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脚穿鞋了还是冰冷(还认为脚凉没人疼么)

双脚负担着全身的重量,每走一步路,它就要承受3~5倍的体重;人的一生中平均走过的路程长度可绕地球4圈脚上的骨骼、肌肉等组织,跟心脏、大脑、神经和血管等器官有一定联系,所以脚的“外貌”能反映全身健康每天观察自己的双脚,能及时发现一些疾病信号 ,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冬天脚穿鞋了还是冰冷?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冬天脚穿鞋了还是冰冷(还认为脚凉没人疼么)

冬天脚穿鞋了还是冰冷

双脚负担着全身的重量,每走一步路,它就要承受3~5倍的体重;人的一生中平均走过的路程长度可绕地球4圈。脚上的骨骼、肌肉等组织,跟心脏、大脑、神经和血管等器官有一定联系,所以脚的“外貌”能反映全身健康。每天观察自己的双脚,能及时发现一些疾病信号。

看双脚,就知道全身健康

一看寒热:

脚凉注意甲状腺

甲状腺是调节新陈代谢和体温的器官,当甲状腺功能减低(甲减)时,会导致手脚冰冷。如果脚冷且伴有乏力、犯困、注意力不集中、皮肤干燥、心跳变慢等症状,就要到医院的内分泌科查查甲状腺。

二看感觉:

脚麻要查血糖

血糖过高会让腿上神经纤维肿胀、变性,从而引起脚麻、脚疼(烧灼痛)等症状。糖尿病引起的脚麻很有特点,麻木的双脚感觉就像穿着袜子一样。

此外,脚上的伤口顽固不愈合,也是糖尿病的并发症之一。如果脚部出现这种异常感觉或皮肤破损,最好及时前往内分泌科查明病因。

三看“身材”:

脚肿关注心和肾

心脏和肾功能异常,都可能引起脚踝肿胀,但二者有区别。

心脏疾病引起的水肿,一般从双脚脚踝开始,之后逐渐发展到全身。有冠心病和高血压性心脏病的人需要注意。

肾脏疾病引起的水肿,先从脸部开始,最初出现晨起眼睑浮肿,逐渐蔓延到其他部位。有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糖尿病肾病等疾病的人要注意。

此外,深静脉血栓也可能导致脚肿,但大多为单侧。

四看疼痛:

一按就疼防筋膜炎

脚跟痛可能是先天发育问题造成的,比如高弓足、扁平足、拇外翻等,也可能是慢性劳损引起的,例如足底筋膜炎和骨刺。

足底筋膜炎表现为足底疼痛,不敢行走,足底中部一按就痛。足跟骨刺表现为走路时脚跟不敢用力,有硌脚、针刺的感觉,拍片子可以确诊。

五看颜色:

大脚趾红痛当心痛风

与大脚趾连结的关节上,突然出现红肿热痛的症状,一段时间后又好转,可能是痛风。痛风是一种尿酸过多引起的关节疾病,大多数发生在大脚趾上。

出现这个症状,最好到医院查查尿酸并及时治疗,以免尿酸危害身体其他的部位。

脚的保健小知识

1

敲击脚底

通过敲击给脚底以适当的刺激,可促进全身的新陈代谢,缓解疲劳。坐在床上或椅子上,把脚放在另一侧腿的膝盖上,用拳头有节奏地敲击脚心及周围,力量以稍有痛感为宜,每只脚分别敲100次左右。

2

摩擦脚底

双脚合拢相互摩擦,可促进血液循环,改善睡眠。躺在床上,双脚脚心贴在一起,相互摩擦 20次左右,脚部就会感到温暖,产生睡意。

3

脚踩网球

用网球刺激脚底,可缓解脚部疲劳,适合走路较多和久站的人。初次尝试时可能会感到脚底酸痛,坚持一段时间后,疼痛感会变为舒适感,每天10分钟即可。

4

按压穴位

按压脚后跟两侧的太溪穴(脚内踝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和昆仑穴(脚外踝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可缓解足跟痛,且滋阴补肾;常按涌泉穴(用力弯曲脚趾时,足底前部出现的凹陷处),可使促进睡眠,增强防病能力。

用手指按压穴位,力度以感到酸胀为佳,每次按压5秒后松开2~3秒,然后再次按压。

5

晃动双脚

仰卧在床,先让双脚在空中晃动,然后像踏自行车一样,让双脚动起来,持续进行5~6分钟,能改善血液,同时让腿肚和膝盖内侧的肌肉得到伸展,消除腿部疲劳。

散步“养脚”

散步能疏通足底经络,增强血液循环,缓解疲劳。时间最好选在早上八九点或晚上四五点,穿上宽松的厚袜子和有弹性的运动鞋。

泡脚“养脚”

睡前用40℃左右的热水泡20~30分钟,可以加快血液循环,有助睡眠。需要提醒的是,有心脏病、低血压的人要慎重泡脚。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