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资综合素质考试题型(中学教资考试科目综合素质题型分析及备考策略)

《综合素质》是教资考试里面考察面较广、考察点较杂,对于从事教师所必备的基本能力和文化素质都有涉及的一科。要求考生具备广博的知识面,有较高的文化素质(传统文化、文学、艺术、科学文化、历史文化等)和较强的综合素质(信息处理、逻辑思维、阅读理解、写作);了解相关教育法律法规,具有较好的从事教师的职业理念、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

一、考试时间及分值

考试时间为上午9:00-11:00,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150分。

二、试卷结构

题型

单位分值

题量

总分值

备注

单项选择

2’

29

58’

材料分析

14’

3

42’

写作

50’

1

50’

满分

150’

从每一道大题的总分值来看,比值基本相当,所以做好每道大题都很重要。

三、官方教材

官方教材是一定要买的,版本一般有中公或山香的。建议买最新版本的。同时买一本历年真题(含预测试题)刷题,在此推荐中公教育。

中学教资综合素质考试题型(中学教资考试科目综合素质题型分析及备考策略)(1)

官方教材

中学教资综合素质考试题型(中学教资考试科目综合素质题型分析及备考策略)(2)

历年真题及预测试卷

四、各种题型分析

(一)单项选择题

“考察面较广,考察点较杂”主要是针对选择题而言的。但通过比较历年选择题,发现还是有规律可循的。就是在选择题里面每几道题是考察某一类知识点的。虽然在某类题的数量或多一题或少一晨风,但主要分为以下四类来对考生进行考察。

第一类题:教师职业理念/职业道德/职业素养题(题号为第1-4题,分值8分):这一类题要求考生能站在一名专业的教育工作者的角度,来思考自己对教育的理解,对素质教育的认识,对教师职业的认识,对教师劳动的理解,对教师职业理念的把握,对教师职业道德的认识,对教育学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这类题主要通过呈现教师的教育教学案例、情境、教师的做法或教师对教育教学的看法等形式,来要求考生运用相关知识点来准确答题。

第二类题:教育法律法规题(题号为第5-12题,分值16分):这几道题考察的是对教育法律法规的掌握。考生需要掌握教育法律法规中的一些重点法条,并且做到熟记于心。涉及到的教育法律法规主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等。

第三类题:教育教学实际应用题(第13-16题,分值8分):这一类题要求考生能够就某一案例或事件来分析其性质,分析案例或事件中的教师的言语/做法是否符合教师职业道德的要求,其做法是否合理合法。并考察考生能否从一个专业的教育工作者的角度来作出自己的判断,并能够较为妥当、灵活、科学的处理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各种专业的、复杂的实际问题。考察教师的实际应用能力。

第四类题:教师文化素养/综合素质题(第17-29题,分值26分):这类题考察范围很广,考得很细,包括传统文化(古代思想流派/教育/称谓/神话故事/历史典故/民族风俗/四象/二十四节气/干支纪年/传统习俗等)/文学(中国从先秦文学到现当代文学/外国各个时期的文学)/艺术(文字/书法/绘画/雕塑/音乐/戏曲)/历史(中国历史/世界历史)/科技/化学/生物/地理/安全常识,及Word/Excel/Powerpoint操作,概念/命题/推理判断等。这类题不要求我们钻得很深,但要懂得多,与之相关的我们都要涉足一点,很多考生在这类题中失分较多。这一类题的分值比其他三类题的分值都高,原因是我们除了要有一定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掌握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等相关的条件性知识外,还必须积累较为深厚的文化素养功底,具备传统文化、文学、艺术、科学文化、历史文化等文化知识为成为一名教师打好基础,同时又能掌握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技术,引导和开发学生思维,成为一名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的综合素质强的专业教师。

答题要求:既快又不能马虎,快是为后面的主观题腾出较多的时间来思考,不能马虎是不能掉以轻心,有些题要三思而后选。

平时准备:哪一类题失分较多,掌握得不牢固,就逐个击破。

(二)材料分析题

材料分析题有三道大题,这三道大题如果复习了教师职业理念/职业道德/职业素养方面的知识,基本上都可以做对。前两道题每道题只有一个问题,后一道大题有两个问题。

根据历年考题的命题规律,前面两道大题无论案例怎么变化,但万变不离其宗。主要考察考生对以下考点的掌握:

1.职业理念:教育观/学生观/教师观

2.教师职业道德

从近几年的考题来看,虽然相关的考点没有变化,但是考察的越来越来灵活,难度较以前有所上升。考生不仅要准确知道职业理念、职业道德的内涵,而且能从案例中分析或评析某某教师的行为是否符合职业理念、职业道德的要求,并能给出自己的理由。

(三)写作题

作文通常给出一段材料或事件,要求考生给合所给材料或事件,写一篇论说文。材料可能跟教育有关,也可能无关,字数不少于1000字。

由于很多考生在前面的题中花了很多时间来思考,导致作文根本没有时间进行审题和构思,于是就匆匆忙忙地下笔,也就顾不上思考行文的逻辑。对于绝大多数写作功底一般的人来说提笔就写并且能够把作文写好的人实在不多,因为没有给自己留有足够的思考时间来审题和构思,再加上是议论文论点鲜明的特点,更要在写前细细酝酿。

关于作文如何准备,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方法。我建议对写作没有把握的考生可以买一本比较好的作文范文来看,最好是议论文文体,不要多,一本就够,看看别人是怎么组织文章脉络的。当然有些人在考场上提笔顿时脑中就一片空白,也与平常积累不够有关,不妨在平常多积累一些素材。如名人名言,一些有代表性的人物事迹和典型案例。

五、如何备考

1.买教材。

2.首先把教材系统地看一遍,这一遍会比较长,可能需要重在熟悉知识点并消化。然后是看第二遍,这一遍重在理解和吃透知识点,并知道哪些是重要考点,哪些不太重要。然后第三遍就是开始记忆归纳并背诵相关知识点了。在第三遍要全身心地“沉浸式”地投入其中,效果会更好。

3.做真题并做总结归纳。这一个步骤可以结合第三遍一起进行。真题在做第一遍的时候大题可以先看,看自己能否在大脑及时联想、提取相关知识点。如果还不能有效回忆起知识点,则说明自己对相关知识点还不太熟悉。还需要返回到上面的进一步理解并吃透知识点中。

六、是否需要报班学习

我学得这个因人而宜,如果自己觉得对知识点比较熟,而且比较自律,能够确保在不需要别人监督的情况下可以自觉和有目的进行自主学习,不需要报班。

七、个人感受

在所有题型里面,选择题是最容易的,最好拿分的,把选择题发挥得好一点,想要稳妥最好选择题拿45分以上,如果不能至少保证自己能得40分。材料分析题把相关知识点答出来,分析时始终不离开相关知识点来论述就比较好了,作文50分,占到了总分值的三分之一,分量之重就不用说了。首先个人建议在时间不够的情况下,一定要把作文的字数1000字写够,然后在这个基础上还有多余的时间,拟好标题,写好开头和结尾,论点鲜明,应该没什么问题。由于每个阅卷老师的阅卷量很大,不可能像平常在学校里面老师一字一句地去看作文,只能快速浏览作文的开头和结尾。所以,拟好标题,写好开头和结尾,写好每一段的中心句,作文基本上也就稳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