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之八大异兽(解密山海经之上古那些食人异兽们)
“他说给我听,曾经有过一部绘图的《山海经》,画着人面的兽,九头的蛇,三脚的鸟,生着翅膀的人,没有头而以两乳当作眼睛的怪物,……可惜现在不知道放在那里了。”——《阿长与山海经》
先秦古籍《山海经》被称为中国古代第一奇书,记载了涵盖地理学、神话学、民俗学、宗教学、医学等在内的多个学科领域的内容。里面那些早已绝迹的珍禽异兽更是成为了许多影视作品的灵感来源。
比如影视作品《封神演义》中苏妲己九尾狐的形象正是取材于《山海经》中的青丘国异兽,动画电影《大圣归来》里的终极妖王——一只圆滚滚的巨大白虫,其原型就是《山海经》记载的异兽混沌。
根据不完全统计,《山海经》记载了近4830种异兽,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都被收录其中,书中不仅详细地描写了异兽的外貌、生活习性、活动范围,还特地标注出不同异兽的味道、做法以及食用功效。
“(单张之山)有鸟焉,其状如雉,而文首、白翼、黄足,名曰白鵺,食之已嗌痛,可以已痸。”
“翼望之山,有鸟焉,其状如乌,三首六尾而善笑,名曰鵸鵌,食之不魇,又可御凶。”
“青丘之山。英水出焉,南流注于即翼之泽。其中多赤鱬,其状如鱼而人面,其音如鸳鸯,食之不疥。”
“谯明之山,谯水出焉,西流注于河。其中多何罗之鱼,一首而十身,其音如吠犬,食之已痈。”
“(横公鱼)生于石湖,此湖恒冰。长七八尺,形如鲤而赤,昼在水中,夜化为人。刺之不入,煮之不死,以乌梅二枚煮之则死,食之可却邪病。”
……
这么看来,《山海经》何止是一本志怪书籍,更是一本上古人类的隐形药膳食谱!不但告诉你每种异兽有什么功效,还手把手地教你做,简直不能更贴心了。
不过,别以为上古人类身为“灵长”动物,就能站在大自然食物链的顶端。在《山海经》的世界里,人类只是众多异兽的其中一种,作为食物链一环,人类自然也逃脱不了被吃的命运。
哪些异兽是《山海经》中著名的人类杀手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一、黑鳞鲛人《山海经·海内南经》:“伯虑国、离耳国、雕题国、北朐国,皆郁水南。雕题,黥涅其面,画体为鳞采,即鲛人也。”
鲛人,可能是我们最熟悉的异兽之一了,在《山海经》、《述异记》、《博物志》等古籍中都对鲛人有大量的记载,鲛人工于纺织,织出来的鲛绡遇水不湿,是无价之宝;鲛人身上的油膏燃点极低,只要一滴,就可以燃烧数月不灭,古代贵族的墓穴大多都会采用鲛人油膏做长生烛。
网络剧《灵魂摆渡》里有一集故事叫《空墟之海》,女主角在海上遇难后,身体为鲛人所食。这则故事里鲛人食人的设定,正是源自于《山海经》。
黑鳞鲛人性嗜血,聚居在海里一座死珊瑚形成的岛屿下,居住的珊瑚洞纵横交错,深不可测,它们会在附近海域吟唱,吸引途经此处的商船,利用歌声魅惑人类,然后将船掀翻,落到海水中的人类自然成为了它们的美食。
二、蛊雕
《山海经·南山经》:“又东五百里,曰鹿吴之山,上无草木,多金石。泽更之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滂水。水有兽焉,名曰蛊雕,其状如雕而有角,其音如婴儿之音,是食人。”
在《山海经》的异兽中,蛊雕几乎算是自然界里的完美杀手了。
不仅有翅膀、善于飞行,还有一口锋利的牙齿,而且体型庞大,另一形态长得很像豹子,对入侵者有极强的震慑力,甚至还长了一个犄角。集四大杀招于一身的蛊雕,说不厉害估计也没人信吧。
鹿吴之山是《山海经》里并不稀有的矿山,还是泽更之水的发源地,蛊雕就在此地依山傍水地生活着。
《骈雅))记:“蛊雕如雕而戴角。”
《事物绀珠》记:“蛊雕如豹,鸟喙一角,音如婴儿。”
郭璞《图赞》:“纂雕有角,声若儿号。”
关于蛊雕的来历,还有一个神秘的传说。蛊雕原本生活在雷泽地区(即今江苏太湖),后来雷神占领了雷泽,蛊雕被迫离开雷泽,来到黎云荒原,才成为了这片大荒原上最可怕的异兽。
