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苓白术散可以健脾祛湿吗(参苓白术散与健脾除湿法)

参苓白术散为健脾除湿法的代表方剂,该方全面体现了健脾除湿法的治法精髓,临床疗效卓著。深入理解健脾除湿法的来龙去脉,是用活用好参苓白术散的基础。

参苓白术散可以健脾祛湿吗(参苓白术散与健脾除湿法)(1)

图片来源于网络

所谓健脾除湿法是由健脾和渗湿两种方法结合而形成的一种扶正祛邪的综合性的治疗方法。理气消滞法常常作为健脾法和渗湿法联系的纽带,使健脾渗湿法发挥更好的疗效。

健脾法和渗湿法既有联系也有区别。健脾,指运用健运脾气以治疗脾虚证的一种治疗方法,其侧重于扶正。扶正要注意不留邪。渗湿,指运用渗透泄下以治疗气滞湿阻证的一种治疗方法,其侧重于祛邪。祛邪要注意不伤正。

健脾法一般运用辛、甘药物,为升阳法。渗湿法一般运用淡味渗泄药物,为通阳法。如《素问·至真要大论》所说:“岐伯曰: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咸味涌泄为阴,淡味渗泄为阳。六者或收或散,或缓或急,或燥或润,或软或坚,以所利而行之,调其气使其平也。”

健脾渗湿法在《伤寒论》经方中已经有所体现。健脾法在《伤寒论》中体现如下:如用于理虚寒证的理中丸、用于脾虚气滞的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用于脾胃受伤的桂枝加芍药汤。渗湿法如用于水停中焦的茯苓甘草汤,用于水蓄上焦、下焦的五苓散,用于阴虚兼水热互结的猪苓汤。健脾渗湿法在《伤寒论》中体现如下:如用于中焦阳虚、水气上逆的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

金元四大家之李东垣吸收了健脾渗湿法代表方参苓白术散的精髓,并在他的代表作《脾胃论》中做了进一步的发挥。参苓白术散重在甘温健脾,而李东垣则在人参、白术等甘温药的基础上,更用升麻、柴胡、羌活、防风等辛温药物以升阳。参苓白术散重在淡渗利湿,而李东垣则在茯苓等淡渗药的基础上,更用黄芩、黄连、黄柏等苦寒以泻火,去湿中之热。理气药在参苓白术散中占据一席之地,而李东垣则进一步强调了短期使用理气药有助脾胃,但不可久用,以免耗伤元气。

@头条健康@快问中医#健康2021##快问中医超能团#


关注@橘皮半夏,关注您们的健康!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转发点赞!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