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制保电和智能保电怎么用(究竟是什么操作)
今年的315晚会,汽车圈可以说是逃过一劫,甚嚣尘上的电动新能源汽车“锁电”事件,并没有获得国家层面的关注,而在此之前,关于诸多新能源品牌通过所谓OTA升级进行“锁电”的行为,预测将大概率出现在315晚会上,可惜结果令人失望。
当下,纯电焦虑的核心在逐渐转移,随着新能源汽车,尤其是纯电汽车技术的“缓慢”发展,官标续航里程处于内卷状态,就账面数据来说,普遍五六百公里的续航实力,其实在某种程度上缓解了新能源车主的续航焦虑,而且充电配套设施等基础建设也在逐渐完善,纯电车型使用便利性基本不成问题。
但问题是,随着冬季续航里程缩减、节假日高速拥堵路况出行等诸多新问题的出现,新一轮纯电车型焦虑症显现,这还不算,自燃几率大、车机系统故障等也都时刻考验着车主的紧张神经,而近期,诸多车企的“锁电”操作,也让车主有苦说不出。
那么什么叫“锁电”?是指通过升级改写电池管理系统来锁定电池电源SOC芯片窗口,重新定义电池的电压范围,以限制电池的充电上限和用电量,简单来说,就是限制了单体电池的最高电压,导致电池充不满了,因此续航里程被打了折扣。值得一提的是,现阶段,利用OTA升级是可以悄无声息完成的。
目前,威马、小鹏、广汽丰田、埃安,包括电动车鼻祖特斯拉等品牌,均有相关问题的投诉出现,“锁电”导致最直接的结果,就是充电效率变慢、续航里程缩减,并且,投诉原因多是因为,在进行“锁电”操作时,并没有实现告知车主,对此行为进行了隐瞒。
那么,在消费者如此看中续航里程的情况下,为什么这些车企选择自废武功,强行并隐瞒着消费者进行“锁电”行为?
从根本上来说,这得回归到安全问题上,比如威马,不少人猜测,威马进行锁电,是因为前段时间不断发生的自燃事故,为了回避产品质量问题,便采用了“锁电”的方式降低安全风险。而在大规模出现此问题之后,面对消费者的质疑,还将续航里程缩减的原因,归结于消费者用车习惯上,不得不说,如此做法,着实可恶。
这里还需要引出另外一个概念,叫做电池冗余,从理论上讲,保证电池寿命与安全性的电池余量最佳区间为20-80%,而几乎所有的纯电车型在出厂时都或多或少的进行了锁电,为的就是在使用安全与续航之间找到最佳的平衡点,我们都知道,过充过放,对电池有些损伤,电池损伤后有可能造成的后果,便是寿命降低、安全风险增加。
那么,“二次锁电”后,对用车会造成具体怎样的影响呢?这里举一个真实车主的案例,官标续航400公里的车型,实际续航仅为320公里左右,在不知情的状况下,被厂商以“升级”为由,进行二次锁电后,实际续航已经明显低于280公里,而冬季续航里程缩减后,续航进一步缩减至180公里以内。
一辆原本应该有400公里续航能力的车型,实际却只有180公里的续航表现,如此一辆纯电新能源车型,还谈何使用体验?
有人说,车企进行自废武功的锁电行为,也是被逼无奈,毕竟,在安全问题面前,使用体验就显得不再重要,但问题是,原则上,解决该问题的正确方式,是为消费者更换电池并提供额外的维保方案,而非通过恶意隐瞒进行“锁电”,单方面损害车主的用车体验。
再退一步讲,即便确有安全隐患,需要进行“锁电”,至少应该尊重消费者起码的知情权,而非以“免费升级”为幌子,进行暗箱操作,你们说呢?
文/汽节车社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