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合一王阳明能读懂吗(国学经典王阳明的)
儒家自古以来都是强调实践的,是在生活中实际运用的学问,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知行合一王阳明能读懂吗?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知行合一王阳明能读懂吗
儒家自古以来都是强调实践的,是在生活中实际运用的学问。
到了明朝中后期,学儒的人空谈心性之风渐长,把道家和佛家的理论融合在儒学中,大谈天理、天道、本性等形而上的东西。从学术发展的角度来看,这固然是一种进步,但是,只是空谈理论,没有实战经验,遇到事情的时候都处理不好,或者没有计策,或者没有能力,这确实是一种脱离实际的倾向。王阳明痛感当时的儒学失去了先秦儒学经世致用的精神,所以他提倡知行合一。
所谓的“知行合一”,我的理解,它有两层意思:
第一,以行为主导,知是为了行;为了更好地行,才探索应知的道理。而不能学而不用,学而无用;或者去学一个没有行动目的知识。
第二,心物合一,或者叫心物一元。用现在的哲学术语来讲,就是物质和意识的统一。心,既是客观规律,又是主观意识,最高明的修道者,能够达到主观意识跟客观规律的完全契合、完美统一。物,笼罩在客观规律中,体现着客观规律。所以王阳明说,心外无物。
既然心物是合一的,人的行为也在自然万物运行的规律之中。一个人用至诚之心,参透了世间万物规律的心,去做事,就是知行合一;如果说一个人参透了世间万事万物的规律,但是就是不去做,这是个伪命题!
不去做,原因有二:要么因为没有参透,要么是行为不符合道!二者必居其一。一个完全悟道的人,“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知行合一,遇到所有的情形,都会处理得游刃有余,自由在在!这就是知行合一!
在朱熹那里,心和物是对立的,他说,格物就是今天格一物,明天格一物,慢慢积累,逐步了解万事万物,最终会豁然贯通的。
在王阳明那里,心和物是一体的,心就是物,物就是心,心外无物。所以他理解的格物就是,格除物欲,让此心清净。清净了,心就会像一尘不染的大明镜一样,自然照见万事万物之理。
既然心物一体,自然知行合一。
至于二位先贤谁说的对?回答这个问题之前,觉得小学生要评价大教授了,就算无知者无畏吧。
朱熹的今天格一物,明天格一物,适合我们平常的学习者,我们会觉得,随着知识的不断积累,终有一天,会达到通达的境界。我觉得自己就是这样的。思路的贯通,能够东拉西扯联系起来论述一件事,就是因为积累多了的缘故。
王阳明是“直指人心”的境界,他通过执着的苦行,尤其是在龙场悟道时,以“不证菩提,宁可身碎,不起此坐”的大誓愿、大精进的精神,“参禅”、“内证”,证悟到一种类似或高于“客观唯心”的境界。或许是,非主观非客观,非唯心非唯物。因此,王阳明的理解适合根性好、悟性高、又达到一定境界的人。
如此说来,格物到底啥意思?我的直觉感受是,王阳明老先生的解释更有道理,更切合原文的意思。为什么会这么想?我还是觉得,那些“明明德、新民、止于至善”岂是那么简单的?!古人的“内证”功夫岂可小看?《黄帝内经》中的奇经八脉三百六十腧穴都是杜撰?《道德经》中“致虚极、守静笃”是在干什么?“复归于婴儿”是什么状态?站在怎样的角度才能圆融的理解?
谈国学,读经典,讲家风,说家教,欢迎关注我的国学家庭会客厅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