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花石的来历(南京雨花石的历史渊源)

  • 作为一种遐迩闻名的奇石,南京雨花石不仅灵秀隽美,而且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它的名称源于一个美丽的传说,它的文化历史可以追溯到 5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期,并开创了我国“观赏石文化”的先河。古往今来,喜好和收藏雨花石之风历代相传,经久不息。早在隋唐时期已有雨花石进贡宫廷和交易的记载,宋代雨花石进入了文学领域,杜绾撰写的《云林石谱》和苏东坡著的《怪石供》,传承和繁荣了雨花石文化。至明代中晚期它的收藏和交易迎来了第一次高潮。新中国成立后,雨花石文化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形成了第三次高潮。如此悠久的石文化史,在国内外实属罕见。

  • 一、雨花石名称的由来

    1.美丽的民间传说距今约 500万年前,南京雨花台一带还是古长江的水道,秦淮河水注入长江时把大量的泥沙、砾石堆积在低洼的长江里或水道旁,久而久之在长江里和河道旁就堆积了大量的砂砾沉积物。随着地壳上升、长江水道的迁移,这里就形成一片布满砾石的小山岗,古人称为“石子岗”或“石子台”。公元 502 ~ 557年的南朝梁代是我国历史上佛教最兴盛的年代,梁武帝萧衍极崇信佛教,在都城南京建立了许多寺庙,加上此前所建,数量更是惊人。唐代诗人杜牧称“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在石子岗就有著名的建初寺、永宁寺、安隐寺、高座寺、报恩寺等,其中建初寺是江南第一佛寺,为公元 247年东吴孙权所建(明永乐重建,改称大报恩寺)。在这“全民信佛”的梁代,有许多与佛教有关的传说,其中最有名的当数“云光说法,天女散花”。公元 503年,高僧云光法师在高座寺讲经说法,他能言善辩。有一天,他在讲经时,天降暴雨,当雨过天晴后,雨水冲刷出岗上砾石层中许多许多新的砾石,并且把这些砾石都洗刷得干干净净,在阳光照耀下,其中一些五彩缤纷、晶莹剔透的玛瑙石就呈现在人们眼前,显得格外耀眼。正当大家惊喜万分,纷纷议论时,云光法师便借用佛经将雨花石解释为“天女赐花”,这些玛瑙石是天女散的花,它落在地上就变成了石头花,这是吉祥的征兆,是大家敬佛感动了上天。他还把这一喜讯禀告给了梁武帝,说这是太平盛世之时信佛,上天给予的恩赐。梁武帝听后大喜,连说:“正合朕意。”由此,云光法师名声大噪,玛瑙石也因融入佛教文化的神话传说而使其内涵更加丰厚,身价倍增,并从此传播开来。

    雨花石的来历(南京雨花石的历史渊源)(1)

    4.雨花石的英译名随着旅游的大发展及雨花石外销的大增,雨花石如何翻译成英文存在争议,甚至对雨花石定义的看法也有不同。广义的雨花石是指南京及其周边地区新近纪雨花台组砾石层内所有具有观赏价值的砾石,这些砾石成分很复杂,主要由岩石、矿物和化石组成,其地质年代大多为距今 5. 42亿年至 2. 51亿年前的古生代、 2. 51亿年至 6500万年前的中生代和 6500万年以来的新生代;狭义的雨花石主要指玛瑙、玉髄、蛋白石、水晶类的卵砾石,这些砾石具有美丽的颜色和条纹。在《地质名词》一书中采纳了后者。由于“雨花石”名称是地区性的,有的学者按原义翻译成“ rain flower pebble”(雨花砾石)或“或“ rain flower stone”(雨花石),此译名外国人很难理解;有的学者采用国际通用惯例翻译成“ Yuhua pebble”或“ Yuhua stone”,这极易理解。因为 Yuhua是地名, pebble是砾石, stone是石头,可理解为在雨花台产的砾石或石头,而且此译名还可宣传“雨花台”这一著名的景点。在我国举办亚运会时,雨花石对外也是翻译成“ Yuhua pebble”。

    雨花石的来历(南京雨花石的历史渊源)(2)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