学与汉字教学原理的科学普及也不会例外。

汉字教学方法有哪些(汉字教学的原理与各类教学方法的科学运用)(10)

在小学基础教育的汉字教学领域,应当遵循“理有定则,勿离勿违”和“教无定法,殊途同归”的原则,提倡汉字科学与认知心理科学同时进入课堂,树立教学经验与教学手段必须提高到理性的科学意识。没有上升为理性的个人经验不宜推广,即使是科学有效的方法也不宜作为惟一的方法形成“流派”去让大家硬性模仿。

用科学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有规律的思维训练为前提去探索如何生动活泼地教学和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用更高的境界去看待汉字教学的意义,规定汉字教学的目标,汉字教学才可以真正承担“教育的基石”这个重要的任务。

文章来源 | 公众号:木铎语文

本文原载于《课程·教材·教法》2002年11期

汉字教学方法有哪些(汉字教学的原理与各类教学方法的科学运用)(11)

汉字教学方法有哪些(汉字教学的原理与各类教学方法的科学运用)(12)

王宁,1936年生,浙江海宁人,著名学者,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资深教授。著有《说文解字与汉字学》《训诂学原理》《汉字构形学导论》等,主编《汉字汉语基础》《汉字学概要》《古代汉语》等。

汉字教学方法有哪些(汉字教学的原理与各类教学方法的科学运用)(13)

特别鸣谢

书院中国文化发展基金会

敦和基金会

汉字教学方法有哪些(汉字教学的原理与各类教学方法的科学运用)(14)

章黄国学

有深度的大众国学

有趣味的青春国学

有担当的时代国学

北京师范大学章太炎黄侃学术研究中心

北京师范大学汉字研究与现代应用实验室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古代汉语研究所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古代文学研究所

zhanghuangguoxue

文章原创|版权所有|转发请注出处

公众号主编:孟琢 谢琰 董京尘

责任编辑:冯可然

专栏画家:黄亭颖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