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前茶与明后茶的区别(明前茶和明后茶)

“明前茶”和“明后茶”有啥区别?哪种茶更好?涨知识了

以前听到“柴米油盐酱醋茶”时,脑子里总会打个问号,茶为啥要放在里面,后来逐渐了解了茶叶的历史和文化,才真正理解了这句话。中国是茶叶的故乡,咱们中国人也是世界上最早制茶和饮茶的国家。

明前茶与明后茶的区别(明前茶和明后茶)(1)

说起茶叶,还会让人想起一个人,陆羽。陆羽是唐朝时期的人,隐居山水26年,不问世事,全身心投入撰写《茶经》,这也是世界上现存最早、也是最完整的茶叶专著。如今,茶文化早已成为中华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但是关于茶叶的一些具体小知识,还是有不少朋友一知半解。

比如买茶叶时,大家常会听到“明前茶”和“明后茶”这两个说法,但是它们具体指什么,很多人却一脸懵。那今天,懒喵就跟大家聊聊这个话题,一起来看看:

明前茶和明后茶有啥区别?

01 采摘时间不同

明前茶与明后茶的区别(明前茶和明后茶)(2)

古时候,老祖宗们一般根据节气和时令特点来进行农事安排,而“明前茶”和“明后茶”,就是人们根据节气和时令来对茶叶进行的一种分类。这里的“明”是以清明节为节点进行划分的。其中明前茶指的是采摘自清明节前的茶叶,明后茶指的则是采摘自清明节后的茶叶。

一般茶叶的早发品种,在惊蛰和春分这两个节气时,就已经开始发芽,到了清明左右,就能进行采茶工作。和明前茶、明后茶类似的以节气时令特点分类的茶叶,还有雨前茶、火前茶、三春茶等等。

从采摘时间上看,明前茶指的是采摘自清明节前的茶叶,明后茶指的是采摘自清明节后的茶叶,两种的采摘时间以清明节为划分标准。

02 外观特点不同

明前茶与明后茶的区别(明前茶和明后茶)(3)

茶园

明前茶属于初春的茶叶,这个时候的茶叶刚刚长成。茶的芽叶部分较为细嫩,芽头紧实,茶芽短小,包裹得比较严,外观颜色呈嫩绿色,带有油光,色泽鲜润,看上去就很新鲜,有几分春天的气息。

明后茶是在清明节后采摘的茶叶,气温已经在逐渐升高,茶芽也会迅速生长,这时候的茶叶看上去就会比较松散,甚至开始卷曲发黄,颜色较深,缺少油光。如果是谷雨后才采摘的茶叶,会更显粗老。

从外观特点上看,明前茶的外观较嫩,叶子带有油光,芽头紧实,明后茶的外观较老,茶叶较松散,颜色深且缺乏油光。

03 口感风味不同

明前茶与明后茶的区别(明前茶和明后茶)(4)

根据采摘季节不同,茶叶可以分为春茶、夏茶、秋茶、冬茶。大家都知道,春天的时候,气温较为温和,日照时间充足,但光线不会过于强烈,新长的茶芽内会生成更多的氨基酸和酯类物质,来充分吸收阳光,口感也会更好。春天过后,气温会逐渐升高,茶叶代谢旺盛,口感就会发苦。

明前茶属于春茶,这时候的茶叶较嫩,甜度高,苦味轻,口感会更加香甜淡雅。明后茶一般属于夏茶、秋茶甚至冬茶,这个时候的茶叶较老,苦味重,口感相对就没那么好。

从口感风味上看,明前茶的茶叶较嫩,喝起来香甜清爽,明后茶的茶叶较老,喝起来苦味较重。

04 茶叶价值不同

明前茶与明后茶的区别(明前茶和明后茶)(5)

关于明前茶和明后茶,业内还有这么一个说法,“明前茶,贵如金”。

在四季分明的地区,经过一个冬天的积累,茶树中的养分会更加充足,再加上春天的气候特点,这个时候产出来的茶叶氨基酸含量会更高,而带来苦味的茶多酚物质要低一些,并且因为较少受到农药污染,品质会更高。

明前茶与明后茶的区别(明前茶和明后茶)(6)

明后茶在品质上则要差一些,茶叶中的茶多酚物质较多,喝起来也没有明前茶那么鲜嫩细腻,除了价格低于明前茶外,在茶叶价值方面要略逊一筹。

从茶叶价值上看,明前茶中氨基酸含量更高,且较少受到农药污染,因此价值上要明显高于明后茶。

结语

明前茶与明后茶的区别(明前茶和明后茶)(7)

由上可知,明前茶和明后茶的区别,主要体现在4个方面,分别是采摘时间不同、外观特点不同、口感风味不同、茶叶价值不同。大家下次在遇到这两类茶叶时,可别再混淆不清了。

用大白话聊美食,我是懒喵,喜欢美食的朋友,可以随手点个关注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