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李世民后宫怎么选妃(唐太宗李世民迎娶了一位寡妇)
古代统治者大多关注男女婚姻和人口增长对国家富强的重要影响,因此奉行鼓励婚配和生育的国策。西周时期,为了管理婚姻政府专门设置了“大司徒”、“媒氏”这样的官员,他们是职责是用婚姻礼仪去教化百姓,帮助百姓及时嫁娶,以减少社会上的怨女旷夫。同时规定,男三十、女二十尚未婚嫁,政府就要督促其婚配。通过这些人们可以看出在当时找对象结婚并不是多难的事儿。
秦统一中国后,汉承秦制,在婚恋方面虽然提出了“贞节”的概念,强调女子要谨守女德,“以专一为贞”。班昭《女诫》提出女子要有“三从四德”,作为妇女言行举止的基本准则。但是,人们基本是将此当成耳边风,你说你的,我做我的,不理会他,到了唐朝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在这里我们举两个例子,来说明一下这个事情。
当时的太子是刘启,后来的汉景帝。刘启对王娡很是宠爱,封其为美人。王娡为刘启生下三女一子,儿子就是汉武帝刘彻。这个有过生育或者说是再婚的女人不但接近了民间与皇宫的距离,而且还给我们生下了一个好皇帝。在今天的一些影视剧里,当我们看到汉武帝寻找自己散落民间的姐姐时常会被感动,而这情节便来自褚补《史记》的记述。汉武帝的这个姐姐就是王娡进宫前生的那个女儿。汉景帝作为皇帝都能这样,何况民间?
唐代更是如此。就让我们从李世民那里说起。而此时,大约很多人都会想到隋炀帝皇后萧氏。萧氏因为婉顺聪慧、知书达礼,又通医术,颇知占侯,深得文帝夫妇欢心和丈夫杨广宠爱。隋炀帝即位后,萧后虽年过四十,仍得到其宠爱和敬重。江都之变炀帝遇害后,五十多岁的萧后带着幼孙和皇室诸女,先后流落于叛军宇文化及、窦建德处,后义成公主迎其至东突厥。唐贞观四年李靖灭东突厥,萧氏等回到长安。去世后,李世民以皇后礼将萧氏与隋炀帝合葬扬州。
后世的一些小说都说活了81岁的萧氏与唐太宗关系暧昧,被封为昭容,甚至还叫她萧美娘,说她勾引李世民,私通李密等等。这些,都被今天一些人拿出来大加炒作,孰不知这是没有历史依据的无稽之谈。但是,这并不代表着李世民没有爱过已婚女人或者寡妇。
隋末,全国人口基本上达到了近一千万,但到李世民时因为战争原因人口锐减,因此,增加人口成了李世民首要解决的问题,对此他推出了很多举措,其中当然包括寡妇再嫁,鼓励已经丧夫的寡妇再嫁他人。为了践行这些措施,李世民就迎娶了一位寡妇,她就是李世民的贵妃韦氏。
韦贵妃出身于将门世家,她的第一任丈夫李珉死后,她来到东都洛阳,开始她的寡居生活。当时的洛阳被王世充占据,李世民带兵攻打,久攻不破,只好将洛阳城围困起来,打持久战。后来,李世民终于让王世充投降,拿下洛阳占据,认识了韦氏。韦氏不但嫁过人,年纪也比李世民大,但李世民丝毫没有顾忌这些,仍然像宠爱其他的妃子一样对韦氏。在长孙皇后去世以后,李世民没有再立皇后,但后宫之事,基本上都是交给韦氏打理,还封韦氏为贵妃。这也是李世民推行寡妇再嫁之后的典范之一,在他的众多举措之下,唐朝人口也增加了不少。
然而,到了宋代事情就不是这样的了。宋代理学倡导贞节,谴责改嫁,但也不是不允许妇女改嫁,宋代范仲淹生母谢氏、王安石儿媳庞氏、岳飞前妻刘氏、陆游前妻唐琬,以及女词人李清照等人的改嫁,都广为人知。理学以儒家学说为中心,兼容佛道两家的哲学理论,论证了封建纲常名教的合理性和永恒性,至元朝被采纳为官方哲学。经过理学家们不懈努力,到了明代,这事儿被彻底弄坏了。明清政府大力表彰贞节烈女,大树贞节牌坊,对寡女守节采取奖励政策。据《明令典》记载,朱元璋曾发布诏令:“民间寡妇,三十年前亡夫守志,五十以后不改节者,旌表门闾,著为规条,除免本家差役。”许多妇女被迫接受贞节观,甚至为礼教殉身,造成不少人间悲剧。
今天,我们很多年轻人举办婚礼,都喜欢举办汉唐复古。据说,在这种婚礼仪式的最后一项是诵诗献乐,群童齐诵《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桃花怒放千万朵,色彩鲜艳红似火。婚礼大成。而这《桃夭》正是古代诗人为新娘唱的一首赞歌!(文/路生)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谢绝其他媒体转载!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