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艺人经纪收入(贫穷限制了我们的想象力)
经纪人陈家瑛、王菲。(东方IC/图)
一旦明星走红了,底气足了,想法多了,与经纪人之间的话语权平衡便会发生动摇。
“知道”(nz_zhidao)跟你谈谈,艺人经纪到底有多赚钱?
有时候,看到明星动辄几千万片酬的新闻,我们心里都会羡慕得很,拍一部戏就能把普通人一辈子的钱给挣了啊。
人们都说,演艺圈赚钱容易,但到底有多赚钱呢?想必很多人都不大了解。
而最近,不少经纪公司公布了年度财报,白纸黑字的数据明白无误地告诉公众:没有错,有的明星一部戏片酬就是几千万,年收入高达上亿,明星就是这么挣钱。此外,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明星赚钱,明星经纪公司也跟着赚钱。据2017年艺人经纪收入排行榜显示,天娱传媒和嘉行传媒在艺人经纪收入上处于第一梯队,艺人经纪收入高达2亿元以上。
有网友调侃道,我想去给明星当经纪人了。究竟艺人经纪是怎么赚钱的?
艺人经纪的赚钱门路
首先得明白,艺人经纪是干什么的。
简单地讲,每一个明星都是市场上的商品,粉丝是消费者,经纪公司则是明星的推销员,它得用尽一切办法将明星包装好,争取最好的资源,争取最大数量的消费者,赚更多的钱。
明星的商品属性,注定他们离不开经纪公司。经纪公司不仅要帮明星看剧本、接代言,更要懂得帮明星做“人设”、搞宣传、应对危机,以及为明星的长远发展做规划。一个经纪团队的强大专业与否,可以直接影响着一个明星的星途和吸金能力,就像陈家瑛之于王菲,王京花之于范冰冰和李冰冰,常继红之于蒋雯丽、孙俪、刘烨,柴智屏之于F4、王大陆,没有这些金牌经纪人,很难言这些明星会有今天的成就。可以说,艺人和经纪公司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两者之间往往按照一定的比例分成,一般是四六或者五五(如果是新人,可能是八二或七三)。经纪公司多多为艺人接好项目,砸宣传,艺人赚得多了,经纪公司也就赚得多了。
据快乐购发布的“关于上海天娱传媒有限公司业绩真实性专项核查报告”显示,2017年天娱在艺人经纪业务营收2.57亿,相对于2015年和2016年,艺人经纪在总营收的占比大幅增加。其中有单个艺人贡献创收9114.13万,与其他艺人相比,稳坐头把交椅。不难推断出,这个艺人就是华晨宇。从2013年快男出道,到如今登上《歌手》,又马上要在鸟巢国家体育场举办2018个人演唱会,成为90后歌手在九万人国家体育场鸟巢开唱的第一人,华晨宇这五年的星路历程非常顺畅。这既与他的实力有关,也离不开天娱的全力力捧。虽然天娱在宣传方面备受华晨宇的粉丝诟病,但不得不承认天娱还是为华晨宇争取到了诸多一线资源,并全力支持华晨宇在音乐方面的追求和发展,对华晨宇的帮助还是非常大的。
天娱和华晨宇相得益彰,华晨宇赚得多了,天娱的收入自然就上涨了。在天娱传媒前五大供应商里,华晨宇的东阳横店华开见宇影视工作室处于第二位,也即2017年华晨宇实打实拿到了4758万元——够多少普通人赚几辈子了。由此可以推断出,华晨宇与天娱的分账比例是五五开。对于华晨宇这一量级的明星来说,只拿一半的分成比例非常厚道,天娱的确没有理由亏待华晨宇。
2005年8月7日,黄圣依在一电影新闻发布会上正式宣布单方面与星辉公司解除合约。(东方IC/图)
经纪公司在寻求转型
在2017年艺人经纪收入榜里,天娱排名第一——这是否意味着天娱在所有经纪公司里实力最强?并非如此,虽然经纪收入排名第一,但如果从总营收排名来看,天娱就非常靠后了。并且,艺人经纪正成为不少经纪公司“不那么重要”的业务。
为什么经纪公司主要业务不是艺人经纪,而要寻求转型?
