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艺术欣赏(融汇东西和而不同)
鉴于玻璃对于人类的价值,联合国首次以单一材料命名2022年为国际玻璃年,以此纪念这种人类历史上最具变革性的材料。恰逢此次机遇,2022年9月28日,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指导,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中国硅酸盐学会、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广州美术学院主办的“2022璃语东西——国际当代玻璃艺术展”在广州美术学院大学城美术馆开幕。展览秉承“彰显玻璃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共创可持续、公平和更美好的明天!”的主题,倡导创新精神,注重学术性、艺术性、思想性,力求全方面展示当代玻璃艺术的文化价值、学术价值、艺术价值,以推动我国当代玻璃艺术发展。据介绍,展览展至10月23日,11月5日至20日将移师北京展出。
百余件展品面向全球多国征集而来
展览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工艺美术艺委会副主任王建中任总策划,北京国际设计周策划总监曾辉任总策展,广州美术学院美术教育学院副院长王朝虹联合策展。
来自其他5个国家的玻璃艺术家的作品。
展览吸引了不少师生前来观展。
展览作品由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玻璃艺术专业委员会面向全球多国征集而来,有国内艺术家作品80余件和来自其他5个国家玻璃艺术家20件,展现了“融汇东西、和而不同”的各类玻璃艺术作品,呈现了当代玻璃艺术的基本面貌,并将为未来的玻璃艺术带来一种新的导向、新的可能。
王建中《望风云书卷》
庄小蔚《蜻蜓眼:一个延续了3500年的神话》
关东海《带银锭榫的小人儿》
“玻璃是古老的材料,也是创新的材料”
策展人、广州美术学院美术教育学院副院长王朝虹在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介绍,其实玻璃从被发现到应用已有4000多年历史。但在1962年之前,玻璃的制作仅仅是出现在工厂大规模生产中,被功能性所限。“国际玻璃工作室运动”使玻璃进入艺术家工作室中,转变成一种能自我表达的艺术材料。“玻璃是古老的材料,也是创新的材料,更是科技的材料。西方有个说法,玻璃是光的容器。由于玻璃从熔融状态到固体状态的性质变化是连续和可逆的,因此可塑性非常强。玻璃材料本身所具有的美感,因为环境和光线的变化而产生不同的感知,充满着独特的艺术魅力。本次展览不仅为实现东西方玻璃艺术对话提供了难得的机会,也为人们加深对玻璃艺术的认识,了解其历史及其与当代的关系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她还透露,除了作品展示,展览还设置了学术研讨会、学术讲座、工作坊等系列活动项目,通过“线上 线下”公共教育活动等形式,为广大师生、专家学者搭建国际交流平台,共同探讨玻璃艺术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前景,向社会普及玻璃艺术以实现社会美育,促进中外文化交流,以玻璃艺术的形式向国际社会讲好中国故事。
Bohumil Elias Jr. 《赏落日》
Milan Handl. Infinite《无限》
Yoshiaki Kojiro《吸引的印记》
玻璃艺术课程20多年前进入国内高校
另据王朝虹副院长介绍,玻璃艺术的教学约在20多年前进入中国高校。作为展览的主办方之一,广州美术学院在玻璃艺术的教学、研究领域有着广泛而深厚的历史底蕴,拥有设备齐全、功能先进的玻璃实验室,美术教育学院、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建筑艺术设计学院、工艺美术学院等二级学院均开设玻璃艺术课程,师生作品多次入选国际青年手工艺美术展、国际灯工艺术节、天元国际玻璃艺术节等顶级玻璃艺术展览活动,曾荣获“李宾斯基大奖赛”等国际重量级奖项。
作为本次展览主要执行单位、世界华人美术教育协会手工艺教育专业主任单位,广州美术学院美术教育学院在2018年成功主办了“中国高校当代玻璃艺术展”,展出了10所内地及港澳台美术学院130件作品,并策划了系列学术活动,获得业界高度好评。
王朝虹《月白中的一抹虹彩》
罗小戍《丝路浮想》
庞礴《抵达》
黄汉松《千山万里图之嬗变》与《琉光璃彩映敦煌之明珠璀璨》
杨美华《白丝带》
南都记者 周佩文 实习生 黄佩琳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