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治疗目标(褚明礼注意缺陷)

#金博智慧##注意力训练##学习能力#

在上次的文章里,我曾经和大家简单提到了我们和清华大学高晓榕教授团队合作,进行神经反馈认知功能方面的研究。有的家长希望进一步了解相关的内容,今天就来和大家详细聊聊。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治疗目标(褚明礼注意缺陷)(1)

金博智慧创始人兼CEO 褚明礼先生,和清华大学神经工程实验室高小榕教授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治疗目标(褚明礼注意缺陷)(2)

研究概述

为了研究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在神经反馈训练前后注意障碍、多动缺陷行为上症状的变化,脑网络连接状态变化,神经源定位改变。研究内容包括:

1、实验对象:20名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和20名正常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通过 DSM-IV 和量表确诊。正常儿童均无精神疾病史和精神疾病家族史。

2、实验数据:利用神经反馈训练进行20次(2个半月)治疗。分别采集清醒闭目下,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在反馈训练前、训练后多通道的脑电,以及清醒闭目下正常儿童的多通道脑电。

3、利用 SWAN 量表得到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在反馈前后 SWAN 父母和 SWAN 教师量表得分情况。

4、对于采集的脑电数据按照10/20脑电电极标准,选取19通道脑电并预处理,去除基线漂移,眼电、肌电干扰,运动、眼动伪迹,50Hz 工频干扰等,选取并截取120秒数据进行分析。

5、基于脑电相干性算法计算得到各个频段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的通道 i 到通道 j 的相干性,得到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的相干性矩阵,应该同样的方法得到正常儿童的相干性矩阵。

6、分析对比反馈训练前后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在半球间和半球内各个脑区,在不同频段下脑连接的变化,并与正常儿童数据比较。

7、利用低分辨率层析成像分析(LORETA)方法,对比研究神经发生源的变化。

结果分析

根据上述方法得到以下4项研究结果:

1、SWAN量表得分:对比反馈训练前后在注意力不集中和多动/冲动两方面均有显著性差异。

在注意力不集中和多动冲动方面,反馈训练后SWAN父母量表得分和SWAN教师量表得分均较反馈前有显著性下降。

2、半球内相干性:比较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神经反馈训练前后,中短距离电极对外训练后theta频段相干性显著降低。训练后长距离电极对theta和alpha频段脑电相干性显著增加。

3、半球间相干性:比较神经反馈前后发现,在额区中,反馈训练后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在theta频段增加了脑电的相干性,同时在频段降低了脑电的相干性。

在颞区中,反馈训练后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降低了在theta频段脑电的相干性,同时在增加了alpha频段脑电的相干性。

在中央区/顶区/枕区,训练后delta和theta频段的脑电相干性降低。

4.低分辨率层析成像分析:针对神经反馈训练前后相干性发生变化的三个频段Delta(0.5-4Hz)、Theta(4-8Hz)、Alpha(8-13Hz),利用LORETA方法探究神经反馈治疗前后,在相关频域神经发生源的改变,结果显示反馈训练前源定位主要集中于额叶,反馈训练后源定位主要集中于额叶与顶叶。

结论

神经反馈训练作为非药物治疗手段,能够显著改善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神经系统失调,进而改善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外在行为表现。

SWAN量表统计发现,神经反馈训练能够改善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异常行为的症状。

神经反馈训练对脑电网络相干性具有积极的影响,能够改善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半球内和半球间不同频段下的脑电相干性特征,并且更加接近于健康儿童脑电相干性特征水平。

利用LORETA源定位发现,主要在Theta频段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反馈训练前后神经发生源的改变最为明显,反馈训练后神经源定位表明主要发生于额叶与顶叶,与正常儿童的源定位相似。

这些结果说明,神经反馈训练后,可以在神经电生理角度下改善变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相关脑电特征。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