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写通货膨胀的书(书单通货膨胀了)

如今,我们在网上随时一搜就能看到无处不在的书单,它们大多都以“必读书单”的名义进入视野。现在,这一年转眼间到了九月,在开学季,书单更是遍地开花。确实,书单越来越多,而读者需求似乎没有增长多少,书单也越来越“廉价”,都有点“通货膨胀”了。

书单有一个假设是,开书单的人比其他人更专业,有资历去影响或决定其他人读什么书。读者只是被动的接受者。也正是因为有这个假设,纵然书单泛滥,我们似乎依然不太会犹豫选择哪个书单。这是因为,我们已经选择了信任开书单的“知识权威”,而这可能让我们失去对书单本身的判断能力。

以下为本期视频内容。

“在过去的中国社会,有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儒学典籍居于‘经’的位置,一个读书人如果对‘闲书’感兴趣,才会在坊间得到一些诗歌小说戏剧书单,如果没有兴趣,读一生的书可能都与书单无缘。在近代,儒学典籍因为科举制被废除而彻底失去‘经’的位置,不同学说兴起,书籍的类别多了,也才流行起了书单。”

“开书单的人,无论职业是什么,他们往往都是在进行思考的人,有思考就可能受观念影响。观念会影响一个人在书单中加入哪本书,不加入哪本书。”

——整理自本期视频

更多视频内容可在微博、B站搜索@罗东时间

本期时间轴

00:00 无处不在的书单

00:40 儒家典籍、“经”与近代人物开书单

01:44 书单被作为知识权威象征

02:05 当我们把选书的责任交给了书单

02:28 失去判断书单的意愿和能力

03:54 书单的观念

04:37 绝大部分书单都是“文科书单”

05:53 为什么书单泛滥其实不是问题

更多内容

本期书目

详细写通货膨胀的书(书单通货膨胀了)(1)

《观念的力量》

作者:[英] 以赛亚·伯林

译者:胡自信、魏钊凌

版本:译林出版社 2019年4月

详细写通货膨胀的书(书单通货膨胀了)(2)

《科学·艺术·哲学断想》

作者:赵鑫珊

版本:上海辞书出版社 2012年8月

更多内容

“阅读迷雾”系列

亲眼所见、书上所说,到底谁更靠谱?

理想的读者,比作者更聪明、更自由

比碎片化阅读更糟糕的,是“不可证伪”的阅读

“毕业论文”系列

对不起老师,我的论文用了“文献研究法”

毕业论文没有“致谢”,能毕业吗?

“是不一样的文化评论”系列

那些关于“捐井镇魂”的传言,并不是《叫魂》的现代版

“阿里员工被性侵”:不允许拒绝的科层制

性侵犯罪报道中的“被动句”问题,是需要一次反思了

禁止员工带饭上班,是“社会分工”可以辩护的吗?

作者|罗东;

视频后期|刘小可、欧阳皎;

视频字幕校对|李世辉;

编辑|西西;

本文校对|刘军。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