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过两次太空的女宇航员 十年前她留下遗言上太空

近日,在《2023中国诗词大会》上

航天员刘洋连线互动

有细心观众发现

刘洋胸前的飞行荣誉标上增加了一颗星

上过两次太空的女宇航员 十年前她留下遗言上太空(1)

飞行荣誉标上有几颗星

就表示这位航天员上过几次太空

神舟十四号任务中

刘洋成功地进行了第二次飞天

升级为“两颗星”

上过两次太空的女宇航员 十年前她留下遗言上太空(2)

在太空“出差”的半年里

刘洋与陈冬、蔡旭哲一起

完成3次出舱、1次“天宫课堂”授课

首次进驻问天舱、梦天舱

实施多项科学实验与技术试验

创造了中国载人航天史上多个“首次”

然而

作为一名女航天员

付出的努力与艰辛比男航天员更多

她背后的故事可以激励每一个人

从飞行员入选航天员

1978年,刘洋出生在河南郑州一个普通工人家庭。那时,中国的航天事业还在起步之时,“太空飞人”距离普通女孩,大概还隔着一个太空的距离。

刘洋从小就很乖巧、优秀,品学兼优的她一直都是家长老师口中“别人家”的孩子。

机缘巧合,刘洋念高三时,班主任给全班视力1.0以上的同学报名飞行员的选拔,身体素质优秀的她便一路畅通无阻,顺利进入空军长春飞行学院。

上过两次太空的女宇航员 十年前她留下遗言上太空(3)

但在同批学员中,刘洋身体素质比较差,刚入校的她为了能早日飞上天,付出了比别人多几倍的汗水。

每天早上,别人跑5公里,她就跑7公里,从不间断;野营拉练,就算脚掌起了水泡,她也坚持不上“医疗车”,一步一步往前挪,最后脚上的血泡都连成了片,医生只好把她脚底板的表皮全部切除……

上过两次太空的女宇航员 十年前她留下遗言上太空(4)

飞行学院毕业时,刘洋取得了所有训练科目的最高分,成为全年级最优秀的学生。

2010年,国家开始计划招收第二批航天员,一路过五关斩六将的刘洋,如愿杀进中国首批女航天员队伍里。

而刘洋接下来直面的,则是极端挑战人体极限的负荷训练。

“若一去不返,便一去不返”

刘洋曾在采访时透露到每天的训练日常:

离心机训练过程中,当承受8个G负荷时,大家都会感觉到胸痛难忍,但没有一个人按下训练中止的警铃,都是再坚持一下、再坚持一下,靠着一股劲顶下去。

上过两次太空的女宇航员 十年前她留下遗言上太空(5)

上过两次太空的女宇航员 十年前她留下遗言上太空(6)

终于,经历了无数次的考验和挑战之后,刘洋迎来了属于她的机会。

2012年3月,在长达2年的艰苦打磨后,刘洋终于不负苦心,以优异成绩入选“神九”太空乘组,代号03。

作为中国首位登上太空的女航天员,她面临着太多未知。在执行任务前,刘洋就做好了回不来的准备——“若一去不返,便一去不返”。

上过两次太空的女宇航员 十年前她留下遗言上太空(7)

那个夏天,在沉默许久之后,刘洋含泪对丈夫说出了藏在心里的话:

“如果我真的回不来,你一定要答应我两件事,帮我照顾好父母,他们只有我一个女儿;第二,娶一个会做饭的妻子,我希望她可以代替我照顾你。”

上过两次太空的女宇航员 十年前她留下遗言上太空(8)

上过两次太空的女宇航员 十年前她留下遗言上太空(9)

△刘洋和爱人张华合影。图源:新华网

而刘洋的丈夫则用温暖的话语坚定地告诉妻子:

你完全可以安全回来,顺顺利利执行完任务!

上过两次太空的女宇航员 十年前她留下遗言上太空(10)

2012年6月16日18时37分,随着“神舟九号”一声巨响,刘洋就在无数人的目光中“飞出地球”,外太空第一次留下了中国女性的光辉身影!

“太空不会因为你是女性就优待你”

2012年6月28日6时许,登上“神舟九号”的3名航天员陆续挥手告别天宫一号回到飞船轨道舱。

刘洋转身前,对着天宫一号郑重敬礼,心里默默地告诉自己:“在不久的将来,我一定还会再回来!”

没想到,这“不久的将来”跨过了10年。

10年,对载人航天事业来说,并不算长,从载人航天工程启动算起,2022年也是该工程跨入30周年的年份。但10年,对个人来说,并不算短。这是刘洋最年富力强的10年,就在周而复始的选拔训练中度过。

上过两次太空的女宇航员 十年前她留下遗言上太空(11)

△2020年11月25日,刘洋机柜作训练。

刘洋说,这10年,她读书深造,提升自己的能力素质;这10年,尽心学习训练,为任务做充分的准备;这10年,走进学校,走向讲台,撒下种子,播下希望;这10年,她也成了一个幸福的母亲,有了一双可爱的儿女……

居里夫人说:“我从未幸运过,也不渴望幸运。我唯一能做的,就是面对任何困难毫不退缩。”

这是刘洋的女儿看了《居里夫人》这本书后,从书里摘抄的一句话。

刘洋产生了共鸣。虽然她常说自己是时代的幸运儿,可光有幸运怎么可能成功?

上过两次太空的女宇航员 十年前她留下遗言上太空(12)

△2022年6月4日,刘洋在媒体记者见面会上。

备战空间站任务,这对航天员的身心素质、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刘洋迅速清空成绩,从零开始,重新以一名高中生的拼搏劲头对待每门课程,将每次模拟训练当成实战,一步一个脚印前进。2019年12月,她入选神舟十四号乘组。

出舱活动对上肢力量的要求很高。

刘洋在参加第一次水下验证试验时,在水下待了三四个小时。结束后,整个人跟虚脱了一样,手连握拳都握不住。

刘洋认为自己的力量与任务需要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便暗暗给自己加码。体训时,她来得早,训得长,走得晚。回宿舍还要“加餐”,举杠铃、练握力器。

现在,每次练臂力的时候,师兄们都开玩笑地说:“你可别练了,再练就超过我们男人了。”

刘洋记得:从当飞行员的第一天起,教练就和他们说,要漠视自己的性别,不要拿性别当借口,得和男性战友一样飞。当航天员也一样,太空不会因为你是女性就优待你。

比起神舟九号任务,一舱变三舱,备战神舟十四号任务要学习和训练的内容呈几何级增长。舱内设备、管路连接、出舱活动、机械臂、科学研究等等,内容庞大复杂。

刘洋心里只有一个目标,一切就是为了圆满执行任务,任何个人困难在任务面前都得让步。

曾经,《环球人物》记者采访刘洋时,曾问她如何看待自己首位“飞天女”的身份,她的回答干脆利落:“毛主席接见首批女飞行员时曾勉励大家,‘要当战斗员,不当表演员’,这句话一直是我们女飞行员的座右铭。”

从飞行员到航天员

这条坎坷不平的路

她坚持了整个青春

她带着家人的支持与鼓励

用信念和实力

诠释着“巾帼不让须眉”的意义

时隔十年,风采依旧

来源:综合新华网、央视新闻、今日女报、《环球人物》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