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之问的人生阅历(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宋之问的人生阅历(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1)

宋之问这一名句出自他的《渡汉江》: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一首千古流传的作品,是由后人不断解读、不断演绎,才能跟上时代的发展,打动一代又一代文化人。而在发展的过程中,往往诗词的本意就变得不是那么重要了

“作品完成后就不再属于作者”就是这个意思。

《渡汉江》就是典型的这么一首作品。前两句我们可以看到宋之问在配合诗题“渡汉江”这个事情,说明写诗的原因:从流放到书信隔绝的岭南回来渡汉江,已经又是一年了。后两句转换到心理描写,并用否定句式将自己的感情释放出来:离故乡越近心中越胆怯,不敢询问从家那边过来的人。

宋之问的人生阅历(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2)

那么,为什么胆怯呢?没有明说。这就是五绝的魅力所在,意在诗外。需要读者自己去了解,去想象。而诗人给出了限定:近乡,是离故乡越近越胆怯,自然就会让读者感受到那种欲问又罢的心理。这像极了王安石的王维的《杂诗三首其二》: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明明心中千头万绪,却不知从何问起,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一开口却成了问窗前的寒梅。急切的想知道情况却又怕知道的心情跃然纸上,这种担心成空的感觉就好像追逐目标的过程,那种对远方世事不确定的期盼,对人心的折磨远远超过了探知真相后的喜悦或者失落。

王维有的是对家乡人事的关注和思念以及对怕听到不好消息的躲闪。

宋之问不同。

神龙元年正月二十二日癸卯(705年2月20日),凤阁侍郎张柬之、鸾台侍郎崔玄暐、左羽林将军敬晖、右羽林将军桓彦范、司刑少卿袁恕己率领禁军诛杀张易之、张昌宗,随即包围长生殿,逼迫武则天退位。二月初四(3月3日),复国号为唐,武周朝廷终结。

宋之问的人生阅历(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3)

​宋之问长期依附被诛杀的二张兄弟,因此被贬出都城,远放广东泷州司马,流落越地。遍地藤萝缠绕,山石怪磊,虫豸异兽,左冲右突,去往泷州之路异常艰辛。

宋之问十九进士登科,虽到则天皇帝时期方大显,可何时到过这等穷乡避壤?真是一路行来,身体上受苦便罢了,精神上也是无尽折磨。在弟弟的鼓动下,两人于次年弃官潜逃回中原。途经汉江,看着港口人来人往,尽是故乡脸色,俩人待要问个平安,却又不敢多说,唯恐惊动官府。真是惶惶然如丧家之犬也!

其实,担心私自弃官潜逃回乡,被朝廷问责的心思绝对大于思念故乡的心情。

若碰到熟人,一句“宋之问,你怎么回来了?”有可能让自己身首异处,如何敢问来人?

“近乡情更怯”对于后世文艺中青年来说,是那种说不出远隔江河湖海,明天是否还能再见的苦涩。当然,到了现代通讯极其发达,随时可以视频通话的今天,这种感觉逐渐消失。这也是为什么近来的小年轻无法理解这千年来诗句中沉淀的“江湖一别,再见白首”的感情。

而对于当时东躲西藏的宋之问来说,越是到了熟人多的地方,胆子越发小了。这不过是他品行低下,出卖朋友而被流贬,被唾弃的生活写照。

宋之问的人生阅历(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4)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