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为什么需要仪式感(为什么我们需要仪式感)

生活中为什么需要仪式感(为什么我们需要仪式感)(1)

朋友老张13岁的儿子,这学期转学到一家闻名遐迩的私立学校就读。

在老张眼里,儿子的学长学姐们拿到多少名校的offer(录取通知)是次要的,作为家长,他看中的是这所学校令人心动的仪式感。

在这所学校,所有的学生寝室都预备了熨衣板和蒸汽熨斗。

不管是参加周一的升旗仪式,还是参加学校合唱团的表演,抑或是找校长谈话,第一件事,就是要把衬衫和校服西装熨得笔挺。

为了贴合小男生们正在蓬勃发育的身体,学生手册上要求男生的衬衫要熨出12条线,正面8条,后背4条。

新生们没干过这事,高年级的学长来手把手地教他们用大头针别出形状与间隔,再用蒸汽熨斗上下仔细地熨烫。

周日的下午或晚上,学生们轮流使用蒸汽熨斗,那份肃穆与认真、敬畏与庄严,像潮水一样漫过他们稚嫩的身心,将他们的心神洗濯一新。

一开始,有家长觉得学校这样要求十二三岁的学生,特别是皮猴儿一样的男生,有点苛刻。

对于这一点,校长是这么解释的:所有的自律,一开始都来自“他律”。

有制度约束你、成全你,促使你养成清醒、周正、严于律己的习惯,孩子们将受益终生。

生活中为什么需要仪式感(为什么我们需要仪式感)(2)

图片来源:全景视觉

校长本人也是这么做的,他规定任何学生都可以提出书面申请,要求“与校长谈谈”。

他也会着正装与学生会面,毫不马虎。

对仪式感的推崇与敬畏,让孩子们觉察到坚持带来的收获。

每个人都在社交平台上为自己的新年愿景打卡,自觉接受大家的监督。

发誓要读完英文原著的,每天报告自己的阅读进度与感想;学国标舞的孩子,每天晒习舞视频。

老张的儿子为减肥健身,每天坚持长跑5公里,从寒风凛冽跑到春暖花开,每天都晒出自己的跑步路线与配速。

坚持100天,再愚钝的孩子,也会明白通过生活中的仪式感,是如何战胜根植于每个人心中的怠惰、马虎、潦草与苟且,让自己如一棵松柏,向着天空,笔直地挺进。

生活中为什么需要仪式感(为什么我们需要仪式感)(3)

老张至今还记得自己上中学时的经历。

30多年前的农村中学,考生们成天埋头学习,无暇顾及个人卫生,头发多日不洗不梳,像蓬乱的鸟窝。

高考前两天,班主任要求大家放下书本,到操场上去。

到了水池边,大家都惊呆了:老师们准备了20只崭新的脸盆,要求孩子们为同伴洗头。

老师们自掏腰包买了香皂,在温水中化出浓浓的皂汁,一一倒在孩子们的手心上,看着他们揉出泡沫,洗出蓬松清香的头发和干干净净的手脸。

生活中为什么需要仪式感(为什么我们需要仪式感)(4)

图片来源:全景视觉

孩子们互相观望着,捂着嘴偷乐,带着些许恍惚看着镜子中的自己。

是的,不过是赶在高考前洗了个头而已,他们却能感受到比誓师大会更有效的振奋,感应到板结贫瘠的内心深处忽闪忽闪地钻出了绿苗。

生活中为什么需要仪式感(为什么我们需要仪式感)(5)

作者:明前茶,来源:《读者》2018年第12期 ,原标题《仪式感》。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