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门颂详解(我与石门颂)
作者:陈丽伟,系天津市作协副主席,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石门颂详解?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石门颂详解
作者:陈丽伟,系天津市作协副主席
“君德明明,炳焕弥光。刺过拾遗,厉清八荒。奉魁承杓,绥亿御强。春宣圣恩,秋贬若霜。无偏荡荡,贞雅以方。宁静蒸庶,政与乾通。辅主匡君,循礼有常……”
这音韵明快的称颂文字,出自汉代隶书字帖《石门颂》。从这本字帖开始,我对“颂”这一文体从认识、理解到亲近、服膺,有一个不算短的过程。
三十多年前,刚参加工作不久的我在冀中小县城简陋的书桌上痴迷地用毛笔在毛边纸上临写这些文字的时候,我仅知道这是一本字帖,是隶书中的精品。我的书法老师告诉我,按着这个路子,从隶书临习入手,转而再攻章草,是书法成功的便捷之径,无多时日,便可参展、获奖、入会,成名成家,有机会,就能离开这个小地方,去大城市作大事业。
毋庸讳言,这对一个出身贫寒又对未来充满无限向往的十几岁的青春少年来说,有着相当大的诱惑。于是我以一周一刀纸的速度开始勤奋地临习。纸虽是当地用来糊窗户的七元一刀的毛边纸,但竟然极为好用,着笔吃墨、肌理渗透等诸多效果都特别好,而三十年之后要想买到这种效果的宣纸,所费已近百倍。唯一不好的则是纤维粗糙到粗暴的程度,有时一刀纸中赫然夹着造纸过程中未曾搅碎的麦秸、绳头甚至泥巴。
日久生情,人与人如此,人与物也是如此。三十多年的朝夕与共耳鬓厮磨,虽然碌碌无为中书艺并无多大精进,但我与《石门颂》这本字帖的感情与日俱增。像人与人,已经不仅停留在容貌的熟悉,渐渐进入心灵的沟通。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就会促成质变,日积月累地临习让我对文字词句日渐熟悉,对文字内容也日渐理解。有一天,心底的一扇窗子豁然打开,我发现,这竟是一篇辞采优美情思感人的古代颂体散文,全文基本由四字句组成,读起来朗朗上口,悦耳悦心。
《石门颂》全名为《故司隶校尉犍为杨君颂》,颂扬的是当时的司隶校尉犍为杨涣开通褒斜道的功勋,文章作者是汉中太守王升。研究者发现,王升与杨涣同是四川彭山人。
当我最初临写字帖的时候,首先看到的只是其被称为“汉人极作”的“天真流露、极飘逸新奇”的笔画,这些笔画能临摹像已经不易,哪顾得上别的。而后看到的是古厚淳朴、气格宏大、圆劲挺秀、率真自然的整体风格,这种风格前人说“胆怯者不敢学,力弱者不能学也”,一个胆怯且力弱的初学者自然只专注于书法。在不知临习了多少遍之后,单个的字词已经熟悉到连成句群段落并至全文,才终于发现了它作为一篇颂文的优美文辞以及所记述的事件。
原来东汉时期,褒斜道是穿越秦岭、沟通关中与巴蜀的交通要道之一。褒斜道陡险崎岖,时断时通,汉安帝时桥梁彻底断绝。到了汉顺帝时,身为司隶校尉的四川彭山人杨涣,不仅领导民众凿通穿山通道六丈有余,还将原来废弃的旧道进一步清整拓宽了。
汉桓帝建和二年(公元148年)仲冬上旬,时任汉中太守的王升巡视褒斜道,感念以前的司隶校尉同为四川彭山同乡的杨涣重开石门的功劳,遂撰写了《石门颂》一文,并令书法家和石匠书丹摩崖刻石,这才有了今天的《石门颂》。现在看来,王升与杨涣虽然有同乡之情,更重要的原因,或者说这篇颂文产生的基础,主要还是杨涣的“君德明明,炳焕弥光”。而王升的作颂水平,放在今天也应该算个作家或诗人吧。
初临《石门颂》三十多年之后,我离开冀中县城到天津市工作也已二十多年。利用一次汉中出差的机会,怀着朝圣的心态专门去拜谒了号称中国版图地理几何中心的一块石头,这就是《石门颂》的原石。
在依山而建浩荡深碧的石门水库岸边,导游介绍说,当初刻着汉代名碑《石门颂》的石壁,就在水库下面,因为又要修水库,又要保存文物,于是便把刻着《石门颂》的石壁整体切挖了下来,送到了博物馆供大家欣赏。
在人头攒动的博物馆,在那块朝思暮想的石头面前,我的眼睛莫名其妙地湿润了。一千八百多年前的场景仿佛一下穿越而来,那条石门古道刚开通时的情景宛在眼前:
“这下好了,这下省得绕老远的路了!功德啊,真是功德!”
来来往往的人们次第从石门穿梭而过,不时发出一两句由衷赞叹。而在丹崖石壁上,登高的匠人挥舞斧凿正在亿万斯年生成的石头上用心刻画着一道道笔画一行行文字。石屑纷飞,汗珠迸溅,千秋流传文辞雅丽的一篇优美颂文又以天真烂漫遒劲纵逸的书法形式呈现于朗朗乾坤丽日蓝天下,正是我们今天见到的汉隶名品《石门颂》。
在博物馆外面,让人耳目一新的事物不断撞入眼眸:指路牌的底座装饰着《石门颂》的字体;垃圾桶的立面装饰着《石门颂》的字体,商家的店招悬挂着《石门颂》的字体;在与当地同行座谈时,待客茶杯上的单位名称是《石门颂》的字体;在中午工作餐的餐厅,简约不失庄重的雅间主背景,赫然是一整张《石门颂》原碑的拓片,这岂不是有点过分地炫耀?要知道,这样一张拓片市场上要三万块钱左右呢。这让三十年朝思暮想的人一下生出刘姥姥进大观园的卑微,继而生出深深妒意。不过转念一想,作为接待外地客人的招牌,挂一张原拓有何不可,挂一张名家字画或许花费更多,还没有地方特色。
静心想来,一城一地之居民,无论在校学生,车间职工,营商个体,教师医生等等,日日目睹本地文化的瑰宝,天天面对这样精美的文章与书法珠联璧合的颂文,时不时联想起本地前贤大德修桥开路造福一方让人千秋赞颂的政绩,内心的文化自信,内心的做人自警,内心的自我鞭策,是不是会在悠悠岁月里默化潜移无声润物代代传承与日俱新呢?
《光明日报》( 2021年12月24日16版)
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