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人需要有信仰(为什么要有信仰)

为什么人需要有信仰(为什么要有信仰)(1)

“刚刚看了一场直播分享很是精彩,在最后现场观众提了一个问题:

人应该不应该有信仰?

主播用了一个故事来讲解,主播是一个游历过120个国家和地区的行者(着实让人佩服)。他说有一次他开车经过一片沙漠,整片沙漠横跨有500多公里,路上几乎了无人烟,到了晚上9点多停下来休息时,对面驶来一辆大卡车,一眼望去发现车上没有人(听到这里容易让人毛骨悚然),过一会发现车上其实是有人的,只是司机一会低下头,一会抬起头(估计也就在这种了无人烟空旷无边的沙漠里才敢这样开车吧,我们千万别模仿啊)。进一步了解才知道,他是一位虔诚的教徒,刚才的举动是在拜神,也就相当于在跟他的神对话。可能那个时候刚好是他们敬拜的时间了。可按理说,在这荒无人烟的地方,无论做什么也不会有人在意的,即使他不那么做,也不会有人知道,更不会有人说他不够虔诚!可是他依然这么做了,为什么他会对自己信奉的神明那样虔诚呢?这或许就是信仰吧,那么做了,他才能得到心灵的安宁,哪怕没有人看见,因为他坚信自己的神能看见!

可能有人会说这是封建迷信...按现代人的观念来说,确实会有很多人不太理解,特别是对于一些所谓无神论者来说,简直无法接受。这可能是人们很容易把“信仰”等同于“宗教信仰”,甚至潜意识里谈到信仰就理解成宗教信仰了,可真的是这样吗?

什么是信仰?

把信仰理解成宗教信仰是一种狭隘的观念,那到底什么是信仰呢?“信”是指相信、信服的意思;“仰”是指瞻仰、崇拜、敬佩的意思。百科里对信仰的解释为:信仰指对某种主张、主义、宗教或对某人、某物的信奉和尊敬,并把它奉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和榜样!可见,信仰不能直接等同于迷信的宗教信仰,更多的是精神的一种寄托,本质是诉诸于某种“他者”来完成自身的“救赎”或者成就自己,所谓“他者”用现在通俗的话说就是“第三方”,这个第三方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无形的。

有形的,比如对某个人的崇拜,就像你想要像比尔·盖茨一样成功,以达到他的成就为追求的目标,这就是一种信仰;无形的,比如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的信仰,有了这种信仰就能时刻保持清醒,为人民服务;军人以服从命令为信仰,誓死保卫国家;

宗教的信仰也是一种精神的寄托,只是他寄托的对象——神,被一些人冠上了“迷信”的色彩而已,虽说,宗教本身是封建统治者们用来安抚老百姓的手段,现如今有法律的约束,神的力量大可不必过度宣扬。但大多数神的理念讲求的都是众生平等,引导人心向善的,人们愿意有这样一种精神寄托,寻求一种内心的安宁,又何尝不是一种正能量呢?

为什么人需要有信仰(为什么要有信仰)(2)

信仰

信仰的力量

说起信仰,让我想起一部电影——《血占钢锯岭》,说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本跟美国在冲绳岛交战,成千上万斗志昂扬的美国大兵被派往冲绳,战局十分凶险,所有人都奋力拼杀,恨不得多杀几个日本人,但是有一名叫戴斯蒙德·道斯士兵虽然当初是主动从军的,但是他却拒绝拿枪,因为他的信仰里始终是反对杀戮的。即使因此被关了禁闭,甚至要接受军事审判,他依然不为所动。因为他的志愿是当一名军医,他坚持自己的初衷是救死扶伤。后来审判无罪,但仍然要继续服兵役,几经周折,戴斯蒙德被派到了钢锯岭,这是日军部署了重兵的战场,凶险异常,枪林弹雨转瞬之间就有无数人应声倒地。戴斯蒙德拒绝拿枪绝不是因为贪生怕死,面对枪林弹雨他硬是凭一己之力拯救了数十条濒死的生命,有几次甚至救下来几个日本人,凭借这样英勇的表现,从前在战友眼里的懦夫,变成了大英雄......他没有任何杀敌的记录,但是战争结束后,被杜鲁门总统授予荣誉勋章,这是美国荣誉的最高象征!

信仰让他选择放下枪支,但是让他在另一块战场上奋力拼搏,这就是信仰的力量。

为什么要有信仰?

白岩松说:“有信仰的人不一定都幸福,但是没有信仰一定不幸福”;他还说:“人为什么要有信仰,因为对死亡恐惧,再往后就不那么简单了,你要信一些事情,我觉得才会慢慢平静,才会靠近幸福,不信的话挺可怕的”

如今社会人的欲望越来越无法满足,很多时候就越过道德底线了,根源或许就是因为没有信仰,没有信仰自然就无所畏惧;

所以信仰不但能使人得到内心的安宁,更是人们的道德准则,控制欲望的有力保障!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中穿梭,很容易等到一些东西,但是切不可丢了信仰!你说呢?

[THE END]

我是大钟,用写作记录美好生活

公众号《沐浴点阳光》同步上线,欢迎围观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