蛊雕是个大胃王,还是特别挑食的那种,它对人类情有独钟,专门以吞食人类为生。蛊雕每十年就醒来一次,醒了就吞食数以千计的人类来填饱肚子。
曾经有数百人想要趁着蛊雕睡觉的时候,杀死蛊雕,但是蛊雕睡着之前找了个极其隐蔽的地方藏匿起来,这群人找了七八年愣是没有找到蛊雕的藏身之所,最终这群人悲催地沦为了蛊雕睡醒之后的开胃菜。
三、罗罗鸟
《山海经·西山经》:“又西三百五十里,曰莱山,其木多檀、楮,其鸟多罗罗,是食人。”
中国最早关于食人鸟的传说,来自《山海经》载述的罗罗鸟。
罗罗鸟生活在西皇山以西三百五十里的莱山上,这种鸟体型庞大,长着一张人的脸蛋和鸟的身体,叫声非常凄惨,听得人头皮发麻。
罗罗鸟闻声讥讥叫,叫天鸡发出一声怒轰。巨猿一脚底朝天,强盗杀人放火。沙怪飞烟走壁,蝙幅自做孽。——《征服诗》
传说中,罗罗鸟还是一种非常有仪式感的异兽。每到要吃人的前夜,罗罗鸟就会大声呼喊着“多罗罗、多罗罗”,似乎是在做餐前祷告,因自己罪孽深重而向上苍忏悔。
但是罗罗鸟的祷告,就像鳄鱼的眼泪一样经典,做完祷告该吃啥还是吃啥。
四、穷奇
《山海经·西山经》:“又西二百六十里,曰邽山。其上有兽焉,其状如牛,猬毛,名曰穷奇,音如獆狗,是食人。”
在中国神话传说里,上古有四大凶兽饕餮、穷奇、梼杌、混沌。
C位出道的饕餮大家都比较熟悉了,这家伙没别的能耐,就是特能吃、啥都吃。能吃到什么地步呢?因为太能吃了,竟然连自己的身体都不放过,所以异兽饕餮没有身体,只有一个大头和一张血盆大口。因为见什么吃什么,饕餮最终被活活撑死。
饕餮都这么能吃了,作为千年老二的穷奇本事自然也不在话下。
《山海经·海内北经》:"穷奇状如虎,有翼,食人从头始,所食被发,在犬北。一日从足。"
穷奇体型跟牛差不多,外形跟老虎相似,披有刺猬的毛皮,长着一对翅膀,它的叫声和狗非常像,性情残暴嗜杀,战斗力爆表。穷奇以捕食人类为生,而且还有个小癖好——特别喜欢从人的头部开始进食。
在中国传说中,穷奇还是抑善扬恶的代表。一看到有人打架,穷奇就会飞过去,把占理的一方吃掉,一听说某人忠厚老实,它就会飞过去把某人的鼻子给咬掉;如果某人作恶多端、声名狼藉,穷奇反倒会捕杀野兽送给对方,鼓励他多做恶事。
这么看来,穷奇还真是坏人的福音,好人的噩梦。
五、蠪蛭(lóng zhì)
《山海经·中山经》:“又西二百里,曰昆吾之山 ,其上多赤铜。有兽焉,其状如彘而有角,其音如号,名曰蠪蚳,食之不眯。”
蠪蛭,又被称为“蠪侄”或“蠪蚳”, 南派三叔的作品《沙海》里就曾提及“蠪蛭”这种生物,“是一种类似于狐狸的东西,经常被误认做狐狸。”
那真正的蠪蛭长什么样呢?
《山海经·卷四·东山经·东次二经》:“又南五百里,曰凫丽之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箴石,有兽焉,其状如狐,而九尾、九首、虎爪,名曰蠪侄,其音如婴儿,是食人。”
根据《山海经》中的记载,蠪蛭生活在矿产丰富的凫丽之山。
蠪蛭有九个脑袋、九条尾巴以及老虎的爪子,外形长得很吓人,既像狗,又像狐狸,还跟狮子有点像。
但是别看它外貌长得不咋地,但是声音却和婴儿的哭泣声很像,惹人怜爱。蠪蛭就凭借具有迷惑性的声音,把人吸引过去,然后直接一口吞掉。
不过,蠪蛭再厉害,也逃不过被人类端上餐桌的命运。远古人类认为,蠪蛭的肉有神奇功效,只要吃了它的肉,晚上睡觉就不做噩梦。
由此看来,那时的人类和蠪蛭的关系,其实是相爱相杀、互相觊觎对方的。
在《山海经》的世界里,人捕食异兽治病、异兽以人为食物,是自然而然形成的一种食物链关系。作为最具智慧的物种,人类并非始终站在食物链的最顶端。
《山海经》不只是为记述远古时代的社会地理、人文风貌而存在,更重要的是《山海经》里的每句话都在告诉我们,在大自然面前,人类的力量其实很渺小,甚至可以说是微不足道。
不论远古时代,亦或是现代、将来,我们都应对自然存一分敬畏之心。而这或许才是《山海经》藏得最深的秘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