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克莉丝(土库曼斯坦女孩克丽丝)

外国克莉丝(土库曼斯坦女孩克丽丝)(1)

克丽丝在上海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入学报到。受访者供图

新华社上海10月8日电 “我们在国歌展示馆待了足足3天……拍摄的时候,上海正处于多雨的夏天。有的时候我们正在讨论选题,雨水伴着电闪雷鸣就落了下来,而我们外出沿着大街小巷在上海拍摄时,恰好又遇见了难得的晴天,只是有点热。”

时隔近4个月,土库曼斯坦女孩克丽丝依然对在上海摄制短片《新中国之歌》的细节记忆犹新。这条时长7分48秒的微纪录片,出自她和中国搭档田洪敏之手,并获得了中外指导老师的帮助,在今年中国国庆黄金周走红网络,获得大量转载和点赞。

《新中国之歌》的创作得益于2021年度“看中国·外国青年影像计划·上海行”活动。这是一部以克丽丝个人叙述视角为主的动画短片,同时又运用了不少中国上海早期的黑白电影资料,讲述了新中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的来历。

《义勇军进行曲》诞生于电影《风云儿女》之中。《新中国之歌》以克丽丝的视角,观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尤其是日本侵略者占领中国上海时的情景。在讲述《风云儿女》及《义勇军进行曲》诞生的主线外,还讲述了作词田汉、作曲聂耳以及赴海外推广歌曲的刘良模的故事。

外国克莉丝(土库曼斯坦女孩克丽丝)(2)

克丽丝在国歌展示馆拍摄。受访者供图

手绘本上的定格画面动起来,也显示了微纪录片创作者克丽丝对《义勇军进行曲》的尊重。

在电话那头,克丽丝说:“很高兴以创新、有趣的方式来讲新中国国歌的故事,这个故事值得被更多人知道。”

“看中国·外国青年影像计划·上海行”活动,由上海温哥华电影学院与上海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联合承办。参与这个项目时,克丽丝还是上海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的一名留学生。

为何选择“中国国歌诞生记”这一主题?克丽丝说,最初的创意来自指导老师奥黛·阿瓦迪亚,阿瓦迪亚最先被《义勇军进行曲》诞生的故事吸引,随后把其推荐给“上海行”活动成员。

“新中国的国歌竟然来自一部电影里的歌曲!”克丽丝也对这个故事“一见钟情”。在老师的支持下,克丽丝与同样来自上海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的田洪敏一拍即合,开启创作。

克丽丝回忆,她和田洪敏一起走访了国歌展示馆、聂耳故居、聂耳音乐广场、百代小红楼等地,翻拍了超过1000张老照片以及大量实景。虽然最后用在片中的只有很少一部分,但故事本身已深深印刻在克丽丝的心里。

外国克莉丝(土库曼斯坦女孩克丽丝)(3)

克丽丝(左)与中方合作伙伴田洪敏(右)在国歌纪念广场取景。受访者供图

“这些故事告诉我,在反法西斯斗争中,融入了中国艺术家强烈爱国情感的《义勇军进行曲》,激起了中华民族不可磨灭的战斗意志,正是这种精神力量使他们获得了最后的胜利。”克丽丝说。

“比起影像创作本身,中外青年一路探访、共同感受,其背后蕴藏的合作与理解、尊重与互信的意义更加深远。”上海温哥华电影学院执行院长蒋为民说。

克丽丝来中国已有8年,在北京学了两年汉语,上了本科,再来到上海大学攻读两年硕士。目前已经毕业、正在北京找工作的她,做好了长期留在中国的打算。

“刚来中国时没想到会待那么久,但这里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人际交流等等,都让我感到很舒服,对年轻人来说,中国也有相当多的机遇。”克丽丝说。

在中国读书期间,她向亲友分享了诸多有关中国风土人情的信息,让更多年轻人对这片土地产生了浓厚兴趣。“我做过关于中国茶的微纪录片,朋友看了很惊讶,对他们来说茶只是一种饮料,不知道这背后原来有这么多的文化。现在他们都说,要想了解中国,还得亲自来看看。”

“我希望将来还有时间拍摄有关中国的纪录片,向世界展示一个真实的中国。”克丽丝说。(记者:吴振东、高春霄、许晓青、杨恺,参与采写:张晋川)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