这得从艺人经纪的发展历程来看。大体上说,艺人经纪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就是传统经纪业务阶段,绕不过几个人和几个公司,以王京花、常继红、李小婉为首的中国第一批经纪人开启了艺人经纪1.0时代,华谊兄弟作为国内专业化经纪公司的先驱,黄金时期星光熠熠,集纳了当时娱乐圈诸多一线明星,比如范冰冰、李冰冰、周迅、黄晓明等。这个阶段,也可以称作前互联网阶段,经纪公司的话语权非常大,业内资源大多掌握在经纪公司手中,经纪公司决定了一个艺人可以拿多少资源,拥有多少曝光度。一个明星再红,经纪公司想要雪藏或封杀他,这个明星也没有多少话语权和反抗的能力。
但进入互联网时代,粉丝力量崛起,市场资源分散,明星(尤其是一线明星)和经纪公司的话语权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像许多流量明星的走红,与经纪公司的推动一点关系没有,他们可能依靠的就是粉丝的力量;而有些一线明星,即便脱离经纪公司,也完全不愁资源,这个时候不少艺人就会脱离经纪公司,自己成立工作室。
因此,这些年来艺人和经纪公司的纠纷非常多。对于许多刚刚入行的新人来说,在竞争惨烈的演艺圈,他们要名声没名声、要作品没作品,只能听命于经纪公司。经纪公司会根据明星的情况、市场的需求对明星进行定位、规划、包装——比如我给你接什么戏你就去演、我说不能谈论恋爱你就别谈,明星以放弃自己的权利、利益和话语权为代价来获取资源。双方的目的只有一个:走红。
一旦明星走红了,底气足了,想法多了,与经纪人之间的话语权平衡便会发生动摇。协商妥当,皆大欢喜,协商失败,可能就会闹上法庭了。走红之后的杨洋、蒋梦婕相继和荣信达解约,蒋梦婕就曾透露,在公司的7年中,对自己的演艺活动几乎一头雾水,“我未曾看过一份演艺活动的协议……提出解约,希望今后可以相对自主地接戏”。这很明显是在索取更大的话语权。
话语权背后还涉及到利益分配问题。许多经纪公司在与新人签约时,条款都颇为苛刻,因为经纪公司在栽培新人时可能要投入大量的金钱和资源,这种投入是带有风险性的,所以在利益分配上就会出现八二开、甚至九一开这样的情形,并且合同一签就是好几年。许多明星在走红之后吸金能力一流,眼睁睁看着百分之七八十的钱都进入了经纪公司和经纪人的口袋,心里不平衡非常正常。轻一点的抗议,就是消极怠工、私下接活,闹大了就只能解约。从最早的黄圣依和星辉公司,到蒋劲夫和唐人,杨洋、蒋梦婕和荣信达,以及最近的《偶像练习生》人气王蔡徐坤和前东家,每一起解约案都涉及到利益分配,经纪公司指责艺人“忘恩负义”,艺人则指责经纪公司“剥削”“压榨”。
虽然在路人看来,经纪公司动辄上亿元的经纪利润非常可观,但对于经纪公司来说,艺人经纪其实越来越不好做了,钱越来越难赚。尤其是在与其他业务的对比下,比如投资制作影视剧。一些知名影视公司的重点影视剧项目,一部剧就能卖几亿,抵得上艺人板块一年的营收。根据娱乐资本论的数据,欢瑞一部《天下长安》5.67亿进账,华策影视《创业时代》《时间都知道》《甜蜜暴击》《老男孩》《谈判官》五部已经在2018年排播的电视剧提前确认收入24.70亿元,平均单部作品发行价格接近5亿元。
这也是为什么大多数经纪公司都在谋求转型,谋求“去艺人经纪中心化”,它们采取的普遍策略是开展影视业务,既可以规避艺人经纪方面的风险,也可以增加利润增长点,拓展营收空间。同时影视业务和经纪业务相得益彰,具有协同效应和马太效应。因此天娱艺人经纪收入排名第一,并不是说它做得最好,这恰恰折射的是天娱业务的单一和发展的滞后。
总之,艺人经纪很赚钱,但不如影视制作赚钱,影视制作赚钱,不如明星片酬赚钱。看完演艺圈动辄几千万的赚钱门路,我只能感叹:贫穷限制了我们的想象力啊。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