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节事小饿死事大是谁说的 领读饿死事小失节事大

失节事小饿死事大是谁说的 领读饿死事小失节事大(1)

失节事小饿死事大是谁说的 领读饿死事小失节事大(2)

失节事小饿死事大是谁说的 领读饿死事小失节事大(3)

失节事小饿死事大是谁说的 领读饿死事小失节事大(4)

领读者简介

失节事小饿死事大是谁说的 领读饿死事小失节事大(5)

邹元江,哲学博士,武汉大学哲学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华美学学会理事、中国戏曲学会常务理事兼汤显祖研究会副会长、湖北省美学学会会长,《美学与艺术研究》《汤显祖研究》主编。曾应邀到中国驻英国大使馆、国家图书馆“文津讲坛”、国内外几十所著名大学和研究机构作学术报告百余场。

“贞节观”是对古代妇女的戕害领读第四天

由汤显祖笔下杜丽娘的父母连家中的后花园都不告诉她的姑娘,就可以折射出在明代妇女所遭受的限制是极其严苛的,而这种限制来自两个方面,一个是观念的压力,一个是身体的束缚。

所谓观念的压力主要是指由汉代以来所形成的“贞节观”和与之相关联的“烈女观”,对古代妇女的心灵戕害。“贞节”的“贞”原义“卜问也”,然后延伸为意志或操守的坚定不移之义。古代指的是未许嫁,也就是指妇女的贞节,她与“忠”“正”义互训,因而引申为“贞女不更二夫”。“贞女不更二夫”到《周书》里成为“清白守节曰贞”,这也成为汉代《列女传》中所提出的“以专一为贞”的“贞节观”的思想基础。到了宋代程朱理学有八个字对妇女构成极大的压迫,这八个字是:“饿死事小,失节事大”。这个观念开始盛行,南宋朝廷又开始对贞节女子进行旌表,尤其是1398年明开国皇帝朱元璋首次对贞女进行旌表,所以“贞节”观念开始大行其道。

所谓对“身体的束缚”主要是指对女性正常生理、心理欲望的压抑和贬斥。这种压抑首先表现在“闺阁”锁春的观念上。我们古代文人都很喜欢用“闺阁”这个词,现代人以为这是一个多么好的词。

古代文人在诗词作品中所描述的所谓“闺阁”,实质是个贬义的词。在《牡丹亭》中,汤显祖也写了文人常见的对“闺阁”一词的描述。我们看汤显祖《牡丹亭》中,他也像其他的文人一样,写了我们文人最常见的“闺阁”一词,他把它叫做“香闺香阁”。可是汤显祖的伟大就在于他不仅仅这么写,而且他写了另外一种对阁闺的判断。

《牡丹亭》第十二出出现了“幽闺”、第十六出中“深阁”,第十出中“在幽闺自怜”,也就是他对香闺香阁是持批判态度的。这个“幽”实际上是幽暗寒侧的闺阁,实际上正是古代少女被圈禁的、圈幽的牢笼。汤显祖还在《惊梦》里用了另外一个词,这个词也是我们文人经常形容我们闺阁的一个词叫锦屏人,文人说我们的小女子都是锦屏人,好像她们是多么地舒坦,多么地香艳,那么地神秘,多么地美好。可是在汤显祖笔下他写的“锦屏人忒看得这韶光贱”,为什么?因为这个锦屏人被牢牢地锁闭在一个幽暗寒侧的空间里,所以这样的闺阁就像牢笼一般限制了当时的少女作为常人的自由,也像锁链一样锁闭了正常女子青春的绽放。

文/邹元江

原文欣赏:

《牡丹亭》第十二出 寻梦

【夜游宫】〔贴上〕腻脸朝云罢盥,倒犀簪斜插双鬟。侍香闺起早,睡意阑珊:衣桁前,妆阁畔,画屏间。伏侍千金小姐,丫鬟一位春香。请过猫儿师父,不许老鼠放光。侥幸《毛诗》感动,小姐吉日时良。拖带春香遣闷,后花园里游芳。谁知小姐瞌睡,恰遇着夫人问当。絮了小姐一会,要与春香一场。春香无言知罪,以后劝止娘行。夫人还是不放,少不得发咒禁当。〔内介〕春香姐,发个甚咒来?〔贴〕敢再跟娘胡撞,教春香即世里不见儿郎。虽然一时抵对,乌鸦管的凤凰?一夜小姐焦躁,起来促水朝妆。由他自言自语,日高花影纱窗。〔内介〕快请小姐早膳。〔贴〕“报道官厨饭熟,且去传递茶汤。”〔下〕

宋代女词人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的《声声慢》一词从某种意义上正表达了对这种“闺阁”锁春的苦闷和寂寞:“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守着窗儿独自”,所谓“独自”就是封建礼教所要求的“妇人之行,不出于闺门”,直到年方二八及笄出嫁(古代女子十五岁开始以笄[簪]束发,叫“及笄”,及“笄”意指女子已成年,到了婚配的年龄)。

这个“守着窗”的“窗”是个什么“窗”呢?李清照时代闺房的“窗”应是什么样的可以再考证,但我们从现存的明代建筑中仍可看到那时闺房的“窗”是什么样的。抚州金溪县竹桥明清古村建筑绣楼的窗口即是向上斜开的,即它只是用来采光,而不是用来让少女看外面的世界的,更不要说看男人。

读本介绍

《牡丹亭》

失节事小饿死事大是谁说的 领读饿死事小失节事大(6)

作者:汤显祖

《中国古典戏曲名著:牡丹亭》又名《还魂记》或《还魂梦》,作者汤显祖与英国的剧作大师莎士比亚是同时代人。《牡丹亭》是中国戏曲史上浪漫主义的杰作,四百余年盛演不衰。该剧通过杜丽娘和柳梦梅的生死离合,有力地抨击了封建礼教和伪道学,热情歌颂了追求自由幸福和个性解放的精神。《中国古典戏曲名著:牡丹亭》选本精当,注释通俗,适宜具有中等文化水平的广大读者。

往期回顾:

失节事小饿死事大是谁说的 领读饿死事小失节事大(7)

如何获取领读图书《牡丹亭》:

选择一:扫码获取电子书,天天跟读

选择二:现场借阅纸本书,传递阅读

1.光临佛山市图书馆三楼中庭新时代领读者专题书架借阅。

失节事小饿死事大是谁说的 领读饿死事小失节事大(8)

2.东方书城各大门店新时代领读者专题图书,同步上线,欢迎购买。

失节事小饿死事大是谁说的 领读饿死事小失节事大(9)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