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爱护棉门帘提示(今冬北京公厕挂门帘怎么挂)

往年,公厕主要用于保暖的门帘,会在每年11月中旬来暖气时开始悬挂;4月初左右撤除,气温较低的郊区,通常会在4月15日到“五一”劳动节期间才会撤除。今年在常态化疫情防控期间,公厕还要挂起厚厚的门帘吗?

记者从北京市城市管理委了解到,在疫情常态化防控期间,公厕挂门帘要兼顾“防疫”和“保暖”双重标准,各地区可因地制宜,根据群众的意见自主决定是否悬挂门帘,不强行要求,不搞“一刀切”。

现场探访一“错时”开关‍门帘 通风又防疫

丰台区卢沟桥路东侧,一处公厕的两扇大门向外敞开,两扇蓝色的棉门帘一左一右掀起,搭在大门的上方。室外的新鲜空气可以从敞开的公厕大门,直接进入室内。

关于爱护棉门帘提示(今冬北京公厕挂门帘怎么挂)(1)

卢沟桥路东侧公厕,门帘“错时”开关

明明挂了保暖的棉门帘,为何却要掀起来呢?正在公厕内清洁卫生的环卫保洁人员告诉记者:“半个月之前来了通知,说是可以挂门帘了,但是挂上门帘之后要注意通风。”既要防控疫情,又要做好室内保暖,于是,这家公厕的环卫保洁人员就想出了“错时”开关门帘的方法。白天气温回升,便将公厕的大门尽量敞开,两扇棉门帘掀起,保证室内外通风换气;而到了晚上气温开始下降后,为了防止公厕内的水管冻坏,就把靠近水管一侧的棉门帘放下一扇。

尽管大门四敞大开,但公厕内的温度明显要比室外高出不少。记者注意到,公厕大门口附近悬挂的温度计显示室温7℃。“暖气挺足的,到了晚上,就算是靠近大门口的洗手池附近也有4、5℃呢。”环卫保洁人员表示。

现场探访二厚重门帘密不‍透风 消毒每小时一次

朝阳区安华西里的一处公厕,厚重的保暖门帘一直将大门封得严严实实。中午11点半,当记者来到这处距离北三环不远的公厕时,正午的阳光暖暖照在路面上,室外的气温并不算太低。

关于爱护棉门帘提示(今冬北京公厕挂门帘怎么挂)(2)

关于爱护棉门帘提示(今冬北京公厕挂门帘怎么挂)(3)

悬挂了门帘的朝阳区安华西里公厕

安华西里公厕的大门被两扇银色的厚重棉门帘挡住,如厕者出出进进,门帘上湿漉漉沾满了水渍。看到门帘上的水渍,记者犹豫了一下,小心选择了一处门帘上略微干爽的部位,单手略有些费力地掀开门帘,进入室内。

关于爱护棉门帘提示(今冬北京公厕挂门帘怎么挂)(4)

安华西里公厕的消毒记录表

只见公厕的墙壁上,公示着每日的消毒记录表,从早晨6点起,每隔一小时,公厕便会进行一次消毒。记者注意到,为了通风,公厕室内几乎所有的窗户都处于半开状态。公厕内的保温良好,即使敞开羽绒服的拉链,也不会感到过于寒冷。

现场探访三不挂门帘 室内‍室外一样冷

卢沟桥路西侧,大井社区平房区内的多处公厕均没有悬挂保暖门帘。在西城区后广平胡同东口的一处公厕内,记者也见到了同样的场景。

关于爱护棉门帘提示(今冬北京公厕挂门帘怎么挂)(5)

西城区后广平胡同东口公厕,未悬挂门帘

由于公厕大门口没有悬挂门帘,室内或是没有暖气设备,或是暖气设备并不“给力”,这几处公厕的室内室外几乎温度相当。在公厕内将羽绒服敞开,呆了没一会,记者就忍不住打了个寒战。

官方释疑:挂门帘要兼顾“防‍疫”“保暖”

通常,公厕主要用于保暖的门帘,会在每年11月中旬来暖气时开始悬挂;4月初左右撤除,气温较低的郊区,通常会在4月15日到“五一”劳动节期间才会撤除。

今年年初,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早在2月1日,城六区的一类和二类公厕就先行提前将门帘撤除。从2月21日开始,全市气温基本稳定在0℃以上后,全市其他公厕的门帘被逐步撤除。到2月底,全市大街小巷约6000余座公厕门帘已经全部撤除完毕。

记者从市城市管理委环卫处了解到,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从正式供暖开始,就要求各公厕挂起保暖门帘。

不过,在疫情常态化防控期间,公厕挂不挂门帘,除了要考虑保暖的实际需求之外,还必须听取群众的意见。比如,如果有百姓担心疫情期间公厕挂门帘不安全、不卫生,要求摘除门帘,那环卫部门也会根据群众的要求把门帘摘除。挂门帘还是摘门帘,都要因地制宜,不会强行要求,不搞“一刀切”。

而摘除门帘后,公厕内的室温也并没有做硬性规定,只要确保公厕水管不冻裂、不冻坏即可。

为了兼顾“防疫”和“保暖”双重标准,公厕的清洁和消毒必须要“跟得上”才行。记者了解到,公厕整体消毒频次要求每天不得少于一次,在这一标准上,各地区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自定消毒频次。比如,人流量较大的公厕,可以适当增加消毒频次;公厕中如水龙头、扶手、烘手器、洗手器、门把手等人体接触频繁的局部,每日消毒也要额外“加码”。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张楠

编辑:蔡文清

流程编辑:郭丹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